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濃濃咨卡村
驅車去咨卡,彎彎曲曲的水泥路如長蛇般穿山入林。一路上,茂林無際,群鳥樂飛,松濤陣陣。
咨卡地處云南省曲靖市馬龍區西部群山環抱中。村在林中,房被樹掩。咨卡河在村前的綠林里若隱若現,歡快地奔向珠江支流南盤江。
映入眼簾的數條青石小巷,延伸到頗具清代和民國特色的兩層木瓦民居,古色古香中,帶你咀嚼悠遠歷史。
香油加工坊和水碾房“兄弟”連體。水沖擊著木輪帶動石碾,將糧食顆粒慢慢變成白米白面。正房木槌聲中滴著菜籽油珠,陣陣清香沁入心中。這一切,融匯成有情有景、有滋有味的彝家交響樂。
咨卡村每兩年舉辦二月初二摔跤節、六月二十四火把節。屆時,賓客云集、人山人海、歡歌如潮、熱鬧非凡。
清代雍正年間的《馬龍州志》記載:“六月二十四日,聚姻黨醵飲啖生,燃松苣為戲,村落照田占歲,名星回節。”
順治年間云南按察使許瓚的《東還紀程》中有云:“云南馬龍州六月二十四日為年節,是晚,婦女俱艷妝,燃炬照屋謂之照歲。”
國學大師錢穆次子錢行在《百年前的云南(三)》中解述:“‘六月年剛半,傳聞事可嘲。鐙檠爭照歲,酒巺各充庖。’這詩說的是馬龍舊俗。這夏天的年節,又是火把節,不是火炬游行,而是燃炬照屋,在家慶祝歡宴。”
這些正是對咨卡傳統民俗的描述。
此外,每逢年節,咨卡村都要舉行盛大的龍樹疊羅漢和花燈團場,以希冀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其間,周邊鄉村的親朋好友歡聚在咨卡,男女老少一起跳彝舞、演花燈、對山歌。
咨卡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取材天然的彝族火草褂,制作工序繁雜精細,成品俊秀雅致,是珍貴的愛情信物。2009年被云南省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被列入曲靖市非遺名錄的咨卡彝家泡缸酒,早在三國時就是祭祀祈神、節慶宴請的必備品。由大米、泉水再加上十多道獨特工藝釀制的酒,色正度低,醇香甘甜。節慶以助興,待友以敬賓,飽含著彝族漢子的熱情、豪爽,滿懷彝家對平安、吉祥的祝福。
咨卡村村長滿面笑容地告訴我們:“2013年,我們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近年來,乘著美麗家園建設的東風,村里新建了火把節廣場,改擴建了摔跤場,提升了泡缸酒加工技藝,強化了火草褂的制作項目,我們彝家的歷史和風情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美好家園’和‘民族特色旅游村’的特色進一步彰顯。”
“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既是咨卡薪火相傳的現在,更是又上層樓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