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間文化與新時期文學創作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 惠雁冰 左雨濃  2019年12月02日08:29

    新時期文學一直與民間文化交織復現,并通過多樣化的路徑與呈現方式對其進行反映。因此,借由民間文化的理論視野來考察新時期以來的作家創作,是我們認識新時期文學思潮變遷與創作資源重組的一個特殊切入點。

    化入文化肌理參與文明進程

    西方學者從人類學與社會學的角度,曾對“民間”有過不同程度的探討。其中,人類學家羅伯特·芮德菲爾德基于二元社會中的“都市”與“鄉村”,提出“大傳統”與“小傳統”兩個概念,以呼應“古典文化”與“民俗文化”的二元區分。這一理論后來被視作西方人類文明史研究的重要理論源頭,進而演變為相互對立的“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

    20世紀80年代,中國學者鐘敬文指出,“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可以分為三種干流”,即“上層文化”“中層文化”和“下層文化”。其中“下層文化”就是“廣大群眾在長期社會生活中所創造、繼承和發展而成的”民間文化,它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會組織(如家族、村落及各種形式的社會團體)”。這種對民間文化的認知是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出發,將民間文化視作傳統文化的深層肌理,進而將其整合進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

    20世紀90年代,有學者認為文學史意義上的“民間”主要包括以下內涵:一是表現形式自由活潑;二是審美風格相對自由;三是文化形態良莠不齊。這種“民間”觀,細致剖析了民間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并在民間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復雜關系中,發現二者潛在的聯系與互動,是對民間文化理論視野的擴展與推進。

    作為符號母題介入文學創作

    民間文化介入新時期文學的主要路徑,其一是作為藝術審美領域的文化符號,其二是作為精神文化范疇的原型母題。在新時期文學作品中,象征作家精神文化記憶的文化符號和審美意象,多以環境氣候、社會風俗、地方語言、象征器物、民間傳說、傳統文藝樣式等形式存在于作品中。如藏族作家扎西達娃以西藏的特有精神文化為背景,創作了藏地三部曲《西藏,系在皮繩扣上的魂》《夏天酸溜溜的日子》《西藏,隱秘歲月》等。他筆下的“香巴拉”作為獨特的宗教符號與文化空間,是延續民族信仰與極致追求的“魂”,也是凝結藏地精神文化想象的“根”。作家紅柯長期致力于戈壁、大漠的邊地書寫,在長篇小說《喀拉布風暴》中,他將地域意象符號進行了風格化再創造,將生命意識的幻境與詩性語言相結合,營造出獨特的符號化效果。

    陳忠實《白鹿原》中的厚重土地、路遙作品中的黃土頌歌、賈平凹筆下靈秀的陜南風光,以及高建群“最后三部曲”中的鄉土書寫,均對秦地獨特的自然生態文明著墨不少。他們所描畫的地理文化環境,凝結成表征陜西的地域文化符號。至于閻連科筆下反復出現的耙耬山脈,劉震云的“故鄉”系列小說,周大新的《小盆地》《走出盆地》等,則將河洛文化、南陽文化充分表現出來。山東地區的復雜地理環境,孕育了集海洋、原野、山地等不同文化區域于一體的齊魯文化空間,這在張煒、莫言、尤鳳偉等人的筆下,均成為勾連作家精神記憶的符號化存在。

    作為精神文化范疇的原型母題,是民間文化介入新時期文學的另一種路徑。這種深藏于人類文明史源頭的原型母題,常以宗教崇拜與母性崇拜兩個層面呈現出來。宗教崇拜來自遠古部落對神秘力量的敬畏和信仰,為民間文化的精神源頭提供了祭祀的崇高感與儀式感、實用的道德勸誡色彩、原始人性的無意識精神空間、自然物普遍生靈化的思維傳統,以及對未知世界的實用審美趣味等。如韓少功的小說《爸爸爸》將雞頭寨作為承載巫楚民間神秘文化傳統的地域背景,以原始、悲涼的寓言故事,對人性中充滿的荒謬怪誕進行現代性反思。阿城的小說《棋王》,將佛家的苦行意識、得道的精神境界、清心寡欲的禪宗思想整合成為民間文化的根基,使作品飽含著馥郁的神秘文化色彩。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則通過藏族土司、繼承者、漢族妻子、貧民奴隸等一系列人物,體現宗教文化對民族心理構成與思維模式的深刻影響。遲子建的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則依仗以薩滿教為中心的宗教文化,書寫黑龍江流域鄂溫克族的心靈史詩。

    母性崇拜源于原始文明中對生殖力的推崇。因母性崇拜的價值體系中葆有著對民間原典性文化質素的思考,故而可以拓展民間文化的多重空間,也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素材。鐵凝的作品《麥秸垛》中仁義、包容、寬厚的大芝娘,以原始的母性光芒輻射開來,具有人類起源之母的原始神話意味。王安憶《小鮑莊》中的“大姑”,將來自母性的愛置于城市文明與鄉村文化的沖突之中,成為具有溝通與聯結意義的特殊情感力量。

    經由象征反思表達審美理想

    民間文化在新時期文學中的存在方式,可以從文化資源、文化空間與文化因子三個層面進行觀照。作為文化資源,民間文化在新時期文學創作中,最初是現代性反思的一種表現。例如作為文化資源的“民間”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鄉土作家筆下,常被用來闡發他們對現代社會文明與生態意識的批判性思考。如周大新的長篇小說《湖光山色》,講述了現代社會文明輻射鄉村之后,民間文化與城市物質觀念之間的“交換”與搏斗。在這場文化交換中,生態環境作為代價被支付,歷史文化古跡也在現代文明的“入侵”之下走向頹敗。在長篇小說《生命冊》中,李佩甫將民間文化對人的撫育、教養、關懷,與城市文明中人們的生存需要、物質需求、精神蠶食,置于極端對立的位置。在與現代社會的較量中,“民間”常被視作人類精神園地的最后凈土。

    作為空間場景,民間文化在新時期文學創作中,大致存在著以下三種表現方式。其一,作家對鄉村民間與城市民間的真實還原;其二,關注鄉村民間與城市民間交叉地帶的沖突;其三,象征作家的精神家園。20世紀80年代后期,新時期作家中出現了一支書寫城市民間的創作隊伍,他們均致力于再現早期城市民間中底層人民的生活情狀,池莉等人的寫實小說即為例證。交叉地帶的沖突在鐵凝小說中表現明顯。在《哦,香雪》中,封閉村莊臺兒溝修起的第一個火車站臺,將鄉村民間與外部社會聯系起來。而史鐵生的作品《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則將鄉村生活的日常美學與地域風光的自然審美相結合,以散文化的筆觸,點染出清平灣這一原始素樸的理想原鄉。

    作為文化因子,民間文化深存于民族文化品格之中,主要以儒家文化中的“仁”“義”觀、濟世精神、耕讀情結等傳統文化價值為中心。鐵凝的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建構起現代社會中被驅逐于邊緣甚至幾近消失的理想國。至真至純的道德追求與不合時宜的現實處境,正是作為“潛流”的民間文化因子在現實社會中的真實寫照。在鐵凝的長篇小說《笨花》中,為官一生的向喜,為追求理想人格而退居鄉間故土,以化糞場為命運歸宿,顯示出儒家文化傳統中濟世精神向耕讀情結的轉化。陳忠實的作品《白鹿原》中的民間文化因子,無疑緣于“耕讀傳家”“兼濟天下”的儒家文化品格。

    建基于民間文化土壤的新時期文學創作,繞開了傳統的“臉譜化”書寫,是審視世界、思考人性的重要收獲。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這種書寫的局限性。其一,民間文化精神的包容性與開闊性,在很大程度上容易消解道德文化體系的“是”“非”判斷。其二,從民間文化中汲取養分的新時期文學,在走向開源的收獲與成就中,也可能陷入另一種話語空間的桎梏,出現過度倚重民俗與地域文化、堆砌拼貼民間文獻等程式化問題,從而削弱其現實性與思想性。事實上,在文學作品中,民間文化資源應該首先被表現為一種氣息與精神,而不是用以點綴的佐料。在更為開放的場域中呈現民間文化資源,使各種正面的、積極的文化力量共存共生,才是民間文化在當代文學中較為合理、健康的存在方式。

    (作者單位:延安大學文學院)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97在线视频精品|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普通话对白精品|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小说|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国产精品免费小视频|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精品午夜国产人人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亚洲国产精品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