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以母語記錄、書寫、謳歌新時代 ——“2019《民族文學》壯文作家翻譯家培訓班”開班儀式在京舉行
    來源:中國作家網 | 杜佳  2019年11月20日11:33

    開班儀式現場 謝建禮 攝

    學員認真聆聽 杜佳 攝

    11月19日,“2019《民族文學》壯文作家翻譯家培訓班”開班儀式在京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民族文學》主編石一寧,國家民委政策法規司原司長毛公寧,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授梁庭望,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紀委書記、副局長李旭練,《民族文學》副主編哈聞等出席開班儀式。儀式由《民族文學》副主編陳亞軍主持。

    吉狄馬加對培訓班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他說,本次培訓班的舉辦恰逢其時,意義重大,應當認真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把思想政治學習作為最主要內容貫穿始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并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包括壯族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民族工作,不遺余力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中國作協響應黨和國家號召,非常重視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發掘和保護,注重對少數民族作家的發現、扶持和培養,竭盡所能為母語寫作提供更加廣闊的展示和發展平臺。

    吉狄馬加談到,體現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考量是其獨特的文化、語言、文學,一個民族的思想性格和心理素質蘊含其中,無可替代。在當前重要的歷史節點和發展機遇面前,少數民族作家應當處理好“共性”和“個性”的關系,一方面充分認識和樹立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一員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又要通過文學創作保護好本民族的文化,傳承好本民族的歷史。“共性”和“個性”兩者缺一不可,各民族之間是“多元共體”的關系。正是因為中華民族這樣一個“大共同體”是由各少數民族共同鑄成的,我們的文化才能如此多元和燦爛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吉狄馬加鼓勵學員們通過培訓交流思想,探討問題,切實提升創作水平,在時代的巨變中,書寫感人的故事、動人的人物,用文學的力量鼓舞人民,擁抱時代,回饋腳下的熱土。

    石一寧在致辭中談到,《民族文學》雜志肩負著培養少數民族作家翻譯家,發展繁榮少數民族文學,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任。為了不斷提高創作和翻譯質量,推出更多文學原創和翻譯精品力作,近年來,雜志社堅持舉辦了一系列改稿班、培訓班。這次培訓班就是繼去年之后,第二次舉辦壯文作家翻譯家培訓。2018年首次由國家級的文學平臺組織壯文文學創作翻譯培訓,因此對壯文文學創作和翻譯起到了極大的鼓舞和振奮作用;也起到了凝聚隊伍、發現人才的作用。今年參加培訓的學員中就有不少來自去年培訓中發現的人才。可以說,培訓正在形成長效機制,培訓成效正逐漸顯現,影響正逐步擴大和深入。

    石一寧介紹說,壯族人口約1800萬,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文使用人數眾多。壯族漢文文學創作具有悠久的歷史,涌現了許多在文壇有相當影響的作家和詩人;壯文文學創作也一直在堅守和前行。現在《民族文學》漢文版版權頁,同時標注蒙、藏、維、哈、朝、彝、壯七種少數民族文字刊名,意味著少數民族文學的繁榮和發展離不開包括壯族在內的各少數民族的共同努力。回顧新中國走過的70年輝煌歷程,感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團結、互助與和諧,衷心期待壯文作家翻譯家們充分意識到所承擔的歷史責任和使命,以自己的創作和翻譯,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

    李旭練介紹了壯族語言文學發展的現狀。他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壯族語言文學發展一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另一方面也應當注意到,壯族人民和壯語使用者閱讀母語作品和壯文文學原創作品的迫切需求仍然沒有得到充分滿足。他說,參加培訓的都是壯文創作隊伍的主力軍,衷心希望大家更加關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努力推出無愧于時代的母語原創精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

    梁庭望高度評價舉辦壯文作家翻譯家培訓班的重要性。他提出以“民族文化底蘊、時代性特征和藝術水準”三維標準來衡量少數民族文學,進而鼓勵培訓班學員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學習,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掘到其中隱藏的獨特的民族文化內涵,深入了解本民族人民的思想和思維方式,為人民創作,以期使創作水平實現質的突破。

    開班儀式上,來自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的陸宗武和廣西百色市右江區民族局的陸如剛結合自身實踐代表學員發言,表示一定珍惜這次培訓機會,爭取學有所成,學有所獲,今后將寶貴的學習心得學以致用。

    開班儀式合影 杜佳 攝

    據悉,參加此次培訓班的20多位學員中,既有余執、韋愿娜、吳玉富、鐘希增等從事壯文創作與翻譯30余年的中堅力量,也吸納了新世紀以來開始壯文創作的陸宗武、陸如剛等“70后”“80后”文學新人,及趙鋒、唐龍、農忠懇等“80后”“ 90后”翻譯新人,人員構成代表了當前壯文創作與翻譯的整體水平。培訓班期間,毛公寧、徐可、李旭練、滕明新等專家將為學員授課,黃賓堂、陳濤、覃祥周、石朝雄、蒙飛等作家學者將與學員展開文學創作交流座談。此外,與會作家翻譯家還將奔赴河北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參觀學習。(文/中國作家網記者 杜佳)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网站|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国产日韩精品SUV| www.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久9热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 久久99久久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片|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尤物|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不卡免费 | www.亚洲精品|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