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曲藝作家、曲藝理論家高玉琮先生辭世
10月24日消息,著名曲藝作家、曲藝理論家高玉琮先生于24日凌晨2點52分因心臟病醫(yī)治無效在津逝世。
高玉琮先生 資料圖
高玉琮先生生平
高玉琮 出生于1944年。天津人。筆名高川雯、川雯、高瞻,天津人。天津市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國家一級編劇、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專家組成員。《中國相聲大辭典》、《中國曲藝大辭典》執(zhí)行副主編《中國評書評話大辭典》主編。
1960年入伍,任文書、宣傳隊創(chuàng)作員。1966年退伍后執(zhí)教于天津海河中學,物理教師。1979年調(diào)入《天津演唱》編輯部任曲藝編輯。1989年調(diào)入天津市藝術研究所,專職從事曲藝研究工作,2005年退休。
自幼酷愛曲藝藝術,12歲(1956年)時,曲藝處女作快板《我戴上紅領巾》發(fā)表于《中國少年報》。1961年在部隊期間曾創(chuàng)作相聲《我的營房》、《連長》,快板《淘氣的兵》等,均發(fā)表在北京軍區(qū)《戰(zhàn)友報》。
在《天津演唱》任相聲編輯期間,編輯、推出了馬三立、郭榮起、常寶霆、趙連甲、馬志明、魏文亮、馬季、侯耀文、馮鞏、牛群等多位相聲名家的作品。
近半個世紀堅持創(chuàng)作曲藝作品,相聲代表作有《賣魚》、《園丁曲》、《嫉妒狂》、《墜樓》、《并非報復》等。其中《賣魚》為天津第一個參加央視春節(jié)晚會的節(jié)目(1987年),由劉亞津、王馥荔表演。他的作品曾被高英培、范振鈺,魏文亮、孟祥光,王謙祥、李增瑞,侯長喜、王佩元等演繹。1978年在進行曲藝創(chuàng)作的同時,開始進行曲藝理論研究。
至今,他創(chuàng)作包括相聲、快板、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單弦、鐵片大鼓、西河大鼓、二人轉、京東大鼓、曲藝小品等節(jié)目300多段。
1987年,天津市文聯(lián)為他舉辦“個人曲藝作品演出專場”。
1978年,發(fā)表了第一篇論文《相聲的本質(zhì)——諷刺》。自此,開始撰寫曲藝論文,至今,共撰寫百余篇。其論文《論相聲“說學逗唱”之關系》、《論相聲的諷刺性》、《論相聲的文學性》、《中國曲藝憂思錄》、《曲藝藝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等,均公開發(fā)表。論文《傳統(tǒng)相聲的回歸與相聲發(fā)展》在文化部雜志《文藝研究》發(fā)表后,《北京日報》以大半版篇幅轉載,并刊登他的照片,反響極大。他撰寫的論文具有前瞻性,科學性。
2003年為中央電視臺《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撰寫專題片《百年板聲》(十集),介紹了快板書、數(shù)來寶、快板、山東快書、金錢板和天津快板);2004年為中央電視臺《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撰寫專題片《中國相聲大師》(七集,介紹了朱紹文、李德钖、張壽臣、常寶堃、侯寶林、馬三立、劉寶瑞、馬季),并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任《21世紀的新文藝探索》、《常寶霆舞臺生涯七十年》、《中國快板書優(yōu)秀曲目選》、《鏗鏘竹韻快板書》、《快板考級教材》 等多部書籍的主編。任《相聲與文學》、《藝術論文集》、《蓮花落音樂研究》等18部書籍編委。編輯《駱玉笙舞臺生活六十年畫冊》(撰寫文字部分)等17部曲藝書籍。
自1982年開始,數(shù)十次擔任國家級、省市級曲藝賽事評委。如全國優(yōu)秀曲藝作品評選、全國“南開杯”相聲新作品大賽、“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藝作品大賽等。
此外,他善于撰寫人物傳記,著有長篇人物傳記《周叔弢傳》、《話說張志寬》、《魏文亮的故事》等,中篇人物傳記《陳士和小傳》、《喬清秀小傳》等。
1985年與相聲大師侯寶林、相聲研究開拓者薛寶琨、評書大家蔣敬生赴重慶講學。自此多次到全國各地講授曲藝相關知識。曾在31所高等學府講學。他是中國文聯(lián)文藝志愿者,曾赴山東聊城市、濟南市、內(nèi)蒙烏海市、吉林遼源市等地講授中國曲藝史、曲藝概論等。
1991年,全國業(yè)余青年相聲大賽在湖南益陽舉行,他任天津領隊,帶盧福來、郭德綱等6名選手參賽。其中趙恒獲全國唯一一個捧哏一等獎,其他演員全部獲獎。
2017年出版了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本科系列教材的第一部《中國曲藝發(fā)展簡史》(與鮑震培合作)。
他對曲藝藝術的研究從不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獨特觀點。如對待曲藝學科就建立落后于戲曲、音樂等其它藝術門類,他提出了舊時藝人整體成分的構成社會地位低下,無數(shù)藝人過著半農(nóng)半藝、半卜半藝、半乞半藝、半妓半藝的日子,被世人看不起,幾乎無人對曲藝藝術進行研究,導致學科建設必須從頭做起。再如他研究曲藝作品的特點,他認為曲藝作品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時效性與實效性。對此,至今少有人進行研究。
他還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發(fā)表長篇小說《劍手琴心》一部,中篇小說《天津女混混》、《場外搏斗》、《鬼七》等76部,短篇小說《孫丁赴宴》等12部。
他開創(chuàng)了曲藝作家和理論家收徒的先河,為曲藝創(chuàng)作和理論研究薄弱的現(xiàn)狀注入新鮮血液,為曲藝創(chuàng)作和理論研究的傳承作出杰出貢獻。2013年收徒曲慶濤、劉雷;2015年收徒劉憲廷、秦珂華、張?zhí)靵怼⑽内S、朱健銘;2019年收徒賈厚行 范志強 王勇 王建忠 李壯。
高玉琮先生,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