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千山共色:有金戈鐵馬 有玉帛笙歌
    來源:北京青年報 | 炑橈  2019年11月29日08:39
    關鍵詞:絲綢之路

    粟特文摩尼教寫卷

    今天,人們從各個角度遙想描繪著絲綢之路的面貌,這條歷史上瑰麗傳奇的東西交流之路,也成為了連亙古今之路。我從北京大學塞克勒藝術博物館“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感受到的是東西文明交融,不只在高級貨物,而是已默化成為當時人生活的點滴,交光互影,異彩紛呈,是宏大的史詩,亦是和煦的人間風景。

    兵氣銷為日月光

    走進展廳,首先看到的展品是戰國時期銅武士像,于1983年出土于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鞏乃斯河南岸的墓葬中。武士上身直挺,頭戴希臘式武士盔,盔上高高凸起長盔纓,目光堅毅嚴肅,下身半跪,雙拳緊握,原來應握有器物,披甲帶器,像是正在接受命令安排,即將奔赴戰場。銅武士像旁邊是出土于同一地點的翼獸銅環,環體中空,環圈前部有小亞細亞、西亞等地流行的高浮雕翼獸,可能為祭祀之用。配合著展廳左壁懸掛的新疆風景圖畫,斑駁的青銅講述著它們于這片蒼茫天地間的過往,他們曾熟練地鑄造青銅,舉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武士們為部落而戰,曾與希臘化世界有著深入的交往。

    時光潛行,漢家烽燧自東而西,見證漢王朝統治的西進。烽燧,是古代傳遞軍事信息的建筑,是重要的軍事防御設施。絲綢之路上的烽燧和古城遺址連接成一條清晰的軍事防御體系,保障了政令的傳達與行人的往來,對國家管理和絲綢之路的暢通發揮了重要作用。展覽的第三部分中,以圖片展示了別迭里烽燧和脫西克烽燧。據策展人、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陳凌教授講解:“以往人們常以為烽燧只是孤零零的土臺子,但其實烽燧下有附屬建筑(如脫西克烽燧),為當時駐守的人乃至家眷居住,烽燧上有建筑,還有登上烽燧的梯子。”再看夕陽下的烽燧,才感受到它的溫度,不只是蕭瑟肅穆,還可以想象到日暮時戍卒在此換防,卸下疲憊回到駐地的生活場景。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新疆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此后歷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建置軍政機構,設官分職,頒布政令,行使國家管理,對新疆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龜茲望長安

    佛教曾是新疆最流行的宗教,絲綢之路上僧侶往來、佛經移譯、佛法流布,對內地影響深遠。此次展覽中的《妙法蓮華經》寫本、龜茲貴族供養人像和展板上的蘇巴什佛寺、克孜爾石窟205窟龜茲王托提卡和王后壁畫等,使我不禁想起了在佛教傳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千古一僧——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出生于龜茲,7歲出家,最初學習小乘佛法,后學習大乘佛法,12歲時便名揚西域,少年就立志到東土弘揚佛法。呂光攻滅龜茲后,羅什隨呂光滯留涼州達16年之久。直至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興攻伐后涼,親自迎羅什入長安。

    鳩摩羅什的到來,使得長安佛教有了飛速發展。此后十余年間,羅什在政府主持的道場悉心譯經和說法,譯有《大品般若經》《妙法蓮華經》《金剛經》《維摩經》《阿彌陀經》等,其門下還涌現出大量佛學名僧。鳩摩羅什所譯經典眾多,曉暢優美,流傳極廣,在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深遠。尤其是《法華經》的傳譯,對中國法華信仰、觀音信仰以及大乘佛教的流行,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羅什的父親鳩摩羅炎出身天竺望族,母親耆婆是龜茲國王白純之妹。龜茲當時佛教盛行,據《高僧傳》記,耆婆識悟明敏,曾在雀離大寺設供聽法,后又出家,遠赴印度。我們或可從克孜爾石窟171窟龜茲貴族女性供養人像想象羅什母親的風采。人像臉龐飽滿,細眉高挑,默然凝眸。耆婆離開龜茲去印度時,或許也是以這般目光凝望著羅什。

    雀離大寺,即蘇巴什佛寺,是魏晉時龜茲地區最大的佛寺,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將其翻譯為昭怙厘大寺。羅什幼時在此學習,成年后在此講經。玄奘西行至此時,寺內僧侶云集,香火旺盛,于是在此停留講經兩月余。雖相隔上百年,但兩位名僧,佛經翻譯大家在此重逢,影綽了時光,令人感嘆。

    明月出天山

    展覽似乎致力于打破作為旁觀者的冷漠視角,通過多種元素的運用,使觀眾產生臨場感。如展覽第三部分“明月出天山”,講述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新疆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時,利用展廳右側的狹長空間,以紅色絲綢垂幔書寫西漢元帝時兒童識字課本《急就章》中的“漢地廣大,無不容盛”,懸于展廳頂部。東側明窗上懸掛著《職貢圖》諸國使者形象,與媒體放映背景音樂相和,烘托出熱烈宣昂的氣氛。展廳墻壁上灰白色的高昌故城、尼雅遺址、樓蘭古城遺址照片給予我們消逝荒涼之感的同時,旁置的木圍棋盤、骨博具、《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寫本殘卷則無不強烈地表達著城市里人們曾經生活得豐富多彩和與遠方的廣泛聯系。

    漢通西域以來,新疆與中原聯系盛況從高昌城可見一斑。西漢宣帝時,在高昌設戊己校尉,派士卒攜帶家屬屯田;魏晉南北朝至唐,這里形成了以中原大族為首的政權,高昌古城幾乎是唐長安城的翻版。展覽中有多件展品出土于高昌北郊的阿斯塔納墓群。如《弈棋仕女圖》出土于唐西州豪門張氏家族夫婦合葬墓中,畫面為兩位盛裝貴族婦女在對弈,是屏風畫《弈棋圖》的一部分。屏風畫以對弈為主題,左右有親信觀棋,侍婢應候,兒童嬉戲。此外,還展出有傳統中原式的木亭模型、表明圍棋在唐代就已傳入西域的木圍棋盤,雖然都是墓葬冥器,但足見當時人們的家具建筑、娛樂方式等都已經深受中原影響,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當時生活在高昌的漢人,定會偶爾生出仍身在中原的恍惚感吧。

    展品中的骨博具則與另一座城有關。骨博具是中原地區文化娛樂生活中常見的器具,類似今天的骰子。展出的這件骨博具出土于新疆卓爾庫特古城晚期地層魏晉十六國時期的房址中。以大型動物骨骼磨制而成,長方形,中空,兩端各刻三道橫槽,中間分別刻1至4個圓圈,每個圓圈中間有4個小圓,小圓中心帶孔,古樸精致。

    展覽最后以視頻呈現了這座正在發掘中的卓爾庫特古城,城墻、房子、水井……在考古學家的手鏟下,這座規模龐大的古城面貌逐漸清晰。在新疆輪臺,在這里,又曾演繹過怎樣的故事?

    不妨在展覽結尾處的絲綢之路路線多媒體體驗區,伴著宏大的音樂,跟隨屏幕上的光線從長安出發,跨越大漠峻嶺,任思緒飄飛,穿越千年,去追尋馳騁沙場的武士,神秘肅穆的祭祀,滿載貨物的駝隊,虔誠誦經的僧侶,翩然華麗的樂舞,乃至炊煙裊裊的尋常人家……

    展覽: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

    展期:2019/11/1-2020/2/28

    地點: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久久r热这里有精品视频|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青青草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 好属妞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日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的概述|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99ri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