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翔:為網絡作家群體構建溫暖家園
網絡文學從無到有,歷經二十年蓬勃發展,成為一道獨特的“中國文化奇觀”,為世人所矚目。網絡作家群體也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飛速壯大。《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國內主要網絡文學網站的駐站作者達到1755萬人,其中簽約作者61萬;現存各類網絡文學作品2442萬部,讀者4.3億人。如此體量龐大的創作隊伍和讀者規模,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中指出,對于網絡作家這一類新的文藝群體,要加強團結引導,“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團結、吸引他們”。作為黨和政府聯系作家的橋梁和紐帶,各級作協如何在新時代加強網絡文學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團結、服務、引導等職能,讓廣大網絡作家有家一般的歸屬感勢在必行、尤為重要。
中國作協一直高度重視網絡文學工作,2009年就建立了相關工作制度,與網絡作家“小伙伴”保持密切聯系;2015年建立網絡文學委員會;2017年專門設立網絡文學中心,標志著網絡文學工作走進了新紀元,網絡作家學習培訓、聯絡管理、深入生活、評價激勵等工作制度得到極大強化。在中國作協帶動下,多數地區的網絡文學組織化進程大大提速。目前,除了新疆、西藏,其他省市區都已先后成立了網絡文學組織。截止到2018年底,全國各級網絡作協、委員會、學會等機構組織共有89個,會員(成員)幾千人。一些網絡文學發展較好地區還設立了區縣級網絡作協,真正做到延伸手臂、擴大覆蓋,讓更多一線作者感受到組織的關懷。當然,當前網絡文學組織發展是不平衡的,這與各地區網民規模、網站分布及網絡普及率不無關系。網絡作家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如東部沿海的廣東、上海、浙江、江蘇,不僅網絡作家的數量最多,“大神”比例也是最高的,這些地區的網絡文學組織也較為完善,工作開展有聲有色。其他諸如四川、湖南、重慶、湖北等省市近年來也有迎頭趕上之勢。有些地區的作協礙于行政級別限制,缺乏資金支持,組織建設相對滯后,相信在中央關切和有關單位的幫助下將會實現質的飛躍。
今年5月,中國作協在杭州召開了全國網絡文學工作會議;8月在成都舉辦了網絡文學組織建設座談會,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位網絡文學組織工作者匯聚一堂,學習網絡文學工作強省的經驗辦法,分享工作心得體會,交流組織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對網絡文學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大家深刻認識到,面對1000多萬注冊作者和60萬簽約作者,我們的組織建設和團結服務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全國網絡文學工作一盤棋”不是一句口號,需要各方聯動起來,形成合力才能實現。建設好的網絡文學組織,就是構建網絡作家的溫暖精神家園,一切已經在路上,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