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甲骨文特展亮相國博 提取漢字中的文化基因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鄒雅婷  2019年10月29日08:59

     一對父子在國博參觀甲骨文文化展。   胡 銳攝

     王賓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辭。   胡 銳攝

     商代“亞酌”青銅鉞。   胡 銳攝

    一座漢白玉雕刻的模型,甲骨層層堆疊,再現了殷墟127號坑甲骨堆被發掘時的場景。1936年,河南安陽殷墟小屯村發現一個儲藏著大量甲骨的圓穴,其中清理出甲骨17096片,出土數量為迄今考古發掘之最。當年為了永久保存罕見的YH127坑的面貌,曾請技藝高超的石匠雕琢了一個模型。這個珍貴的模型在日本侵占南京時曾埋入地下,后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10月22日,“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序廳中展出的殷墟127號坑甲骨堆模型,勾起了人們對甲骨被發現、發掘的驚世過往的追憶。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國博首次舉辦以甲骨文為主題的文化展,從文字視角呈現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館藏甲骨首次大規模展示

    “甲骨文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作為我國迄今可見的最早成體系的文字,甲骨文不僅僅是一個文明的符號、文化的標志,還印證了包括《史記》在內的一系列文獻的真實,把有文字記載的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近5個世紀。”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說。

    在全世界已知的四大古文字體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中國古文字體系一脈相承、綿延發展,成為今天世界上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對中國人的價值認同、思維方式、審美觀念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2017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標志著世界對甲骨文重要文化價值及歷史意義的認可。

    此次國博舉辦的甲骨文文化展,通過近190件甲骨、青銅、玉石、書籍實物等,帶領觀眾走近中國文字之源,重溫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展覽分為“契文重光”“契文釋史”“契于甲骨”三個單元。“契文重光”單元簡要敘述了甲骨文的發現、甲骨文的文例、字形特點及甲骨文的分組等,讓觀眾對甲骨和甲骨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契文釋史”單元展示了甲骨文及其反映的商代社會,分為商王世系、祭祀與信仰、戰爭與軍隊、貴族與職官、畜牧與田獵、天象與農業、疾病與生育、地理與方國、西周甲骨9個主題。“契于甲骨”介紹了120年來重要的甲骨學者及研究成果,在這一單元可以看到劉鶚輯錄的中國第一部甲骨文著錄書《鐵云藏龜》、“甲骨四堂”之一王國維給子衡的手札等。

    作為“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此次展覽是國家博物館館藏甲骨第一次大規模展示,同時還商借了國家圖書館、山東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陜西考古研究院、寶雞周原博物院等單位的甲骨文物。許多大版、完整、涂朱的精品甲骨匯聚一堂,十分難得。

    再現殷商歷史文化

    “自1899年甲骨文被發現以來,經過一代代專家學者的努力,甲骨學已成為一門世界性學科。”中國文字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教授黃德寬介紹,目前已發現的甲骨有16萬片左右,已知的甲骨文單字有4000多個,已經辨識出的字大約為1400個。通過甲骨上的文字記載,今人可以了解殷商時期的歷史事件、禮制文化、社會生活等。

    宰豐骨匕記事刻辭是展覽中備受矚目的珍品。它記載了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五月壬午日,王在麥麓田獵,捕獲了犀牛,宰豐因有功而受到賞賜。骨匕的文字內容為單純的記事刻辭,極為罕見,對于研究商代歷史及周祭祀譜具有重要價值。骨匕由犀牛的肋骨制成,正面隨形雕刻精美的紋飾,并嵌有綠松石,是異常珍貴的藝術品。

    王賓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辭是羅振玉《殷虛書契菁華》中收錄的著名甲骨大版之一。此骨碩大完整,敘辭、命辭、占辭及驗辭四項俱全,只有局部殘損。卜骨內容頗為豐富,涉及祭祀、田獵、天象等方面。

    在展出的甲骨中還能看到商王朝4天之內遭受5場異族侵犯的記載,看到日月頻食、“大驟風”等特殊自然現象的描述。

    “除了文字記載的內容,甲骨文有些字本身就體現著當時的禮制和文化。”黃德寬說,“比如甲骨文中的‘女’字,就是兩只手放在前面跪在地上的形象,表現了當時的一種禮節。”

    除了殷墟甲骨,展覽中還有幾片重要的西周甲骨。“文王”卜甲出土于陜西省岐山縣周公廟,是一枚龜腹甲殘片,右端刻“玟王”兩字。“玟”是“周文王”之“文”的專用字。西周甲骨是商代甲骨的繼承和延續,是研究商周關系及西周早中期政治、經濟、地理、職官、歷法的重要資料。

    讓觀眾讀懂甲骨文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理解甲骨文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展覽中配以青銅器、陶器、玉器、書籍等輔助展品,并加入了豐富的多媒體展示手段。“甲骨文宇宙”全息投影、制作甲骨文吉祥話、掃碼獲取甲骨文表情包等備受觀眾歡迎。

    “五行·射日”多媒體沉浸式體驗吸引了許多觀眾。在一個單獨的體驗空間里,中央是一臺觸屏設備,周圍的展墻呈現光影效果,觀眾可以在觸屏上選擇五組情境體驗和一部動畫片。五組情境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為主題,用甲骨文字構成金戈鐵馬、茂盛森林、風雨湖泊、部落篝火、土地眾生等畫面。動畫片《射日》講述的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后羿射日的故事,在畫面的間歇,甲骨文動物會踩著鼓點列隊巡游。據介紹,這些畫面中的圖形符號均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楠的甲骨文設計字形。

    “這次展覽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多媒體互動環節,將晦澀的甲骨文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展現。孩子看展后會對漢字的起源和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帶著孩子觀展的劉先生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小譚一得知展覽信息就和幾個同學趕來看展。“展覽很棒,匯集了老師在課堂上講過的重要甲骨,而且用青銅器等配套展品和多媒體形式增強了通俗性和趣味性,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商代歷史。人們可能覺得3000年前的文字很遙遠、看不懂,但通過這樣的展覽以及甲骨文表情包等文創產品,大家會感到甲骨文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

    為配合此次展覽,國博(北京)文化產業發展中心研發了甲骨文書立、鎮尺、筆記本、包、傘等20余款文創產品,將在11月中旬同大家見面。據悉,展覽將持續兩個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4|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这里只精品99国产6_99|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 |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久久久2019精品|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