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健康發展更需匠心獨運
20多年來,網絡文學實現了從有沒有、多不多,向好不好、精不精的轉變。在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省作家協會于近日在南京召開的2019揚子江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大賽獲獎作品座談會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網絡文學應不斷加強現實題材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自覺與時代同步發展,以精品奉獻人民,為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作出了重要貢獻。
網絡文學要與時代同頻共振
網絡文學從業者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切實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推出更多健康優質的網絡文學作品,是業界的共識。網絡文學作家要與新時代同頻共振,以真摯的情感、鮮活的形象、平實優美的語言詮釋偉大的時代,推出更多充滿時代氣息、展現時代風采的優秀作品。
“網絡文學要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網絡文學作家切實承擔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江蘇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局長、省電影局局長焦建俊強調,網絡文學出版平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生命線,有效控制作品總量規模,大力提升內容質量和藝術品位,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堅決遏制一味以流量論英雄、片面迎合市場需求,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當好網絡文學出版傳播的“把關人”和“守門員”。通過發揮優秀作品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引導創作出更多兼具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讀性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文學從業人員要堅持融合創新,促進優秀作品多元轉化,推動網絡文學與圖書出版、有聲讀物、影視改編、戲劇表演、動漫游戲、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形成多層次、多領域深度融合發展。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
網絡文學題材多元、形式多樣,講究個性、創造性。揚子江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大賽突出“原創”,就是鼓勵引導網絡文學作家在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得靈感、汲取營養,更好地延續精神命脈、守住文化的根。此次獲得二等獎的《俗藝大師》《最后的村莊》,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創新和古村落的傳承保護。《俗藝大師》圍繞“二人轉”這門傳統曲藝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創新展開,講述了主人公小六子抵制曲藝三俗糟粕,最終將“綠色二人轉”傳揚海外的故事;《最后的村莊》描寫了瓦罐村一家三代人,為守護綠水青山和老祖先留下的優良傳統習俗而不懈努力的故事。
此次獲得特別獎的《傳國功匠》一書,圍繞一批巧奪天工、價值連城的溫州工匠傳世珍寶,一紙跨時空、跨民族、跨信仰的70年約定,講述了一個制寶、尋寶、奪寶、護寶的傳奇故事,譜寫了一曲尊工重技、向善崇美的文明贊歌。此前,《傳國功匠》還入選了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推介的“2019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秱鲊场纷髡哧愥劚硎荆骸熬W絡文學作家不管寫什么題材,都要深深思考我們所承擔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是什么。”她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就力求用網絡文學的表現手法,挖掘年輕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財富觀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反省,展現了年輕人的價值追求和家國情懷。她相信,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一定會開拓更豐富的題材,觸及更豐富的生活。
業內人士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作品的創作生產,用小切口反映大時代,用普通人的經歷折射大環境,用生動的故事展示偉大成就、偉大變革,努力推出一批題材、體裁、形式上有創新,觀念、內容、風格上有特色,富有個性化、創造性,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優秀作品。此次獲得優勝獎的《天梯》《榮光不會晚》《盛開的米蘭花》都是現實題材作品,分別以航空機務兵、全職女性、人民教師為主角,講述了他們在新時代拼搏奮斗的歷程,用文學的力量記錄時代發展、謳歌現實生活。
推動更多精品力作“出海”
當前,網絡文學在數量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一些導向錯誤、格調不高甚至內容低俗的作品仍時有出現,編校質量不高等問題仍然突出。各網絡文學出版平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生命線,有效控制作品總量規模,大力提升內容質量和藝術品位,積極打造精品力作。獲獎網站代表、連尚文學總編輯兼逐浪網總經理張金國說:“網絡文學平臺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和精品化創作之路,特別是在培育優秀作者和引導鼓勵優秀現實題材創作方面作出有效探索,積極承擔網絡文學企業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社會責任。打造精品是網絡文學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最佳方式,連尚文學將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隊伍建設、內容審核、題材升級、精品創作等方面入手,全力打造高品位、高質量的網絡文學內容產業,以‘品位和質量’鞏固行業競爭力?!?/p>
據悉,江蘇省網絡文學近年來發展迅猛,截至去年10月底,2019年全省網絡文學出版營業收入近10億元,注冊會員超過3.8億人,簽約作家超過10萬人,作品總數117萬部,其中簽約作品12萬部,今年新增簽約作品近萬部,涌現出一批優秀作品,今年有4種選題、1部作品獲中國作協重點扶持,3部作品獲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協聯合推介。江蘇省優質網絡文學原創作品版權得到深度開發和多重使用,一大批作品成功“出?!薄=菇≌f:“要加大走出去的力度,注意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故事、英雄義士的時代價值,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好地融合起來,反映當代中國、江蘇的發展進步和百姓的精彩生活,把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富有愛國主義氣息的作品推介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