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未來》
作者:燕壘生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9月 ISBN:9787530677438
少年時讀吳伯簫的《羽書》,其中收錄的《夜談》一文劈頭寫道:“說不定性格是屬憂郁一派的,要不怎么會喜歡了夜呢?”隨后,就是一連串的“喜歡”,大有金圣嘆在點《水滸傳》時那二十多個“不亦快哉”之味,酣暢淋漓,看不出吳先生年輕時有多憂郁,倒是意氣風發的樣子。
其實人的性格往往是在少年時養成的。小時候,因為父親在部隊尚未復員,母親生了妹妹后,就把我扔在了外祖母家。那是一幢清代建起的兩層木板樓,在經常會停電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暗夜里我拿著一盞簡易的油燈,沿著仄仄的樓梯走上去,門外的石板路上響過夜歸行人的跫音,而月光從緊閉的木板窗縫隙中擠進來,以致一種已被世界拋棄,這個地球只剩下我一個人的恐懼猶如利爪般抓在當時只有五六歲的我的心頭。從此以后,總是喜歡讀一些光明而美好的有關未來的故事。而七十年代末,正是中國大陸原創科幻在“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下蓬勃發展的時候,那時讀到的未來總是明亮、鮮艷,仿佛經常出現在餅干桶上的那種溫馨甜美的漆畫。
然而,正如歲月會將厚厚的涂層漸漸剝落一般,這類孩提時代的美好幻想也總是如肥皂泡一般漸次破裂。沉重、失望,這一類負面的詞往往會更多地與未來聯系在一起。在后來率爾操觚,寫一點幼稚的故事時,不知不覺地總是把未來想象成是一個噩夢般的場景。只是在寫到那些經歷了那么多挫折,被重壓得幾乎喘不過氣來的人物時又總是在他們心底留下一絲善良與希望。說不切實際也罷,即使終究要支離破碎,可那點滴微弱的光芒終究會讓人感到一絲溫暖。
是啊,仿佛潘多拉的魔盒里裝滿的盡是戰爭、瘟疫與痛苦,但最深處終究還藏著希望一般,這才是寫下這幾個故事時下筆的初衷。畢竟,不管前路有多艱險,我們終究要一步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