《長江文藝》2020年第1期|楊克:非虛構族譜(6首)
詩歌林
幼木長成參天大樹
當年手植的人,早化為一縷青煙
愛恨情仇消散,誰還在關心
戰爭、苦難和疾病
詩人老去,不會寫詩的子孫也一一老去
樹林蔥翠不減,野花姹紫依然
海岸上怒放的生命依舊新鮮
別說樹上的姓名,刻在巖石上也沒有用
只有長高的一首詩,幾行字聽到的風聲
被人側耳,像談論東坡明月、松齡狐仙
新桃花源記
灼灼桃花
像一滴滴濺在樹上的
愛情的血
少年鮮衣怒馬,舉步生風
辜負了夾岸的粉顏
枝頭上環佩叮當,招搖十里春風
一朵紅,黯淡了千山
仗劍天涯的翩翩公子
拱手一別,花開花謝孤寂千年
直至槳聲咿呀
葛衣麻巾的武陵漁郎,搖醒
別有洞天的世外桃源
哪一抹笑靨,是轉世的桃花
哪一步盛放的,是前世的羈絆
桃花劫桃花債,命犯桃花
涉水復涉水,逃逃逃,逃到煙之外
春風江路上,不覺到仙家
桃花髻桃花腮桃花眼
終于安心這不尋常的山水
桃花的精魂月白風清
漂灑遁世了無牽掛
而今武陵溪上,驟見你臨水梳妝
桃花亂落如紅雨
問津亭,豁然臺
姑娘含羞,桃花也含羞
觸碰了我內心的那一念
若是桃花開了你不開
姹紫嫣紅也是蒼白
此時,南山依舊嵯峨在遠天
東籬的菊花怡然自得
我寫下的詩,就是夷望溪和廝羅溪
漂落的桃瓣
流到仙源陶氏族譜,第二卷第十六頁
一回頭桃之夭夭,燦若云霞
落英繽紛的此刻
記起我是五百年前負了小姐的書生
莊周的蝴蝶在梁山伯的身體醒來
人的一生總有某個時刻像喪家之犬
——芒碭山孔子避雨洞
烏云駝背
萬箭穿心的不是透明的雨
看不見的暗箭四處橫飛
一根根釘在夫子身上
穿邑過郡,他喘不過氣來
衰老的刺猬一路顛沛
席地講座,風中的大樹
突然被流言蜚語刮斷
祭祖,舊居竟無寸土立錐
夫子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像鄉村茅屋破舊的篩子
一個炸雷,蓋過講學的聲音
蒼天鬼哭狼嚎,聲如山洪
他嗓音尖細,有些沙啞
蒼山如海
人孤獨似一葉扁舟
高大的身軀佝僂下來
矮過山洞外的土包
如一只匍匐的喪家之犬
唯有巖洞狹窄的空間,多么溫暖
白面弟子,幾粒被懷抱的白果
先生眼角渾濁的老淚
怯生生爬出
滋潤了芒碭山的青蔥
如今,兩棵撐破青天的銀杏樹
映襯夫子山的巍峨
他們的靈魂,一個個
仍在洞里游走
不時探出身來
好奇地眺望這個世界
一行詩人逶迤而行
繞過陳勝墓劉邦斬蛇碑
在梁漢王空空如也的墓穴停留片刻
靜穆巖下,像刪剩的詩三百
我是其中的一首
夫子講課的聲音穿云而過
濕潤空氣里,幾只舊家燕子
在頭頂上翻飛
非虛構族譜
腳踏梅關古道
鵝卵石鋪就贛雨粵風
七百九十七支家族,打珠璣巷走過
帝高陽之苗裔兮
屈原的《離騷》穿鑿附會
許多姓氏的家譜生拉硬扯上一個名人
唯楊姓的祖先確鑿無疑出自姬姓
日升湯谷,地長扶桑
云游了三千年的姓氏
無愧于天下的榮光
或周宣王子,或周武王孫
或晉武公子伯僑
楊姓的“三江源”
流自西周王室的血脈
如同長江、黃河、瀾滄江
從青藏高原腹地涌出
詩經帶著湯湯深情的女兒
倩兮,盼兮,薇兮,蓮兮
咿呀聲中,蘇三離了洪洞縣
十八次人口大潰堤,洪水漫灌
豈止是起解?一千二百三十姓
流散華夏。洪洞是楊國
楊以國為姓 四千七百二十萬后裔
管他弘農堂、關西堂、四知堂……
楊柳萬千條,枝連大槐樹
堅乃隋朝開國皇帝,江山如畫
非凡的大運河,愧了當代
利在千秋。逐水而居
城市像茂盛葳蕤的水草
科舉讓草根開枝散葉于廟堂
楊萬里一代詩宗
今日詩壇誰是主,誠齋詩律正施行
廷秀恭列南宋四大家
楊慎也是明代三才子之首
玉環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
文行,武也能——
一口金刀八桿槍的楊家將,名震玉金
藥酒飄香的汝州
在四百年前治療了
官場的支氣喘
楊震夜拒縣令十斤黃金
當今中國,千家萬戶
沒有一條家訓比他的更恰當
適合不同姓氏的官員銘記
過江之鯽
也無法比擬這四十年南下的人潮
東西南北中
有誰翻越大庾嶺、馳過駟馬橋而來?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海 浪
海浪啊
仿佛月光的手指彈撥大海的琴弦
巨大的音箱分貝無限
海浪啊
潛鯤在淵扇動奇大無比的翅膀
白色的羽毛一亮一閃
海浪啊
大海的嘴唇嚅動,張開
時而喃喃細語,時而疾呼高喊
海浪啊
呼出魚的氣息,海藻的氣息
沉船木和銅綠鐵銹的枯澀氣息
海浪啊
大朵大朵的曇花,瞬間凋謝
又永續律動,無休無止
海浪啊
一顆沙粒越過萬頃波濤千年滄桑
親吻我的腳踝,我渾身戰栗
藍鯨雕塑
除了人,禽獸蟲魚都不知父親
當一頭丈余長幼鯨
剖腹產似的切開太平洋
被潮水推上沙灘的肚皮
滴水湖,哺乳了海上孤兒
像荷葉盛一滴露珠
幾十雙手掌
小心將它捧回大海
藍鯨擺尾游回大洋深處
它的頭連續三次伸出海面
似乎在感謝再生父兄
本來應該是魚
為救命恩人立一座雕塑
時間能將魚骨嵌進化石
永恒使樹脂化為琥珀
而今巨大的藍鯨
化身不銹鋼管“司南魚”神獸
高高矗立南匯嘴上
猛然回頭,海不揚波
多像哥本哈根青銅美人魚
多像新加坡魚尾獅
楊克,詩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作品》文學期刊社長。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和臺灣華品文創有限公司等出版《楊克的詩》《有關與無關》《我說出了風的形狀》等11部中文詩集、4部散文隨筆集和1本文集,在日本思潮社、美國俄克拉赫馬大學出版社、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出版社等出版6種外語詩集,翻譯為14種語言在國外發表。詩文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中國新詩百年大典》等四百種選本。主編《中國新詩年鑒》(1998—2017年度共20種)《〈他們〉10年詩歌選》《給孩子的100首新詩》等。獲英國劍橋徐志摩詩歌獎、羅馬尼亞出版版權總公司杰出詩人獎、廣東魯迅文藝獎、廣東“五個一工程”獎、首屆雙年十佳詩人獎、廣東首屆德藝雙馨中青年作家、廣東首屆特支人才文學領軍人才等國外、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文學獎十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