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教育論壇及系列活動在京舉辦
總論壇現場
2019年12月16日9:00,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教育論壇總論壇在學術報告廳舉行。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韓子勇,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意大利新美術學院教授克勞迪歐?墨德里尼,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原院長、教授王一川,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研究生院院長李樹峰,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祝東力,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院長田黎明、美術研究所所長牛克成、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舞蹈研究所副所長江東等嘉賓出席了總論壇。總論壇由祝東力主持,以“新時代研究生藝術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為主題。
新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其中就包括研究生藝術教育。2011年藝術學升格成為學科門類,是中國社會經濟長期快速增長的總體趨勢對研究生藝術教育提出更多、更高要求的表現。歷經發展,我國的研究生藝術教育雖然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若干亟待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情況,嘉賓們展開研討。
韓子勇在開幕致辭中首先介紹了“中國藝術研究院教育成果展”系列活動。他表示,該活動全面系統地梳理、展示了我院研究生教育發展史,不僅為建院70周年系列活動等工作奠定了基礎,更是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偉大號召的積極踐行,充分展現出回望來時路,砥礪再前行的堅定決心。在剖析當下文藝理論研究的現象與問題時,他指出,相較經濟、科技、娛樂等領域,文藝理論研究看似正處于“默默生長”的狀態。實際上,“默默生長”并非“冷冷清清”或“今不如昔”,而是意味著堅守理想、厚積薄發。“默默”是考驗也是錘煉,學者們要對“浮躁”保持警惕,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耐得住寂寞,不計較功名,默默地練本領、長才學,才能真正有所建樹。
在回顧、總結中國藝術研究院教育發展歷程時,他表示,我院研究生教育起步早、起點高、特色強、作用大。在上世紀50年代,我院即開辦了研究生課程班,承擔教學工作的老先生們大多是新中國藝術學科各領域的奠基人,我國藝術學理論體系中的大量奠基性學術著作皆出自這些先賢,他們為新中國的文藝理論探索和藝術創作實踐開創了新的天地。同時,我院的教育、科研工作特色鮮明,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探尋方向、鞏固重心、打造優勢,理論與實踐并重,科研與教學相長,著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這樣的特色,既源于先賢鑄就的傳統,也來自時代賦予的重任,在新的征程中,中國藝術研究院將繼續發揚傳統、擴大優勢,凸顯教育科研特色,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以全面落實培根鑄魂、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己任,將教育、科研工作進一步做精、做深、做優、做強。
在接下來的研討中,吳為山結合自身在創作、研究、教學等方面的思考與體悟闡述了研究生藝術教育的新理念與新方法,有鮮明的問題導向;王一川系統闡述了對藝術教育學的完整構想及其所具備的重要意義,具有濃厚的理論性和思辨性;克勞迪歐?墨德里尼著重介紹了意大利新美術學院的發展狀況、教學理念,詳述了其辦學特色;劉萬鳴分析、評價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厚重傳統和精深文脈,強調了教育科研工作所應具備的特質與優勢;田黎明提出“認真”“教”和“學”是一種境界,是師生們完善自我的過程,也是體悟和傳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豐厚內涵的過程;牛克成以“技藝在研究生美術教學中的意義與價值”為題發言,指出研究生美術教學應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以訓練技藝為通道展開對學生整體素養的培育;丁亞平結合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發展歷程與藝術教育科研現狀,詳述了藝術學科共同體、以科研與教學“雙輪驅動”強化學派建設等觀點;江東從對教育本質的分析展開發言,闡發了對中國特色藝術學“三大體系”建設的思考與感悟。
當天14:00,按各學科專業系設置的分論壇分別召開。其中,中國語言文學系論壇由魯太光主持,研討主題為“中文系的傳統與精神”;藝術學系論壇由孫偉科、李修建主持,研討主題為“中國藝術學理論70周年的回顧與前瞻”;影視學系論壇由丁亞平主持,研討主題為“傳承與創新:影視學科發展新視野”;戲劇戲曲學系論壇由吳文科主持,研討主題為“學術人才培養與戲劇戲曲和曲藝學科建設”;音樂學系論壇由李宏鋒主持,研討主題為“新時期音樂學學科發展與理論人才培養”;舞蹈學系論壇由江東主持,研討主題為“學研相長 文舞相彰——中國舞蹈學與研究生教育”;設計學系論壇由邱春林主持,研討主題為“設計學科人才培養的機遇與挑戰”。各學科的專家代表、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參加交流研討,嘉賓們結合本學科的教育、科研現狀展開發言,探討了中國特色藝術學“三大體系”建設、學術傳統、學科發展、學風建設、人才培養、教學管理等問題。
當天19:30,“藝苑國風 國樂經典”音樂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報告廳舉行,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演奏員吳玉霞擔任藝術指導,研究員李玫擔任導聆,研究員劉靜、副研究員林晨,以及劉蕾、吉穎穎、王禮、林琳等青年教師,劉漢瑾、王露樺、郝帥、李貞螢、高韻潔、李姝寰、介瀚文、孫良等研究生參加了演出,國家一級演奏員朱劍平、諶向陽特邀參演。師生們聯袂表演了五重奏《江南風韻》、古琴獨奏《鷗鷺忘機》、女聲獨唱《望月》、二胡獨奏《秦腔主題隨想曲》、琵琶與古箏二重奏《春江花月夜》、中阮獨奏《滿江紅》、二胡齊奏《賽馬》、琵琶重奏《三六》、昆曲《游園驚夢》選段、二胡與中阮重奏《自由探戈》、琵琶與打擊樂《妙音天舞》等精彩節目。演出以我院藝術名家畫作為舞臺背景,藝術家們以精純的技法傳達出精妙的傳統藝境,將現場氛圍一次次推向高潮,受到觀眾的一致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