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市州代表作家梵城論道“城市與文化”
拒霜時節,芙蓉花開。10月19日,由四川發布主辦,四川省網絡作家協會、四川省小小說學會協辦的人文成都·梵城相約·屬于您和我的傾城時光──《21城·21人》城市文化主題圓桌會在成都市成華區龍湖·梵城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知名作家歡聚蓉城,以文會友,“碰撞”交流,共話一場“人·城市·文化”的文化思想盛宴。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副主席、涼山彝族自治州作協主席倮伍拉且,省作協副秘書長、省網絡作協常務副主席鄧子強,川網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兼四川發布總編輯簡文敏出席會議。
名家匯聚蓉城 暢談“人·城市·文化”
據了解,本次圓桌會分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環節。現場,倮伍拉且首先以“如何保持文學的個性與地域特色”為主題進行了演講。他通過例舉米開朗基羅、海明威等名家的故事,深入講述了文學與地域的關系。倮伍拉且認為,文學作品一定要有地域性,既要有個性色彩,也要有共性?!氨热绶磳馉帲S護世界和平,而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融入到文學作品中的?!?/p>
圍繞“作家與城市,誰成就了誰”這一主題,知名作家、詩人、宜賓晚報社總編輯莊劍作了精彩演講。在他看來,作家與城市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共生共存的?!耙速e這座城市包容了我,給了我親情友情愛情,我也把我的感情深深的融入到這座城市,融入了我的作品中?!鼻f劍說,只要你將深情融入你所在的城市,用小小的靈魂為這座城市注入一點活力,那么它所有的靈魂將會反哺你的作品。
談及“一本書,一座城與文學在場主義”主題,知名作家、文學碩士、在場主義散文流派創始人周聞道娓娓道來。他表示,在場是一種寫作姿態,主張作家介入現實、關注當下、體察苦難;主義可理解為終極價值。在場主義,就是以在場寫作作為終極價值的文學主張。“它已經滲透到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其核心,一個是散文性,一個是在場精神?!敝苈劦勒J為,要用“在場”的理念來發現城市,發現城市的意義或價值。
如果說主題演講是思想的碰撞,那么圓桌對話便是觀點的交鋒。在自由作家、品牌專家、生活美學領域和城市人文觀察青年學者胡閔之的主持下,知名作家馮小涓、瘦西鴻、郭毅共同登臺,圓桌而談。名家們圍繞“人、城市與文化,我們如何詩意的棲居”主題,從作家的責任、作家的城市記憶等方面促膝交流,“碰撞”思想,分享“屬于您和我的傾城時光”。
《21城·21人》新書亮相 月底將正式出版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21城·21人》(作家與城市)新書出版啟幕儀式。在作家們的見證下,倮伍拉且、鄧子強、簡文敏共同為《21城·21人》系列首期成果圖書《作家與城市》樣書揭開神秘面紗,該書籍將于本月底正式出版。
據介紹,《21城·21人》是近年來四川發布著力打造的“黃金檔”欄目之一,已先后推出全省21市州知名作家、縣區委書記、知名校長等系列報道,引發廣泛關注。該欄目還獲得2018年四川省新聞獎一等獎。
據悉,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今年,成都市委、政府提出打造“三城三都”的宏偉藍圖,積極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賽事名城”,高標準打造“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世界文化名城的定位,呼之欲出。圍繞這一目標定位,四川發布在已經重磅刊發的欄目《21城·21人》基礎上,重裝推出《21城·21人》城市文化主題圓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