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壁畫記錄歷史
在廣闊太平洋的彼岸,墨西哥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坐落著一座既古老又現代的大都市——墨西哥城。那里氣候溫潤,人們熱情樂觀。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小商販們來往穿梭,起勁地推銷著各式各樣的小工藝品和糖果。城市廣場上,頭戴寬邊大草帽的樂手們賣力地演奏著熱烈歡快的瑪里亞契樂曲。樂手衣服上閃耀的亮片、寬檐帽上的精美金線,散發著濃烈的民族情調。觀者應著動感強烈的拍子,歡快地呼喊。舉目四望,城中既可看到前哥倫布時期的阿茲特克遺跡和殖民時期的巴洛克式教堂,也可看到時尚的現代樓宇。神秘的印第安土著文化、古老華麗的歐洲文化與摩登簡約的現代文明在這座大都市交匯、融合。
墨西哥城素有“壁畫之都”的美譽,無論在普通的街頭巷尾、高雅的博物館,還是文化氣息濃厚的高等學府、嚴肅的政府機構,均可見到大小不一、色彩鮮艷的壁畫作品。這些作品多創作于20世紀上半葉“墨西哥壁畫運動”時期,它們以一種格外生動的形式描繪了墨西哥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旅游者們的目光。其中,被譽為墨西哥壁畫之父的迭戈·里維拉更是在這座城市留下大量畫作。
里維拉開創了墨西哥新的壁畫創作風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墨西哥土著居民就已經創造出具有相當水平的文化藝術,里維拉對這些墨西哥傳統藝術推崇備至。里維拉曾游歷歐洲多國,對西方繪畫技法有深入理解。他繼承了印第安土著藝術顏色鮮明、裝飾性強的特點,并將其與西式繪畫技法相結合,創作出了極富墨西哥民族特色的壁畫作品。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墨西哥的歷史》和《十字路口的人類》,以及受教育部委托繪制的系列壁畫。里維拉將民族與世界、精細與粗獷、傳統與現代巧妙融合,開創了一種獨特的新繪畫風格,對墨西哥、拉美乃至整個世界的藝術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壁畫創作過程中,里維拉始終關注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流露出對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和其他墨西哥藝術家一樣,里維拉的繪畫也受到了歐洲各式藝術風潮的影響。但多年的異國生活并未磨滅他對本民族藝術的熱愛,他始終堅守著對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作為墨西哥壁畫運動的領軍人物,里維拉致力于創作反映墨西哥和拉美民族歷史和文化的作品。墨西哥革命之后,里維拉從歐洲回到墨西哥,受當時的教育部長巴斯孔塞洛斯委托,創作了一大批壁畫作品。其中在教育部辦公樓創作的系列壁畫,多達235幅。這組作品是他和助手們平均每天工作8至10小時,歷時4年多才完成的。畫面描繪了沉浸在節日喜慶氣氛中的人們、人們的日常生活與風俗習慣、民族英雄人物的事跡和先烈們的斗爭與夢想,勾畫出墨西哥民族的獨有特性。
濃郁的色彩、強烈的明暗對比、淳樸敦厚的人物形象,都深具阿茲特克文化的特點,處處體現著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畫面中棕色人物形象不僅僅代表著原住民文化,更是民族精神的化身;生長著參天大樹的密林和一望無際的高山谷地則是人們的心靈家園。在這組系列壁畫中,雖然可以看到西方立體主義、原始主義等藝術風格的影響,但更多體現出藝術家對于本民族藝術的熱愛。
里維拉的許多作品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真摯熱愛。他對自己的祖國愛得深沉濃烈,他以手中的畫筆忠實記錄著墨西哥的歷史發展進程。他通過壁畫創作,贊美古老璀璨的印第安文明,哀嘆殖民統治時期人們的苦難,歌頌墨西哥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所做的頑強斗爭,以及獨立后人們的不懈奮斗與偉大成就。
修建于16世紀的國家宮,曾是不同歷史時期統治者的宮殿和執政中心,見證了墨西哥權力的更替。穿過生長著仙人掌與龍舌蘭的花園、廣闊的中庭,順著樓梯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便是里維拉繪制的巨幅壁畫《墨西哥的歷史》。這里時常可以看到眾多師生的身影。學生們整整齊齊地坐在層層樓梯上,一邊靜靜聆聽老師的講解,一邊仰著頭滿懷敬仰地注視著墻壁上的作品。面對如此震撼人心的畫面,歷史不再是書本上單薄的文字,而是畫面中神圣的太陽和月亮金字塔,是印第安奴隸眼中的淚水,是民族斗士們手中的武器,是人們取得勝利后的喜悅。
里維拉的一些作品還透露出他對社會主義理想的向往。作為一個具有社會主義思想的畫家,里維拉于20世紀20年代曾參加墨西哥共產黨,通過壁畫運動宣傳墨西哥革命。
里維拉的許多作品自創作至今已近百年,但時間并未磨滅其作品的現實價值。他的許多畫作至今仍具有重要影響,仍然為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民眾津津樂道,每年慕名來墨西哥城參觀其壁畫作品的人絡繹不絕。里維拉的繪畫創作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和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其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對祖國、對人民真摯的熱愛;在于其作品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歷史和文化之中,真實地表現了墨西哥民族的特性;在于其表現出了對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代表了人們的真實生活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