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東吳文學獎在蘇州頒獎,上海作家王安憶、陸梅、簡平等獲獎
12月22日,首屆東吳文學獎頒獎典禮暨長三角文學發展研討會在蘇州舉行。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獲東吳文學獎大獎,中國作協副主席、上海市作協主席王安憶《考工記》等8部(篇)優秀作品分獲東吳文學獎·長篇小說獎等獎項。
“東吳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協中華文學基金會和中共蘇州市吳中區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的文學獎項,該獎項每三年評選獎勵一批有關江南地域特色、吳地文化的作家和文學作品,也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第一個面向長三角地區的文學獎項。
首屆“東吳文學獎”評獎活動受到全國關注,征集有效期內共收到271部參評作品,涵蓋長篇、中篇、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兒童文學、文學評論8個門類,其中2部作品列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作品名單。經過全國權威專家嚴格公正評審和公示,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獲東吳文學獎大獎,中國作協副主席、上海市作協主席王安憶《考工記》等8部(篇)優秀作品分獲東吳文學獎·長篇小說獎等獎項。
江蘇省作協主席、東吳文學獎大獎獲得者范小青表示:“東吳文學獎是站在東吳地區、吳中地區,面向整個長三角設立的。這個概念實際上是和長三角一體化不謀而合的。說明我們的地方政府、中華文化基金會都在為大江南地區文學的進步共同努力。這個獎的設立表明了文壇對江南文學的進一步認可,同時對江南文學質量進一步提升都也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如果能一屆一屆堅持下去,這個獎在文學界、社會上都會有比較大的影響。”
現場,來自中華文學基金會、江蘇文聯、江蘇作協的專家學者們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共筑文化發展高地”、“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區域特色文化品牌”,一起探討長三角的文學發展路徑。
上海市作協主席、東吳文學獎長篇小說獎獲得者王安憶說:“中國是很大的地方,語言是各種各樣的,但是文字是一樣的。長三角這個概念對文學來講,最重要的是語言的版圖。吳語其實是非常好的語言,但是和書面有隔離,因此過去可能在文壇上不是主流,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機會讓吳語的語言魅力顯現出來。長三角屬于吳語區,可以通過大家的努力讓吳語有一種文學的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