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斜影清:網絡文學創作題材如何轉型與升級
近期,一場有關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論壇在海南舉行。本次論壇匯集了網絡文學行業的多位專家、行業代表及網絡作家,展開了為期兩天的以“自貿港背景下的網絡文學出海”為主題的研討。
四川網絡作家月斜影清作為受邀作家代表,與20多位全國各地作家一道參加了16日上午舉行的主題為“新時代網絡文學創作題材的轉型與升級”的分論壇。
在論壇主題發言中,月斜影清結合自身多年來的網絡文學創作轉型實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處,小編獲得了一手資料進行原文刊發,希望能為大家的創作提供借鑒和思考。
01
現在普遍認為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在平臺上點擊不高,關注度不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解決好現實主義題材的“網感”問題。
我們面臨的讀者絕大部分是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人,作品的網感對他們來說特別重要。但仔細觀察,許多寫現實題材的人,要么生活閱歷不足,要么寫著寫著變成了傳統手法——也就是說,并非讀者不喜歡現實題材,而是不喜歡板著臉說教。
其實,在網感這個問題上,許多傳統媒體的官微已經給出了現成的模板:他們一改過去古板嚴肅的說教姿態,轉而賣萌,用網絡化的方式和讀者互動,所以快速吸粉。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02
現實題材,其實不限于傳統的行業劇,應該得到擴展,比如許多科幻劇也能深刻地反應現實主義精神。
03
降維打擊從來都發生在跨行業。現實主義作品的對手不是古言也不是仙俠、奇幻、懸疑等等,而是受到跨行業的沖擊。也就是你無論寫什么,都可能面臨讀者群體嚴重縮小的問題。通俗小說的主流讀者大致有三部分:家庭婦女、小鎮青年、中小學生。但是,這一部分受眾已經被抖音、動漫等嚴重分流。
市場的趨勢,有可能變成兩種:為精英提供服務的深度閱讀;為娛樂大眾的快速閱讀。但無論哪一種,都意味著受眾的減少。這是介質傳播、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無可避免。從詩經漢賦到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到現在各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