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老舍愛戲
    來源:北京晚報 | 徐淳  2019年12月27日08:09
    關鍵詞:老舍 話劇 京戲

    今年是老舍先生“雙甲”之年。要想品咂出老舍的京味兒,就不妨多聽點兒京戲;多聽點京戲,或許會更容易走近老舍。

    我愛老舍先生,為什么?我說不出。我愛老舍先生的文章,為什么?我說不出。倘若非要讓我說出個子丑寅卯,我最愛怹那地道的京味兒。怹的文章京味兒撲臉,醇厚自然。我總琢磨,為什么很多人再怎么模仿老舍先生的文章,卻都不是那么回事兒。總覺得少點什么,少什么?少京戲味兒。老舍先生不是一般地喜歡京戲,怹是把自己泡在了京戲里。不信,你可以從老舍先生的文字里聽出鑼鼓點,聞到油彩味:戲味兒十足。

    愛唱京戲

    老舍先生可不是一般的戲迷,怹是京戲超級發燒友,愛聽、愛唱。怹能唱花臉、老生、老旦。

    著名戲曲編劇翁偶虹曾在北京郎家胡同京師第一中學讀書,當時,他的國文老師就是老舍先生。據翁先生回憶,有一次,老舍先生教授諸葛亮的《出師表》,把文章講透之后,又談起京劇里的諸葛亮來。老舍先生逸興遄飛地大講譚鑫培演《失街亭》如何傳神,當念到“……悔不聽先帝之言,錯用馬謖,乃亮之罪也”時,怹分析譚先生如何從神色蒼郁、字音沉重的表演上體現了諸葛亮內疚自責的痛悔之情。怹說:“你們聽戲,不要只聽那些勁兒味兒,要看有益于身心的感人之處。諸葛亮這幾句念白,感情何等真摯,胸襟何等開闊,知過認過嘛!”說著,怹又模仿了譚鑫培這出戲的一段念白,學生們聽得異常欣喜。

    老舍先生是真愛京戲——愛聽,愛唱。怹在課上由讀文而演戲,由演戲而析文,將文與戲融會貫通,最終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感情。老舍先生的教學聲情并茂,深入淺出,學生不僅學會了讀文,還懂得了文學與藝術之間的聯系。這樣的老師,這樣的課堂,怎能不讓學生終身受益!

    老舍先生為母親慶祝八十歲生日,大宴賓客,怹還請了京戲“堂會”,怹自己也在席前清唱助興。1953年,老舍先生隨慰問團赴朝鮮慰問志愿軍。怹給戰士們唱了一段京劇《釣金龜》,這出戲是老旦的應工戲,怹唱得韻味十足,當時在場的梅蘭芳、馬連良對其演唱稱贊不已。

    會寫京戲

    作為劇作家的老舍先生以話劇享譽文壇,怹的話劇《龍須溝》《茶館》可謂家喻戶曉,其實怹還寫了不少京劇劇本。早在抗戰期間,怹就創作了抗戰京劇:《新刺虎》《忠烈圖》《薛二娘》《王家鎮》。新中國成立后,怹又創作了京劇《十五貫》《青霞丹雪》《王寶釧》。

    我曾祖父的著作《徐蘭沅操琴生活》中有許多老照片,由于印刷質量不好,書中的照片都不甚清晰,但我還是從一張影像模糊的照片中辨認出了老舍先生。照片上老舍先生的左邊是我的曾祖父徐蘭沅,右邊是身穿戲裝的馬連良。這張照片是何時拍攝的,又是緣何而拍攝的呢?1959年3月8日《北京日報》的《演出廣告》寫著:“1959年3月9日晚,由老舍改編的京劇《青霞丹雪》在北京市工人俱樂部首次演出。主要演員: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周和桐;導演:王雁;音樂設計:徐蘭沅、唐吉、李慕良;舞臺美術設計:張雪峰、安振山、趙金聲。” 這段文字道出了這張老照片的身世。這張老照片既記錄了老舍先生和我曾祖父的友情,又見證了他們的藝術合作。

    《青霞丹雪》是一出新編歷史戲,劇本根據《今古奇觀》第十三回《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改編而成。京劇劇本的創作對編劇的要求很高,編劇既要有文筆,更要精通京劇。因為老舍先生會唱京戲,所以在創作劇本時,怹用手有板有眼地敲著桌沿,一邊閉目凝神唱著自編的戲詞,一邊不斷修改自己的戲詞。怹既把自己當編劇,又拿自己當演員。怹的創作很符合明末清初戲曲理論家李漁所說的“手則握筆,口卻登場”。怹編的戲詞里有動作身段,有表情神態,因為怹最知道演員需要什么樣的唱詞和念白。怹除了把自己當編劇、演員之外,還從觀眾的立場出發進行創作,因為怹最懂老百姓喜歡什么樣的戲。

    廣交戲友

    京戲是角兒的藝術,愛戲的老舍先生自然結交了不少京劇界的朋友。梅蘭芳、尚小云、蕭長華、郝壽臣、馬連良……都是老舍的好友。老舍愛他們的藝術,更欣賞他們的人品,在創作京劇劇本時還會向他們請教,跟他們交流。

    1963年1月29日(農歷大年初五),老舍先生到我們家給我曾祖父拜年。我曾祖父送給老舍先生一件特殊的禮物。老舍先生甚是喜愛,怹在多篇文章中都提到此事。老舍先生在《戲劇漫談》一文中寫道:“首先說一個故事。今年的春節,徐蘭沅老先生(徐老給梅蘭芳大師伴奏了幾十年)送給我一個禮物。那是梅先生畫的一張扇面。這樣的扇面,是梅大師當年唱《晴雯撕扇》時候用過的。”

    我曾祖父為什么會送給老舍先生一個撕碎了的扇面?老舍先生為什么會如此喜愛這個特殊的禮物?或許這就是朋友間的默契。我曾祖父知道老舍先生喜好書畫,更了解老舍先生的為人。老舍先生雖深知梅先生的繪畫造詣極高,但絕不會以朋友的身份主動向梅先生索畫。況且這個扇面是梅先生在舞臺上使用過的道具,又是梅先生親手繪制的,這個扇面既有藝術,又含故事,實乃不可多得。老舍先生不僅從這個小小的扇面中讀出了梅先生對藝術的一絲不茍,更讀懂了我曾祖父的心意。最好的禮物不見得有多貴,而一定要可心。

    舊時京劇名伶雖然沒有什么學歷,但都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他們擅長翰墨丹青。我曾祖父最喜書法,有“梨園第一書家”之美譽。老舍先生曾經送給我曾祖父一把折扇,折扇的一面是老舍先生手書清代詩人趙翼的一首七律《赤壁·依然形勝扼荊襄》,下款題:蘭老書家正字,老舍錄甌北句。另一面是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先生畫的一幅《竹石水仙圖》,上款題:養壽,徐老正教,絜青。很可惜,這把扇子如今不知流落何處。作為“清風紙半張”的折扇,既承載了書畫雅趣,又記錄了人情過往。詩畫相贈的情誼是清風明月,清而不淺,淡而有味。

    老舍先生在《戲劇漫談》一文中寫道:“我剛才說的徐蘭沅老先生,他知道的戲很多。他原來就是演員,正因為他會唱,所以就幫助梅先生創造了很多好腔兒。演員也應懂得音樂,多數的大師是精通音樂的。” 1962年2月怹給我曾祖父寫了一首詩《贈徐蘭沅》:“胸如樂海手如波,春水春風盡唱歌。晚歲勤載桃與李,管弦交響壯山河。” 這首詩表達了老舍先生對我曾祖父的敬佩之情。怹知道我曾祖父是“六場通透”,亦知道我曾祖父對梅派藝術的巨大貢獻,更知道我曾祖父培養出了很多京劇人才。

    人生中有很多人不是我們可以隨便選擇的,比如父母、兄弟、兒女。而朋友卻是我們可以因個人喜好自由結交的。如今有些人因利交友,利盡則友散。老舍先生是因志趣交友,怹愿意和那些有情有趣、有才有德的人成為朋友。

    文中有戲

    老舍先生聽戲,唱戲,寫戲,還點戲。《老舍點戲》一書首次全文公開了老舍先生68篇介紹傳統京劇劇目的文字手稿。老舍先生為這68出京劇每出寫了一段介紹(或也可稱為劇目提綱)。老舍先生的女兒舒濟說:“父親愛京戲,他不僅學過京戲、唱過京戲,而且也很懂戲。”京戲為老舍先生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養料,老舍先生又用文字將京戲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來。老舍遇到了京戲,不知是老舍之幸,還是京戲之幸?

    老舍先生在短篇小說集《趕集》的序文中說:“我本來不大寫短篇小說,因為不會。可是自從滬戰后,刊物增多,各處找我寫文章;既蒙賞臉,怎好不捧場?同時寫幾個長篇,自然是作不到的,于是由靠背戲改唱短打。”老舍先生把長篇小說比作“靠背戲”,把短篇小說比作“短打”,“靠背戲”“短打”都是京戲里的行話,怹在這里用得自然且恰到好處。

    老舍先生筆下的人物有不少都會唱幾句京戲。《趙子曰》中的趙子曰是個一心想出風頭的大學生票友,他跟他那幫瞎捧場的朋友上演了一出真正的滑稽劇;《兔》中的小陳是個很有天分的票友,他受到歹人的引誘走上了不歸之路;《四世同堂》中的小文夫婦,丈夫小文拉琴,妻子若霞唱戲,老舍先生說他們夫婦美得像并蒂蓮;《正紅旗下》中的金四叔嗓子很好,會唱幾句《三娘教子》,一張嘴便唱“小東人”……老舍先生懂得臺上京戲的妙處,了解臺下藝人的生活,怹把自己最熟悉的京戲很自然地融進了筆下人物的血脈里。

    趙景深寫信向老舍催稿,在信箋上寫了一個大大的“趙”字,并用紅筆圈起來,旁邊寫了一行小字:“老趙被圍,速發救兵!”老舍接到信一看,就在他的信上畫了一桿槍,直刺紅圈,也在旁邊寫了一行字:“元帥休慌,末將來也!”在寄稿的同時,附了一封帶有戲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兩千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后帳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日月,殺氣滿山頭!”愛戲的老舍化戲為文,將日常瑣事用京戲的味道寫得意趣盎然,讀來令人忍俊不禁。這樣的文字自然天成,不是寫出來的,是流淌出來的。老舍不是將京戲語言機械地搬挪,而是得了京戲的神韻。 

    得戲神韻

    我們可以對應著京戲行當去讀老舍先生小說中的人物。這樣更能咂摸出人物的味道。在《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爺、祁天佑、祁瑞宣如果按京戲行當劃分,都應當算是老生,祁老太爺戴白三,祁天佑戴黲三,祁瑞宣戴黑三;祁瑞宣的妻子韻梅應該算是大青衣,祁瑞豐算是小花臉,祁瑞全算是小生,冠曉荷算是大丑,冠曉荷的二女兒冠招弟算是花旦,胖菊子算是彩婆子,李四爺算是花臉。最特別的是大赤包,她是個女的,但她完全是花臉的做派。藍東陽身上沒有一點優點,大奸大惡,就像京劇舞臺上勾著歪臉的壞人,老舍先生用京戲臉譜化的方式塑造他。

    老舍先生的幽默是京戲小花臉式的冷幽默,按北京話說就是蔫哏。小花臉在臺上繃著臉逗哏,他沒覺得自己是在開玩笑,可已經把臺底下的觀眾逗得不行了。老舍先生的幽默就是這種幽默,很高級,不是去胳肢人讓人樂。比如:“小唐鐵嘴:王掌柜,我晚上還來,聽你的回話!王利發:萬一我下半天就死了呢?”這是話劇《茶館》中小唐鐵嘴和王利發的一段對話。王利發說這句話不是在開玩笑,事實上他真的死了,但觀眾聽了這句話會有一種想要苦笑的感覺。老舍先生的幽默不是讓人嘎嘎樂,而是笑后給人留下更多的思考與回味。

    老舍先生愛京戲,但不是溺愛,而是一種深沉的大愛。老舍先生把愛京戲、愛家鄉、愛祖國融為一體,怹認為如果因為喜愛京戲而玩物喪志,耽誤了國家大事,那么寧可不要京戲。愛之深則憂之切,憂之切則慮之遠。老舍先生對以京戲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刻地反思。《四世同堂》中,祁瑞宣很喜歡安靜的老式點心鋪,那里面伙計干凈,有禮貌,不會向顧客推銷什么。其實,老舍先生很喜歡這樣的店鋪,但在短篇小說《老字號》中,老舍先生安排這樣一家老式店鋪被一家會推銷的新式店鋪擠兌倒閉了,怹對這家老式店鋪的感情是復雜的。老舍先生很明白,有些東西即便再喜歡,但對時代來說已經不大適合了。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99精品视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www.99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八戒|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好吊操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91探花福利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