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鈴:愿做一只文學的大雁翱翔祖國的藍天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也很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來給大家匯報分享這次培訓班的學習感悟和體會。
一、中國作協為什么要舉辦這個培訓班?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中國作家協會為什么要大投入且將連續舉辦全國基層作協負責人、文學組織工作者增強“四力”專題培訓班。我認為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是全國意識形態工作領域發展的需要,更是全國文學工作發展的需要,習近平同志在2013年8月19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著力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勢無論是中美貿易戰還是港獨分子暴亂,我們的新聞發言人,我們的新聞聯播持續的國際銳評,主播說聯播,我們奮戰在香港一線的新聞工作者和后方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的14億人民,其實我們一直進行的都是意識形態領域的一次一次較量。
我們從事的工作就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一部分。我們就是意識形態工作者,我們這班人如何在黨的領導下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講好中國好故事,發出中國好聲音至關重要。我們有幸成為首批學員非常榮幸,為國家對基層文藝文化工作者的重視感到由衷的高興。
二、本次培訓班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本次培訓班我最大的感受是天津市作協主席李彬老師講課中的一句話:黨的中心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河北作協黨組書記講的文藝創作根在生活,本在人民!這兩句話尤其引起了我內心深處的共鳴,其次是楊克老師的詩心詩意詩韻詩眼,柔軟的語言和獨特的角度。
現場教學革命圣地西柏坡,看完中央軍委舊址和毛澤東故居門前磨盤,腦子里不由地蹦一句話:磨盤上擺下雄兵百萬,土屋里奏響勝利的凱歌,還有永放光芒的七屆二中全會的“兩個務必”,自從來到西柏坡,我們黨如何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內使得國民黨兵敗如山倒,摧枯拉朽般迅速迎來了新中國……同時也非常感謝河北作協的精心安排讓我們連夜參觀了河北文學館,雖然在昨天上午王鳳書記的講座里我已有所了解,到了現場我還是被震撼了,且不說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小兵張嘎》《小英雄雨來》《戰斗里成長》《平原游擊隊》《敵后武工隊》《白毛女》《艷陽天》《野火春風斗古城》出自河北作家群體之手,萬萬沒想到《賣報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松花江上》《團結就是力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樣一大批歌經典竟也全是出自河北作家們之手,太幸福了也太震撼了!燕趙大地,慷慨放歌,京畿門戶,果然非凡!
三、我們河南中牟縣文聯的做法和探索。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宣傳文化系統工作的職責,講好中牟好故事,發出中牟好聲音更是文聯工作的本分。自2000年開始,我們中牟縣文聯歷時18年持續探索舉辦了七屆雁鳴湖金秋筆會,并成功打造了這一文化品牌。18年來先后有全國各地500多名知名作家、詩人、評論家、高校專家學者教授、新聞工作者走進中牟寫中牟。
中國詩歌學會三任會長雷抒雁、韓作榮、李小雨、中國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河南省詩歌學會兩任會長及眾多詩人,著名作家畢淑敏、李佩甫、張宇、王劍冰、文學評論家孫蓀、中國作協創研部何向陽等都多次走進中牟。新華社、《人民日報》《羊城晚報》《解放軍日報》《解放軍報》《福建日報》《新民晚報》《光明日報》《河南日報》《經濟日報》等媒體、副刊部主任、副主任都曾經前往中牟采風并創作出1000多篇(首)各類文學作品和新聞作品,著名作家王劍冰的《官渡懷古》,孫蓀的《文學的翅膀》,畢淑敏的《博士課堂的禮物》《十八歲的哥哥,俠骨生香》,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編輯王子瀟的《好日子和老故事》,《誰持彩練當空舞》《中國有一個地方叫中牟》《到中牟定居去》《中牟想說愛你很容易》這些詩歌、散文的題目本身就是中牟千金難買的膾炙人口的廣告語。
1000篇(首)文學作品和新聞作品經精心整理由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并于2018年10月27舉辦了盛大的首發式。這些文學作品和新聞作品在全國報刊刊發,網絡媒體也紛紛轉載傳播,使河南雁鳴湖之文學雁陣騰空而起,翱翔祖國的藍天,也使中牟好故事,好聲音隨之播撒祖國的大江南北,雁鳴湖金秋筆會的星星之火甚至延伸到海內外,馬來西亞華文女作家朵拉,美國教授桑國亞都曾前來中牟寫中牟,也使得中牟文聯持續多年打造雁鳴湖金秋筆會這一品牌,逐漸成為享譽省內外乃至海內外的一個文學盛事和知名文化品牌,得到了廣泛贊譽和認可。中牟縣委縣政府為此特意設立了一百萬元的“潘安文學藝術創作獎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獎”。2017年縣委一號文件建設文化強縣,縣文聯獲得文化建設突出貢獻獎,雁鳴湖金秋筆會文化品牌連續多年被寫入中牟縣縣委全會、黨代會、人代會、政協全會工作報告,河南省委、鄭州市委宣傳部政研室的主任帶隊調研雁鳴湖金秋筆會文化品牌。
在此我也真誠地向各位發出邀請,熱誠歡迎大家蒞臨中牟觀光采風。不對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作者為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文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