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培訓班在上海舉行
開班儀式現場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的《2019-2020年全國文藝業務骨干培訓工作計劃》,加強對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的引導,10月27日到11月2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和上海作協主辦的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培訓班在上海舉行。本次培訓是中國作協2019-2020年全國文學業務骨干培訓第5期,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位網絡作家參加培訓。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上海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偉,上海作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馬文運等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開班儀式由馬文運主持。
何弘致辭并做主題授課
何弘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藝工作和網絡輿論工作,促進網絡文學健康發展成為業界和有關方面的工作重點。20年來,中國網絡文學蓬勃發展,得力于廣大網絡作家轉變觀念、創新開拓。他希望網絡作家在新時代能進一步轉變觀念,樹立精品意識,明確使命,勇于擔當,努力創作出無愧于新時代的文藝精品。
王偉致辭
王偉在致辭中說,網絡作家隊伍逐漸龐大,網絡文學向內涵化發展,網絡作家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傳統文學幾千年積累的經驗仍然值得網絡文學借鑒,值得網絡作家從中汲取滋養。他希望,本次培訓班學員繼續深化對現實主義題材的關注和理解,向人民奉獻現實主義題材網絡文學力作。
培訓期間,何弘、肖驚鴻、程曉龍、李曉亮、許道軍、黃平等專家學者分別為學員授課。在題為《新時代網絡文學的使命與擔當》的講座中,何弘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在網絡文學中的運用。他談到,近20年來,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壯大,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發展成就的亮點之一。網絡作家在新時代應當肩負新使命,從新起點再出發,守正道、創新局,以提高質量為生命線,創作出講好中國故事、塑造時代新人形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能傳之后世的精品力作。
肖驚鴻向學員分享了自己對中國網絡文學發展歷程、美學特色、社會價值、文化產業和未來遠景等話題的思考。她認為,文學的想象力永遠引領著人類精神生活的發展,網絡文學要向傳統文學學習現實主義技法,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緊密結合中國當代現實,立足當下,不忘初心。程曉龍用詳實的數據向學員們講授網絡文學發展現狀、產業趨勢、政策舉措等。他談到,網絡文學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生力軍,作者隊伍的不斷壯大,精品力作的不斷涌現,離不開政策的鼓勵和扶持。李曉亮從切身的編輯經驗出發將網絡文學創作的新風向總結為“生活、現實、輕松”。他表示,隨著網絡文學的逐漸發展,即使看似離現實距離遙遠的幻想題材,也有了腳踏實地的真實質感,網絡作家對于現實主義題材的寫作自信正在提升。許道軍從網絡文學創作技巧的角度談到新時代網絡文學的時空奇觀,認為網絡文學的寫作要有趣、有內涵、有情懷和價值擔當。黃平則通過對劉慈欣《三體》的閱讀,向學員分享自己對網絡文學未來寫作的認識。他談到,網絡文學不能過于迎合讀者,要用故事打動讀者的潛意識,將思想性、正能量融入故事。
學員們認真聆聽
學員們認真聆聽
學員們分組交流
培訓期間,學員們圍繞培訓主題進行了積極踴躍的分組交流。學員們相互分享自己對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的看法,從日常的寫作經驗出發交流網絡文學寫作中遇到的困難,并談及本次學習的收獲。學員們一致表示,中國作協舉辦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培訓班意義重大,通過本次學習,大家加深了對網絡文學現實題材的理解,明確了自己今后的寫作方向——為創作優良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精品而努力。
專家學者向學員頒發證書
宋艷紅(紅九)作為學員代表發言
結業儀式上,宋艷紅(紅九)作為學員代表發言,匯報了培訓期間的個人心得。她表示,通過本次培訓,自己與現實題材有了“親密接觸”,學習到了網絡文學的寫作技巧,對網絡文學的現實題材寫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她理解到,網絡文學的創作不能脫離現實和生活,寫作者要立足于生活去創作。身為寫作者,要多讀書、多體驗、多感受生活。在今后的生活中,自己將走進現實,創作經得起推敲的文學精品。
王偉在培訓小結中表示,本次培訓為網絡文學作家理解現實題材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必然會對學員今后的創作有所助益。通過本次培訓,學員們學習了技巧、充實了腦力,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觸發了靈感、強化了責任,豐富了聯絡、增進了友情。他認為,現實主義的精神能滲透在各類文學創作中,并以“且悟且學且前行”共勉學員,一同為網絡文學的美好未來奮力拼搏。
本次培訓還舉行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全體學員到中國商飛、自貿區、洋水深水港等地了解上海航運和科技發展取得的成就,感受新時代的新氣息;參觀黨的誕生地等上海革命遺址,感受厚重的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