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軍刀《血火流觴》作品研討會順利召開
11月30日下午,由中南大學湖南作家研究中心主辦的流浪的軍刀《血火流觴》作品研討會在中南大學召開。湖南作協黨組副書記游和平、省作協副主席“湘江周刊”主編龔旭東、省網絡作協主席余艷、省作協創研室主任容美霞、湖南大學中文學院院長羅宗宇教授、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岳凱華教授、中南大學文新院禹建湘教授、省文學評論學會副會長晏杰雄、湖南工商大文新院講師賀予飛,以及流浪的軍刀、妖夜、賊眉鼠眼、應景小蝶等知名網絡作家共同參與本次研討。研討會由省作協名譽主席、省作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學文新院教授、博導歐陽友權主持。
歐陽友權轉達了省作協主席王躍文對本次研討會的關注與支持,并對在場專家、作家的到來表達熱烈的歡迎。
游和平簡要概括了湖南省網絡文學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從文學與戰爭關系的角度出發,高度贊揚了流浪的軍刀對網絡戰爭文學的巨大貢獻。
龔旭東贊許《血火流觴》是當今網絡軍事文學創作的標桿,指出小說情節的構建和細膩的描寫與作者淳厚的生活體驗、生命體驗是分不開的,并進一步對人物形象的厚度與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余艷通過對作品文本和作者的背后故事兩個方面細致入微的分析,肯定了作者深厚的“腳力、腦力與筆力”。
容美霞談到如今傳統文學“冷”與網絡文學“熱”的現象,認為傳統文學應從創新性、可讀性和想象力等方面向網絡文學學習。
羅宗宇充分肯定了《血火流觴》在愛國主義、個人英雄主義、人性和新奇性等思想上的成績。
岳凱華從作者對軍事間諜題材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文本的敘事語言三個層面指出了作品的耐讀之處,并就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各自優勢展開了討論。
禹建湘認為,《血火流觴》作為現實題材的作品卻體現了超越現實的奇幻性,包括人物的奇幻性、場景的奇幻性、情節的奇幻性、行動的奇幻性等,作品中人物的技能與行動的巧妙、大膽,徹底顛覆我們對戰爭的認知。
晏杰雄闡釋了小說在地理文化、軍事知識、人物復雜關系等方面體現的細節真實性,并對網絡文學今后的發展表示十分期待。
賀予飛表示,作為女性讀者閱讀《血火流觴》也感到十分過癮,極具代入感的寫作、性格迥異的雙男主人物設置和簡練有力的語言風格使小說極具吸引力,也非常適合改編成影視劇。
現場的四位粉絲代表分別分享了自己閱讀小說的體驗與感受后,妖夜、賊眉鼠眼、應景小蝶等網絡作家就湖南網絡文學發展方向、網絡作者的生存現狀和網絡小說的創作等問題展開了詳細的討論。
流浪的軍刀分享了小說寫作的初衷。他談到寫作此書的想法來源于對一個有當間諜經歷的老人的感觸和好奇,由此產生通過寫作的方式將不被大眾熟知的事情表達出來的想法,用故事吸引更多人關注當年抗戰前輩。
最后,歐陽友權總結了大家的發言,指出網絡文學湘軍面向全國發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研討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本次研討會進一步加深了文學評論界和網絡作家之間的聯系,與會作家和評論家們共同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參與評論界與網文現場的研討活動,共同期待網絡文學作品繁榮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