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飛:一代人的文學長征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參加這次編輯培訓班,也非常榮幸與各位成為同學并作為同學代表在這里給大家匯報自己關于創作與編輯的心得體會,不足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對于寫作,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寫作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提高政治素養,要胸懷祖國、熱愛祖國,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比如陸游,常懷家國情懷。陸游在臨死前,還在關心祖國的命運。他的一首詩《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再比如辛棄疾。他的一首詞“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流。”后面還有一句,更有意思。名傳千古。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對祖國的統一多么渴望,對人才多么渴求。
第二,寫作一定要俯下身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扎根基層、扎根人民,了解人民群眾的疾苦和期盼,有悲憫之心,有擔當精神,一定要為人民而寫作,為群眾而發聲。數年前,我在北京開會。遇到一位省部級朋友,他握著我的手說,賈老師呀,一定要為人民寫點東西。當時,我深有感觸。其實,古代多少的作家,不都這樣么?比如杜甫。他寫過三吏三別。其中,有《石壕吏》一首,其中寫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嫗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從這首詩,我們看到了杜甫對老百姓的同情和悲憫。杜甫還寫了一首,是在浣花溪草堂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個作家自己的房子茅草被風吹走了,就想到全天下的寒士,是多么寬廣的胸懷,對人民有著多么濃烈的愛。這是值得創作者學習的。另外一個詩人白居易,也有這樣的悲憫之心。比如他的《賣炭翁》。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有炭賤怨天寒。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牽向牛頭充炭直。偉大的詩人白居易會寫愛情《長恨歌》,還能寫悲憫之詩。對于底層人物賣炭翁,他有著熱烈的愛。
第三,寫作一定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增強作者本人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不斷學習知識,強化寫作實踐,持之以恒、辛苦耕耘。要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學畢業以后,我從事過記者、警察、秘書、教授等職業,雖然從事的職業多,但是我從來沒有放棄過閱讀和寫作。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長征,每一個時代的文藝工作者也都有每一個時代文藝事業的使命。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我們更需要銘記初心,擔當起新的歷史使命,扎根基層人民,自覺地舉起文學這一面精神旗幟,用更多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精品力作回饋時代、奉獻人民,把新時代文藝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下面,我再談談關于編輯的體會。由于以前我給領導當秘書,后來因為對文學的熱愛,調到了省作協,從事編輯工作才兩年多時間。對于編輯我體會和感悟不多,我想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是提升政治站位,嚴格審核文學作品。
第二點是提高思想認識,積極發現培養作家。要有溫暖之心,對作者關心,多提意見多修改。
第三點是,強化使命擔當,推動地方文學發展。
各位老師,同學,以上僅僅只是我自己的個人體會 ,不當之處,還請您們包容與批評。最后祝大家創作豐收,萬事如意。謝謝。
(作者為 四川省《四川文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