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呼吁網絡文學的精品化
新時代的網絡文學必須先明確的一點是:為誰創作。為了評論家?為了一篇篇贊美的報道?為了“精英階層”的認可?
我的答案是為自己,也為廣大的群眾。只有為自己而寫,網絡文學才是小說、故事、文學,而不是宣傳文稿、論文專著;只有為廣大群眾而寫,網絡文學才有最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受到更廣泛的歡迎。所以我認為,網絡文學在創作時,想表達的內容和表達的形式一樣重要。
表達的內容就是我們在作品里想要傳遞的價值觀、價值理念,這是一部作品最核心的東西,是其靈魂所在,是讀者閱讀完會反復回味的東西,但是,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理念都會出現,有的屬于沉渣泛起,所以我們網絡小說作者,得有定力、有責任感,不能把偏激的理念灌輸給讀者,否則,作品只是嘩眾取寵,更談不上創作精品了。
當然,從另一個方面講, 我們國家經過這么多年的高速發展,年輕人已經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有分辨力,越來越明白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自身需要和追求的東西了,他們反過來也會篩選作者,將不合格的、傳遞錯誤理念的作者淘汰。
表達的形式則關乎我們怎么講好一個故事,怎么給它披上有趣的外衣,讓作品能夠吸引人。這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不能說我的小說表達的理念很好,充滿了正能量,展現了時代的風采,謳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但惟一的缺點就是故事干干巴巴,麻麻賴賴,沒有幾個讀者,沒誰愿意去看。這樣的創作有什么意義?
我認為作為文學,特別是小說,要么追求純粹的藝術價值,要么就要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兩者總得占其一,或二者皆備。如果不能以好的形式來講中國故事,那我們想要宣揚的、想要贊美的、想要書寫的,就會被束之高閣,就會淪為擦腳布,看起來氣勢昂揚,實際沒有一點用處。
為群眾寫作,就必須要讓讀者喜歡,必須接地氣,明白現在的人,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什么、討厭什么,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包裝我們想書寫的中國故事。
信息時代,娛樂方式層出不窮,如果還用過去陳舊的老一套來約束網絡文學的創作,那我們書寫的故事就無法面向廣大的群眾,就會讓他們的業余時間、碎片時間被好萊塢大片,被韓國綜藝節目,被日本輕小說、漫畫、動畫,被日劇、韓劇、美劇、英劇、泰劇,被各種游戲占據,被這些事物吸引,并潛移默化地接受里面傳遞的理念。
新時代呼吁我們要有創新,文學創作要改進表達的方式,要追求吸引力與中國故事的結合。如果放棄了這方面的自我要求,那我們就遠離了群眾,就將落后于時代,我們想表達的就沒人看,想傳達的價值觀就沒人理。
另外,新時代有新作為也是客觀的要求,不是敷衍一下、糊弄過去就可以的,因為我們的讀者群體、我們面對的廣大群眾,其閱讀品位是在飛快地成熟的。
我們國家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網絡發展和信息技術領域等方面可以說走在了世界前列,只要愿意上網,能夠上網,不管是老年人還是青少年,都能接觸到比以往更多更豐富的東西。所以,年輕的一代雖然在知識的深度上可能還需要學校教育,需要大學階段的專業培養,但在知識的廣度上,已經真的讓人非常驚嘆了。
面對這樣的讀者群體,倘拿粗制濫造的小說給他們看,頂多也就能糊弄兩三年,隨著網絡時代讀者閱讀品位的提升,尤其在進入手機閱讀時代后,這種品位的變化恐怕一兩年很快就會產生,繼而就會對閱讀產生更高的要求,而那些不能提升自己的作者,必然就會被這樣一個時代拋棄。況且,我們還要跟電視劇、電影、手機游戲、單機游戲、短視頻等搶奪讀者工作學習之余的碎片時間,面對這么多強勁的對手,只有提升自己、創作精品,講好中國故事才是惟一出路。我們要理直氣壯地講好中國故事,要謳歌生活里的種種真善美,用更好的形式、更好的結構、更好的小說語言,將它們傳遞到廣大讀者心里,這就是我們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