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昱:新的起點
各位領導、老師、作家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謝中國作家協會舉辦這次培訓班,感謝湖北省作協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學習環境!能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東湖之畔,我的心情很激動。
由于時間關系,我今天我的發言主要圍繞兩個方面談談:
作為一名基層作者和文學編輯,我參加過很多文學培訓班學習,但參加編輯培訓班學習,這是第一次。通過這次學習,我覺得自己的收獲是非常大的。
一是提高了政治站位,作為一名基層文學期刊編輯,要更加堅定地跟共產黨走,聽共產黨的話。編刊近4年,我始終堅持嚴把政治關,何子英在講課中還強調了要堅持對“三觀”的正確導向,這是我今后的工作中要特別注重的。
二是通過聽老師們的課,使得自己今后的創作方向更加明晰了。彭學明老師從語言、情節、人物三個方面闡述了怎樣才能達到藝術精湛,為人民奉獻出藝術精品。這對我的指導意義是非常大的。鐘紅明老師也說到初讀一篇稿子要看它是不是“特別”的。我不應該回避本民族的生活與題材。老師們的課,讓我在我重新定位自己之時,更加堅定了信心,今后唯有朝著認準的方向努力前行!
有幸參加全國基層文學編輯培訓班,下面我簡介談談《賀州文學》辦刊的一些做法和體會,實為拋磚引玉,希望得到各位同行老師們的多多指導,我參加這次培訓的主要任務就是向大家取經。
一是進行改版。從2016年開始改版,由季刊改成雙月刊,由80個頁碼擴至160個頁碼。
二是重新定位。先前一直以培養本地作者為主要任務,改版后把這個任務交給了縣級刊物。改版后的定位是初步做成在嶺南地區有影響的文學內刊。立足本地,面向全國。對外地稿件要求達到省級公開期刊發表水平。對本地稿件也是多數要求達到公開刊物發表水平。這幾年我們連續蟬聯了第一、第二屆廣西優秀文藝期刊獎,而且第二屆排名最前。
三是嚴把政治關。由主編把第一關,再由文聯分管領導把第二關。
四是開設特色專欄,配合本地黨委政府為地方服務。比如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賀州市全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我們即時開設了“東融之窗”欄目;為了配合地方政府宣傳瀟賀古道旅游文化,我們開設了“瀟賀古道”欄目。
五是發現和培養本地新人。通過舉辦改稿班、推薦作品等方式,近三年有十余名青年作者在《民族文學》《草堂》《星星》《飛天》《四川文學》《青年作家》《廣西文學》《芳草?潮》等雜志實現了公開發表作品。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想無論是在創作上還是辦刊上,我們都會有一個新的起點。
謝謝大家!
(作者為 廣西賀州市文聯《賀州文學》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