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聚首泰山 就“文明互鑒”展開高端對話
首屆泰山國際文化論壇23日上午在泰安啟幕,作為論壇活動的重頭戲,當天下午,中國當代著名作家、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與法國文學家、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在歷史悠久的岱廟東御座內,以“文明互鑒——文學的可能”為主題展開高端對話。
“每個作家都有國籍,但是文學是沒有國界的,每個藝術家都有國籍,但是藝術是沒有國界的?!蹦灾赋?,每個位創作者是站在本國家和本民族的立場上,以他所熟悉的生活為基礎進行創作,這樣的創作必定充滿了強烈的個性,帶著鮮明民族地區文化特征,只有保存個性,才能夠通向世界。
對話以“文明互鑒——文學的可能”為主題。 梁犇 攝
莫言說,當然,文學作品之所以既能感動本國讀者,還能感動外國讀者,在于文學作品還包含著普遍性,它是以共同的人類感情作為內核,加上地區、文化、歷史所決定著各自的特殊性,變成一個融合的個體,這樣的文學是本國、本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文化互鑒含義廣闊,不僅是指文學等藝術門類,也包含政治、經濟領域的互鑒,在互鑒中相互包容。莫言表示,在漫長的人類歷史當中,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會導致刀光劍影、血流成河。“我想在當下這個時代,人類的智慧已經發展到足夠理智,不會導致悲慘歷史重演,包容越來越重要,也會成為世界文明的共識?!?/p>
“通過文化交流,維護世界和平,這也是文學作品的任務所在?!崩铡た巳R齊奧也認為文學無國界,要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時,在不同的文明之間建立交流,尋找更多的可能性,建立沒有國界的文學。
勒·克萊齊奧特別提到,要感謝所有翻譯文學作品的翻譯家,是他們讓讀者讀到不同國家的作品,讓世界所有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有所相遇。
作為本次對話的主持人,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韓子勇認為,“文學的可能”就是為不同地方、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提供相互了解、增進情感、產生友誼的可能。“文明互鑒就是通過對話交流,讓各種觀點相互碰撞、交換,形成共識,彼此包容和理解,這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帶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