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殤事》
《紅塵殤事》
作者:洪鴻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ISBN:978-7-5126-7556-8
定價:4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為知名作家洪鴻在2019年歲末奉獻給廣大讀者的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了作者創作的中短篇小說19篇,以底層普通人物生存狀態為題材,寫盡人間百態,極具現實意義。人生悲歡離合、世間酸甜苦辣,躍然紙上。既有普通人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做出的艱苦努力,又有年輕人為追求美好愛情而熱愛生活的積極態度,其作品以市井而庸常,直面現實的困境,感恩善良,也不避諱丑陋,誠懇而不失尖銳的鮮明特色,呈現出普通人為追求美好生活而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作者簡介
洪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現從事專業創作。中國作家協會“2019年定點深入生活創作項目”簽約作家。迄今已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各類作品500余萬字,作品被入選多種文集、文學年鑒、中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出版,曾獲中國報人散文獎等文學獎項。著有長篇紀實文學《農家女肖云燕與薩馬蘭奇》、散文集《花落人間》《歲月生出的雜念》,中短篇小說集《紅塵殤事》等。
目 錄
CCNTENTS
退休前后/001
被喚醒的愛/029
殘 缺/066
毀 滅/088
我想要的生活/097
午后的躁動/103
秋天不再回頭/113
十五的夜河/125
一個沒有結局的開始/134
城市遭遇/142
祖 宗/151
對桌的故事/154
龍形山/162
“長壽酒”/162
局長家的春聯/166
老萬投資/168
印 象/171
紅塵殤事/174
中國龍鞋/187
《中國龍鞋》(中篇小說節選)
一
龍金鸞是在聽到村里的廣播后,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的。
龍家灣村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山有水,風景秀麗,村后是一座長滿紅楓綠竹的龍形大山,村前有一條迤邐東去的小河,像一條巨龍伏臥在大地上,河的兩邊長著一排大楊柳,柳枝倒垂,親吻河面。風一吹,柳枝便輕輕搖晃,翠綠的柳葉飄落在河面上,隨著潺潺的流水一起泛動,就像龍身上的龍鱗熠熠泛著銀光。潺潺的河水流出村東后,突然拐了個彎向南邊迤邐而去,像一條臂膀將整個村莊抱在臂彎里,龍家灣村村名由此而來。
龍家灣村八九十戶人家,大部分都姓龍,也有幾戶外地移民過來的雜姓。近兩年,隨著“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到實處,大部分人家日子逐漸好過起來了,基本能自給自足,餓不著也凍不著,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家因各種原因,還處于溫飽線以下。在村里,最惹人眼熱的要數龍金鸞家了。
龍金鸞家處于村西頭。這兩年,夫妻倆勤扒苦做,家里蓋起了一棟前后有庭院的兩層小樓房。在房子的四周,圍著一圈密匝匝的木槿條兒,形成一圈綠色的籬笆,高高地圍著樓房后面一塊寬闊的平地,籬笆內是雞的世界,籬笆外是一條剛剛修整一新的水泥村道,這條村道,一直通到村東頭剛剛修建的文化廣場。
這天上午,龍金鸞從河里洗完衣服回來,正在自家院子里納鞋底,掛在村東頭文化廣場上的廣播突然播出一條重大消息:“全體村民請注意,全體村民請注意,現在廣播一條重大好消息,接鎮里通知,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全國正在開展‘祖國在我心中全國民間工藝品大獎賽’的活動,在全國廣大農村征集作品,凡我村有興趣的村民均可報名參加,具體詳情請到村委會咨詢。”
龍金鸞聽到廣播后,不覺心中一動,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自從國家提出要在“2020年前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號召,在全國實行“產業扶貧”、“精準扶貧”的政策后,她就一直想辦一個自己的龍鞋廠,把那些沒有一技之長的貧困人口,都組織起來做龍鞋,帶領她們走共同富裕之路。可辦廠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需要村里同意。比如廠房、資金都要統一調配、規劃,所以她一時未能找到好的契機向村里提出來。這廣播里說的“祖國在我心中全國民間工藝品大獎賽”的工藝品,不正好跟自己做的龍鞋相吻合嗎?這要是獲了全國大獎,那還不把龍鞋的品牌打出去了?到那時,可以大批量生產,又何愁村里的貧困人口不脫貧呢?
龍金鸞想到了自己的父親龍兵,她從小就很尊重父親,父親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做什么事都很認真,而且做得一手好針線活,做傳統的手工布鞋更是行家里手。這件事如果能得到父親的幫助,做起來就容易多了。思來想去,她覺得還是先從自己的娘家著手。如果父母支持做這件事,那就十有八九能成功。她決定先到村里把這事問清楚,跟村里商定下來后,再抽時間去自己的娘家走一趟。
龍金鸞的娘家在離龍家灣村不遠的天華村。她家祖上有一手描龍繡鳳的好手藝。清代時,她的曾祖母就為清宮皇室做過貢品龍鞋。解放戰爭中,她的奶奶是村里的婦女干部,也是做支前擁軍鞋的模范,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很多戰士都穿過她奶奶做的支前鞋。可以說她家是個地道的鞋業世家。
到龍金鸞的父親龍兵這一輩上,由于一家人都熱愛新中國,積極地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鞋的傳統手藝就沒有再被提起。龍兵從小受母親的影響,解放初期就積極要求進步,并加入了黨組織,積極參加生產隊的集體活動,為村民們排憂解難,做下不少好事,贏得了廣大村民的擁護和愛戴。所以,他一直在村里擔任著主要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