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劉亮程  2020年01月03日12:39

    作者:劉亮程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8月 ISBN:9787544778954

    二十年前,我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書,叫《一個人的村莊》。當時,我從鄉下進城,到烏魯木齊打工,在一家報社當編輯,每個月拿著四百五十塊錢的工資,奔波于城市。我記得,每天能吃一盤拌面,渾身便充滿了力量。那時我剛到三十歲,我還有未來,對生活充滿了想象。晚上坐在宿舍的燈光下,在一個用廢紙箱做的寫字臺上,開始寫我的村莊文字。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那些村莊文字,就是我離開家鄉,在城市奔波的日子里,可能偶爾在某個黃昏,一回頭,看見了我的那個村莊,那個我把童年和少年扔在了那兒的小村莊。仿佛是一場夢,突然覺醒了,我開始寫它。

    寫什么,那樣一個扔在大地的邊緣角落,沒有顏色,只有春夏秋冬,沒有繁榮,只有一年四季的荒僻村莊,能夠去寫什么。那么,我回過頭去看我的村莊的時候,我看到的比這都多。我沒有去寫村莊的勞作,沒有去寫春種秋收,我寫了我的童年,我塑造了一個叫“我”的小孩。寫了一場一場的夢,這個孤獨的小孩,每天晚上等所有的大人睡著之后,他悄然從大土炕上起來,找到自己的鞋子,找到院門,獨自在村莊的黑暗中行走,爬到每一戶人家的窗口,去聽,聽別人做夢。

    然后,寫一場一場的風吹過村莊,把土墻吹舊,把村莊的事物吹遠,又把遠處的東西帶到這個村莊。我寫了一片被風吹遠的樹葉,多少年后,又被相反的一場風吹回來,面目全非,寫了一片樹葉的命運。

    在我這個年齡,回到村里才知道,我們把那么多的好東西,把那么多屬于我們傳統文化的東西,扔在了鄉村。我們在外讀了多年的書,學了那么多西方的文學、哲學、經濟學,接受了那么多外來的理念,回過頭去,真正踏踏實實去看一看自己家鄉的生活,看一看我們父輩曾經的生活,看一看積累在鄉村的那些文化,才覺得,我們需要回頭認領的,是那個老家,是被我們遺棄在背后的那個鄉土老家。

    那是讓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五千年不曾中斷的根基。我到村里去,是我需要認領這樣一個可以安頓身體和靈魂的地方。

    可能,許多人是在城市長大的,沒有一個叫農村的家,沒有一個如此破敗的舊院子,讓你度過童年。但是,我相信,我們都是有一個內心故鄉的人。我們在生活中流浪,在內心中尋找,向著一個叫故鄉的地方,一點點地回歸。

    二十多年前,我從寫作《一個人的村莊》開始,到今天,寫作一系列的鄉村文學,我都是把家鄉和故鄉當一場夢去寫。我希望我的文字是一場一場的夢,一陣一陣的風,一片一片的月光。那些生活于塵土中的人們,那些在四季輪回中迷失了方向的人們,那些在大地的收獲與虧欠中欣喜和痛苦的人們,他們會有一個朝上仰望的心靈。如果文學還能做什么,那么,文學需要承載大地上所有的苦難和沉重,讓人們抬起頭來,朝著云端去望,朝著塵土和樹葉之上去仰望,這是文學唯一能給我們的。

    ——《樹葉與塵土之間》

    散文是聊天藝術。何謂聊天?就是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這是我們中國人的說話方式,萬事天做主,什么事都先跟天說,人順便聽到。

    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也是所有文學藝術所追求的最高表達。從地上開始,朝天上言說,余音讓地上的人隱約聽見。文學藝術的初始都是這樣。最早的文字是字符,寫給天看的。最早的詩歌是巫師的祈禱詞,對天說的。說給天聽,也說給天地萬物聽,那聲音朝上走,天聽過了,落回到人耳朵里。

    民間的傳統戲臺對面都有一座廟,廟里諸神端坐。聽戲人坐地上,戲臺高過人頭,那戲是演給對面廟里的神看,說唱也是給廟里的神聽,唱音越過人頭頂,直灌進神的耳朵。整個一臺戲,是臺上演員和廟里的神交流,演戲者眼睛對著神,很少看臺下的人,他知道自己唱的是神戲,不是人戲。人只是在臺下旁聽,聽見的,也只是人神交流的“漏音”。

    至少在《詩經》時代,我們的祖先便創造出了一整套與天地萬物交流的完整語言體系,《詩經》中有數百種動植物,個個有名字,有形態,有聲音顏色。“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是叫聲,雎鳩是名字。一只叫雎鳩的鳥,關關地鳴叫著出現在《詩經》的首篇。

    這樣一個通過《詩經》《易經》《山海經》等上古文學創造的與萬物交流的語言體系,后來逐漸失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科學語言。

    對天地說話,與天地精神獨往來,這是我們中國散文的一個隱秘傳統。

    散文就是中國人的說話、聊天、喧荒、傳閑話。

    我們的散文家在民間不斷的聊天和喧荒中獲得了新的資源、新的詞匯,像聊天和喧荒這樣的詞,不可能由作家創作出來,可能是古代作家的詞語流入民間,被民間繼承下來,然后又被作家重新發現,所以散文就是我們的一種說話方式。有時候,散文家需要在民間說話中尋找散文的新鮮語言,更多時候,那些古往今來優秀的散文流傳到民間,影響國人的說話方式。民間聊天和文人文章,相互影響,形成國人的說話方式和散文寫作方法。

    散文不是小說,不需要從頭到尾去講故事。散文是鄉人聊天,所有該說的話都已說完,該發生的事都已發生完,看似沒有任何話可說的地方,散文寫作才剛剛開始。

    散文就是從生活的無話處找話。

    散文不講故事,但是從故事結束的地方開始說話,這叫散文。

    小說的每一句都在朝前走,散文的每一句都是凝固的瞬間。

    散文沒有那么多的空間和篇幅容納一部小說的故事,但是散文總是能讓故事停下來,讓人間某個瞬間凝固住,緩慢仔細地被我們看見,刻骨銘心地記住。

    所以散文也是慢藝術。慢是我們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這個世界的匆忙用小說去表述,這個世界的從容和安靜用散文來呈現。散文是沉淀的人心,是完成了又被重新說起的故事,它沒頭沒尾,但自足自在。

    大多數散文寫日常,既然是日常那肯定是常常被人說盡,說出來就是日常俗事瑣事,在這樣的散文中怎么能寫出新意,只能絕處逢生,日常被人說盡處才是散文第一句開始的地方,無中生有也好有中生無也好,散文就是這樣一種藝術,在所有語言的盡頭找到你要說的一句話。

    小說有明確的故事走向,有事件的結局和開始,有嚴謹的結構。小說需聚精會神去寫。散文則要走神,人在地上,神去了別處,這是散文創作的狀態。也如聊天,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的時候,人把地上的負擔放下了,就像把身上的塵土拍落在地。聊天開始,就有了這樣一種態勢,他知道自己嘴對著天在說話,對著虛空在說話,對著不曾有在說話,對著一個荒在說話。散文無論從哪寫起,寫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者心中得有那個“天”和“荒”。心中有“天”和“荒”,才能寫出地老天荒的文章。

    散文是一種飛翔的藝術,它承載大地之重,攜塵帶土朝天飛翔。許多散文作家是爬行動物,低著頭寫作到底,把土地中的苦難寫得愈加苦難,把生活中的瑣碎寫得更加瑣碎,把生活的無意義無味道寫得更加的無意義無味道。他們從來都不會走一會兒神。

    我喜歡像聊天一樣飛起來的語言,從瑣碎平常的生活中入筆,三言兩語,語言便抬起頭來。那是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說的架勢,也是儀式。

    ——《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者相 |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国产情侣大量精品视频|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网站|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aaaaa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国产精品videossex另类|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国色精品卡一卡2卡3卡4卡免费|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精品麻豆丝袜高跟鞋AV|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