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家藍詩玲新著獲康迪爾歷史獎
藍詩玲在蒙特利爾美術館舉行的2019年康迪爾歷史獎頒獎典禮上。供圖:康迪爾歷史獎
四十四歲的英國知名漢學家、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現代中國歷史和文學教授藍詩玲(Julia Lovell)11月14日以所著《毛澤東主義全球史》(Maoism : A Global History)在蒙特利爾美術館舉行的頒獎典禮上獲得了麥吉爾大學主辦的2019年康迪爾歷史獎。
康迪爾獎創辦于2008年,以麥大校友彼得·康迪爾命名,意在表彰世界任何國家出版的“最佳英文史著”,因獎金高達七萬五千美元(約合人民幣五十三萬元),而號稱世界上獎金最高的歷史圖書獎。
《毛澤東主義全球史》今年春天由博德利頭出版時,中華讀書報立刻刊發了相關消息。
“藍詩玲寫了一本卓越的歷史著作。”康迪爾獎評委會主席、兩獲普利策獎的歷史學家艾倫·泰勒說。
麥吉爾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安東尼婭·馬約尼指出:“藍詩玲的《毛澤東主義全球史》體現了康迪爾歷史獎立意表彰的一切品質:深入的研究,優美的行文和真正全球性的視野。”
評委夏洛特·格雷也表示,藍教授的這本書將“不無絢麗的學識和不乏風趣的嚴密”集于一身。
該書厚逾六百頁,全面介紹了毛澤東思想的起源和它在中國內地及周邊地區的發展,以及它對亞非拉國家的反帝斗爭和民族解放運動、乃至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尤其是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產生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藍教授認為,不獨冷戰時代,在東西方摩擦頻繁的今天,理解這份政治遺產的需要甚至變得更為迫切。
劉悅斌譯藍著《鴉片戰爭》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于2015年。
藍詩玲也是中國文學翻譯家,曾把魯迅、張愛玲、韓少功和朱文等人的小說譯入英語。
去年的康迪爾歷史獎頒給了美國學者馬婭·亞桑諾夫(Maya Jasanoff)的《望黎明:全球化世界里的約瑟夫·康拉德》(The Dawn Watch : Joseph Conrad in a Global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