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素珍圖畫書:童趣從哪里來
圖畫書的形象性和本身的整體性對兒童認知世界有非凡的意義,直觀的故事形象作用于兒童,貼合了兒童的心智和認知特征。
兒童的閱讀過程,是基于體驗的讀者與文本之間雙向交流、重構文本的過程。顯然,兒童讀者選擇圖畫書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圖畫書閱讀的趣味性。童趣是兒童文學的主要美學特質之一,圖畫書作為一種特殊的兒童文學樣式,更直接豐富的表現出了童趣之美。情節、故事、題材、敘事技巧及藝術風格的開拓、創造,文與圖兩個敘事主體如何各自拓展藝術表現能力,又彼此依靠而相互激發,線條的使用、畫面的構圖、色彩的調配、細節的隱藏等,形成了圖畫書童趣的豐富性和濃郁性。
顯然,在華文圖畫書中,在純正、自然的童趣和幽默感表現上,新鮮獨到的敘事技巧和細節呈現上,方素珍的圖畫書創作提供了一個堪為表率的價值坐標。方素珍圖畫書體現了一以貫之的突出的童真童趣的審美特征——連續的畫面敘事可產生有趣的故事情節,圖畫敘事的藝術構成也可彰顯出趣味,兩者相得益彰。
故事敘事的趣味性首先表現在情節的趣味性。方素珍圖畫書的故事敘事往往產生于新穎的、兒童化的構思,站在兒童的立場,構思出新穎奇妙的情節而產生趣味。比如,《我們去火星》這一本圖畫書,爆炸聲激起了三只小動物腦洞大開的逃亡之旅,完全想象不到的情節體現了兒童的浪漫趣味,站在兒童的立場,表達兒童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天真想象。再比如,《小精靈的飛翔夢》也是虛構了一個纖毫畢現的森林公園草叢里的精靈世界,富于幻想、世界變異的神奇意味,蓬勃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浪漫天真的審美愉悅。
故事敘事的趣味性還來自于敘事技巧的導入,充分發掘圖畫書講故事的可能性。比如,將游戲導入情節,會遷移和拓展兒童對圖畫書的閱讀樂趣。在《我有友情要出租》中,小女孩咪咪和大猩猩玩起了“剪刀石頭布”的生活游戲,游戲驅散了大猩猩的孤獨,也讓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咚咚咚》這本圖畫書中,基本用快節奏的對話精巧完成了敘事結構,鮮活的、充滿奇想和機趣的藝術構思,賦予圖畫書以新的創意和能量。無論是《咚咚咚》還是《噓,這是個秘密》,敘事的趣味性體現在簡單重復又跌宕的故事情節中。兒童喜歡重復的句式。利用翻頁敘事將故事的節奏加以強化凸顯,當讀者熟悉并期待此一節奏時,突然以一出人意料的情節變化打破節奏,故事就戛然而止了。利用節奏的建立和打破,將情節突變的詫異感放大到最大,會收到非常好的趣味效果。
故事敘事的趣味性還體現在對兒童天性的表達,對孩子的成長、興趣、情緒變化的敏銳感受力。主題鮮明、富有情感表現力的圖畫書往往貼近兒童的生活經驗,容易引發兒童的情感共鳴。比如,在《哼,我生氣了》這部圖畫書中,看看小恐龍嘟嘟是如何和鬧翻了的好朋友吉米和好的,“如果他來了,我才不理他呢!除非他送我一束花,對我說一百句對不起”“除非他送我一束花,對我說五十句對不起”“除非他送我一束花,對我說十句對不起”“除非他送我一束花,對我說一句對不起”,最后吉米來了,他沒有說“對不起”,只是問,“你要去哪里”,于是,兩個好朋友愉快的一起去看花了。對孩子的情緒轉變的體驗是何等的體察入微!這也是方素珍圖畫書受孩子歡迎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情節的趣味性也體現在細節的處理上。當成人們考慮故事情節、邏輯性和整體性時,兒童們正在用“放大鏡”來搜尋成人們看不見的“小秘趣”,《小精靈的飛翔夢》是最能體現其圖畫書細節隱藏和搜尋之樂的一本圖畫書。第一頁圖中,就展現了一個極富生活氣息的小精靈世界,掛在草上等待晾干的小衣服,放在樹葉上的小鞋,小精靈們養的花,在小狗行進中抬起的爪子下驚慌失措的小精靈,包括第五頁圖畫中,毫無知覺的孩子踩過小精靈們盛滿野果的食品筐,一旁的小精靈急得跳了起來……細節的增添、設計和隱藏,增加了畫面的趣味和表現力,豐富了圖畫書的意義、趣味和構思。由此,既豐富了圖畫的敘事容量,引發讀者發現的樂趣,也激發小讀者反復閱讀的欲望。
圖畫書的趣味性,也充分體現在圖畫敘事的趣味性。兒童圖畫書作為一種“感性創作的視覺物”,圖畫書的創作首先要考量兒童的視覺審美能力;圖畫書的童趣表現,在于是否契合兒童的視覺偏好和造型風格偏好。2~7歲的兒童屬于符號認知階段,具有直覺判斷視覺作品的特征,需要通過復合、明亮的色彩,給予兒童對顏色的知覺感受。在方素珍的系列圖畫書中,形象的趣味性、造型的趣味性,讓畫面呈現出生動活潑的美學效果;豐富鮮明、靈動跳躍的色彩,是兒童快樂浪漫情感的形象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