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圖書室”工程走進湖南瀘溪
圖書捐贈儀式現場
11月4日上午,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育才圖書室”工程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圖書捐贈儀式在瀘溪縣浦市鎮中心完全小學舉行。中華文學基金會秘書長鮑堅,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瀘溪縣人民政府縣長向恒林、副縣長尚遠道、縣教體局局長譚子好,以及浦市中心完小3000余名師生參加了捐贈活動。捐贈儀式由瀘溪縣委宣傳部長向夢華主持。
據介紹,此次“育才圖書室”工程向湖南省瀘溪縣教育局所屬兩所小學和瀘溪縣圖書館捐贈圖書共87309冊,總價值300多萬元人民幣。所捐圖書種類豐富,適合中小學生閱讀:既有優秀傳統文化讀物如唐詩宋詞等;也有名家推薦學生必讀的現當代文學叢書,包括小說、詩歌、散文等經典文學名著;還有閱讀、作文輔導類書籍。
鮑堅為瀘溪縣教育局頒發捐贈證書
授牌儀式
鮑堅在捐贈儀式上說,中國文學自古就有書寫田園牧歌和家國情懷,表現期盼國家穩定、社會安寧、家庭和諧的傳統。文學作品不僅能通過語言給人以藝術的審美和享受,還能起到認識和教育的作用。經典的文學作品可以使人豐富知識、提升認知、開闊眼界、啟迪心靈。他希望此次捐贈的書籍能夠幫助同學們學習更多的知識文化,打開更廣闊的認識世界的窗口。
彭學明在捐贈儀式上表示,此次“育才圖書室”工程走進湖南瀘溪縣捐贈圖書,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的具體舉措,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他鼓勵同學們用書籍給自己“充電”“補鈣”,滋養人生,希望同學們珍惜校園時光,通過讀書,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本領、有思想、有精神,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尚遠道在致辭中說,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六周年之際,“育才圖書室”工程走進瀘溪縣,這是中國作協、中華文學基金會對瀘溪縣文化扶貧的重要舉措。此次捐贈的八萬多冊圖書,將對引導瀘溪青少年閱讀、推動瀘溪文化建設產生重要作用。
學生代表發言
浦市中心完小五年級學生代表在捐贈儀式上發言表示,書籍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為我們照亮前程,指明方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將充分利用這些圖書資源,建立班級圖書角,珍惜每一次閱讀課,發揚“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精神,在書海中揚帆遠航。
合影留念
捐贈儀式后,參觀閱覽室,進一步了解學生閱讀情況
參觀圖書角
自2004年由季羨林、王蒙、張鍥、鐵凝等55位著名作家發出倡議啟動以來,由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育才圖書室”這一愛心工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足跡遍布我國25個省、市、自治區。據介紹,此次捐贈活動是“育才圖書室”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以實際行動貫徹黨的科教興國戰略和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幫助我國中西部和革命老區等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改善學習條件。(文/圖 李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