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歐陽予倩年譜、佚文輯和戲劇期刊選出版
    來源:澎湃新聞 | 趙驥  2019年12月18日09:34

    今年是戲劇藝術大師歐陽予倩誕辰130周年。自己在學術上庸碌無為,沒有建樹,但我的朋友卻成果豐碩,令人欣喜:汕頭大學的景李斌教授一口氣出版了《歐陽予倩年譜》和《歐陽予倩佚文輯校與研究》、上海戲劇學院的李歆館員出版了《歐陽予倩戲劇期刊選及研究》。

    歐陽予倩(中間執扇者)給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講課

    歐陽予倩在中國戲劇運動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歷史地位,他不僅參與了1907年在日本東京留日學生的演劇活動,見證了中國早期學生演劇的重要歷史時刻,而且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全都奉獻給了中國的戲劇事業,我們在笑舞臺、大舞臺、新舞臺,都能看到歐陽予倩婀娜多姿的身影,他為中國的演劇事業創造了無數個栩栩如生的舞臺形象,享有“南歐北梅”之譽。上世紀20年代,歐陽予倩赴南通伶工學校,為中國的戲劇藝術教育篳路藍縷,此后的廣東藝術研究所下轄的戲劇學校、新中國成立后的中央戲劇學院,都能看到歐陽先生執教藝苑、循循善誘的歷史軌跡。除此之外,歐陽予倩先生對于中國的戲劇改革,亦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對粵劇的改革、對桂劇的改革等等,不一而足。

    歐陽先生一生為中國的戲劇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也為中國的戲劇史、戲劇教育史、音樂、舞蹈和電影業等,留下了大量的文獻。建國后曾有《歐陽予倩全集》問世,然十分遺憾的是囿于當時的歷史條件,《全集》并不全。汕頭大學景李斌教授的《歐陽予倩佚文輯校與研究》和上海戲劇學院李歆館員的《歐陽予倩戲劇期刊選及研究》恰好彌補了《全集》之不足。

    景李斌《歐陽予倩佚文輯校與研究》,中國戲劇出版社

    《歐陽予倩佚文輯校與研究》(以下簡稱《佚文輯》),共收錄了歐陽氏六大類未收入《全集》的作品,分別為劇本類、小說類、詩歌類、書信類、文論短評等、演講類。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歐陽予倩先生是位著名的戲劇大家,是中國戲劇的開山祖師爺,但孰不知歐陽先生對于文學亦很有造詣,魯迅先生對于歐陽氏在五四期間創作的小說《斷手》便予以特別的關注,他說《新潮》雜志“從一九一九年一月創刊,到次年主干者們出洋而消滅的兩個年中,小說作者就有汪敬熙……俞平伯、歐陽予倩和葉紹鈞……后來,歐陽予倩致力于劇本去了”。事實上,歐陽予倩在“致力于劇本”的同時,并未放棄創作小說的熱情,景李斌教授的《佚文集》中收錄了歐陽氏創作的四部小說:《枯樹》、《三歲的童養媳婦》、《年先生》和《傷兵的夢》。由于之前缺乏對歐陽氏小說創作的關注,學界在有關歐陽予倩文學創作方面的研究亦有缺憾。小說《枯樹》連載于1919年3月3-9日的《晶報》上,主要通過小說中老太太、大少爺、二少爺三人之間生活中的不和諧,來暴露和批判封建家庭舊禮教的虛偽。歐陽予倩在1922年和1929年間創作的劇本《潑婦》和《屏風后》,都是描寫封建家庭舊禮教的虛偽,小說《枯樹》對其日后劇本創作之影響,可見一斑。小說《斷手》連載于1918年12月8-15日的《新申報》,主要描寫軍閥混戰使得民不聊生的凄慘景象。《三歲的童養媳婦》是揭露封建婚姻制度對女性的迫害和摧殘,歐陽氏在完成小說的創作之后,又附加了一段后記,他后記中對童養媳制度的陋習提出了深深的置疑:“童養媳婦是應該有的嗎?”《傷兵的夢》發表于1928年3月3日的《中央日報》,是歐陽予倩早期小說創作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篇,在軍閥混戰的時局下,作者將目光從深受兵災之禍的下層民眾,轉移到直接參戰的士兵身上。景李斌教授認為這部短篇小說是“二十年代寫軍閥混戰的一篇非常出色的小說”,他認為歐陽予倩的小說創作,有著極強的寫實精神和出色的環境描寫,作者十分注重運用夢境、幻覺的描寫,注重對話、場面的描寫,帶有一定的戲劇性。

    《佚文集》中還收錄了予倩先生的三個劇作:《苦斗》、《救國公債聯彈》和《起死回生》。歐陽予倩先生一直以戲劇著稱于世,然之前出版的《歐陽予倩全集》中卻將其創作的劇本亦未能收錄完全,實在是一大缺憾。景李斌教授廣泛搜羅,分別從《大陸》雜志、《戰時戲劇選》和《廣西衛生通訊》中輯錄出這三部劇作,這對于全面研究予倩先生的戲劇創作生涯,提供了新鮮的文獻支撐。

    《佚文集》最為難能可貴的便是對歐陽予倩詩歌類、文論類和演講類佚文的搜羅,作者在該書的出版自序中說,搜集這些被歷史的塵埃淹沒的文獻,是“在《歐陽予倩全集》的‘求全’途中”長期的艱難跋涉,“上下求索的收獲”。四年多來,為了搜集這些未入全集的佚文,景教授帶著他的妻子走訪了國家圖書館、中國現代文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南通博物館、蘇州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17家圖書館,其間所付出的艱辛常人難以想見。《佚文集》中所收錄的文獻,大體上可以分成四大類:一是歐陽先生早期的佚文,如《什么叫社會劇》、《戲劇鑒別談》等,是研究五四時期歐陽氏文藝思想的重要史料;二是抗戰時期的佚文,如《當前的課題》、《多難的中國音樂界》等;第三類是抗戰勝利之后的佚文,抗戰勝利之后,歐陽先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和理論文章,其中相當部分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和深刻的理論見解,例如有關土唱法和洋唱法之爭的《隨想所及》、就工人文藝發表的見解獨特的評論文章《看了工人聯合演出》等;第四部分是歐陽先生旅居港臺時的佚文,如《關于鄭成功的演出》、《臺灣劇運的新階段》等,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該書的作者景李斌教授在整理文獻的同時,并沒有局限于文獻本身,而是在輯錄出大量首次面世的文獻之同時,對其進行了極有價值的深入研究。《佚文集》的最后部分,收錄了作者在搜集文獻過程中,對于新發掘的史料進行研究的心得體會共八篇文章,這些研究論文分別發表在《新文學史料》、《江海學刊》、《文學研究》、《華夏文化論壇》、《東吳學術》、《中華學術》等刊物上,成為該書的又一亮點。

    景李斌《歐陽予倩年譜(1889-1962)》,中國戲劇出版社

    在整理歐陽予倩佚文之際,景李斌教授又著手開展了《歐陽予倩年譜》的編訂工作。《歐陽予倩年譜》(以下簡稱《年譜》),是筆者目前見到的資料最全、記述最詳細的一部《年譜》。根據筆者多年研究史料的心得,年譜的整理實在是一件費力而不討好的工作,更何況歐陽予倩的年譜編訂是一件難上加難的工作——在景教授的《年譜》出版之前,已經有歐陽予倩之女歐陽敬如、歐陽山尊和蘇關鑫分別編訂的三部年譜面世。為了使這部新的《年譜》更具學術性和權威性,景教授通過查閱海量的文獻,對于歐陽予倩的生平活動進行了更加縝密的考訂,使得這部新版的《年譜》較以往的三部年譜更加完善、更加全面。例如,歐陽予倩早年在上海笑舞臺的演劇,一直以來都是筆者十分關注的話題,在景教授的這部《年譜》中,我們欣喜地看到有關當年予倩先生在笑舞臺的演劇經歷,都得到了詳實地再現:

    1916年10月30日,夜戲《空谷蘭》,汪優游病后登臺飾柔云,徐半梅飾徐勛爵以及盧澤娘,王無恐飾蘭蓀,歐陽予倩、李悲世雙演紉珠,查天影、明玉雙演良彥,鄒劍魂飾青柳夫人。

    這些詳實的史料,真實地再現了歐陽先生早年在新劇舞臺上奮斗的歷程。不僅如此,《年譜》中對于這一時期歐陽先生在笑舞臺獨創的“紅樓”劇亦有翔實的記載。如1917年10月24日,笑舞臺在《申報》上刊出了禮聘歐陽予倩的廣告:

    禮聘寰球馳名新舊劇名旦、文學大家歐陽予倩。予倩君抱經濟才,有救世志,故投身劇界中現身說法。其演戲也能新能舊,尤以擅演紅樓歌劇雄于時,名震寰球,一時無兩,所至萬人空巷,劇界中之泰山北斗也。新自吳門返,滬人士亟欲早見顏色。本舞臺主人情商再四,蒙慨允就聘,重現色身。

    歐陽予倩在笑舞臺演出“紅樓”劇的廣告兩則

    兩天之后,歐陽予倩正式在笑舞臺演出其自創的新劇《寶蟾送酒》。

    10月26日,笑舞臺夜戲,歐陽予倩等演《寶蟾送酒》,歐陽予倩飾寶蟾,查天影飾薛科,陸柔兒飾夏金桂。

    10月28日,夜戲,歐陽予倩演《黛玉葬花》。

    10月29日,夜戲,查天影、歐陽予倩合演《睛雯補裘》。

    10月31日,夜戲,歐陽予倩演《饅頭庵》。

    ……

    歐陽予倩《寶蟾送酒》劇照

    筆者以為,這樣精確、詳實的《年譜》,不僅真實地還原了歐陽予倩先生早年新劇演出的歷史,更是為深入研究中國話劇演出史確立了良好的范式。當下的話劇史研究中以論代史的現象屢見不鮮,倘若能像景李斌教授這樣將中國話劇歷史進程中諸多的要素,一一梳理出如此精準的年譜,如汪優游的年譜、如朱雙云的年譜、如鄭正秋的年譜……那么,中國話劇演出史的框架方能呈現出來,在此基礎上,中國話劇編年史才有可能編纂。這確乎是一項浩瀚而艱巨的工程,但如果諸多的話劇史學者們都能像景李斌教授這樣孜孜以求,努力不懈地發掘史料、整理史料,庶幾中國的話劇史研究也許會呈現出別樣絢麗斑斕的色彩。

    李歆《歐陽予倩戲劇期刊選及研究》,朝華出版社

    除景教授的兩著作之外,上海戲劇學院的李歆館員編著的《歐陽予倩戲劇期刊選及研究》亦是今年新出的著作。《歐陽予倩戲劇期刊選及研究》(以下簡稱《期刊選》),共五卷本,這又是一部補全集之全之大作。1929年至1931年間,歐陽予倩先生應廣東省政府陳銘樞之邀,南下赴粵,在廣州創辦了廣東戲劇研究所,不僅對粵劇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且還開辦學校,為嶺南的話劇培養了大批的專門人才。在這期間,歐陽先生最大的貢獻便是利用廣東戲劇研究所這一平臺,對其半生以來的戲劇實踐活動進行了認真地總結和梳理,出版了兩卷12期的《戲劇》月刊,并借用《廣州民國日報》副刊,出版了《戲劇周刊》及《戲劇研究》共計101期。歐陽先生在穗期間的這段經歷,是其傳奇一生中較為特殊的一個時期。當時主政廣東的陳銘樞、李濟深既反蔣,亦反共,希望能在國共之間尋找出第三條道路。由于這一歷史原因,歐陽予倩在廣州創辦戲劇研究所的這段經歷,既不為民國時期的學者所重視,新中國成立后亦鮮有提及。然恰恰就是在這一時期,歐陽予倩先生借助廣東戲劇研究所這一平臺,對其此前所從事的戲劇活動進行了全方位的總結和梳理,為其日后戲劇理論的全面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神州國光出版社出版的《自我演劇以來》,便形成于廣東戲研所時期。

    李歆館員在《期刊選》中認為,廣東戲劇研究所時期,“是歐陽予倩先生一生戲劇理論提煉、總結和發展的一個關鍵性時段,深入研究歐陽予倩先生這一階段的戲劇理論成果,對于全面總結、研究歐陽予倩先生的戲劇人生路,至關重要。”作者考察了廣東戲劇研究所創辦的起緣,對于戲研所成立的具體時間和地點進行了考證和厘清。作者根據《廣州民國日報》1929年2月16日的一則新聞報道,確定了廣東戲劇研究所準確的地址和成立的時間是:

    廣東省立戲劇研究所,自擇定南關增沙上街十一號為所址,現定于二月十六日(星期六)午后一時,舉行成立典禮。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期刊選》中收錄了歐陽先生在《廣州民國日報》上創辦的《戲劇周刊》及《戲劇研究》。當時的《民國日報》有兩份較為著名,一為上海的《民國日報》,一為武漢的《民國日報》,而《廣州民國日報》雖為廣東省政府的機關報,卻因偏安嶺南一隅,殊為難見。《戲劇周刊》及《戲劇研究》中到底收錄了歐陽予倩先生的哪些作品,反映了歐陽先生怎樣的戲劇思想,一直以來由于史料的匱乏而語焉不詳。李歆館員為了將此史料盡可能詳盡地呈現于讀者面前,數次往返于京滬穗三地的多家圖書館之間,進行了大量的文獻查閱和調研,始將《戲劇周刊》及《戲劇研究》公之于眾,這批史料亦是新中國成立后首度與讀者見面,彌足珍貴。

    筆者期盼,隨著歐陽予倩史料的深入發掘和全面整理,定能促進歐陽予倩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希望這批歐陽予倩史料的出版發行,能夠促動中國話劇界的史料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入地展開,為話劇史的研究開啟新篇章。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国产精品国产色综合色| 久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9|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日本精品www色|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91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9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免费下载|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