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非遺走進生活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幕
火辣熱情的夏威夷草裙舞、雄壯激越的蘭州太平鼓、氣勢恢宏的瀘州雨壇彩龍……數十支國內外演出隊伍競相亮相,共同展現世界非遺魅力。10月17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成都拉開序幕,來自86個國家的1100余個非遺項目和5600余名代表將在為期三天的時間內,通過540余場精彩紛呈的活動,向全球展示非遺保護成就,交流非遺保護經驗。
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每兩年舉辦一屆,是中國唯一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主辦的以推動人類非遺保護傳承為主題的國際性文化節會活動。非遺節目前已形成了國際論壇、國際大展、國際競技、國際展演等品牌活動,成為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并積極參與的重要節會。
本屆非遺節以“傳承多彩文化 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辦。
本屆非遺節緊緊圍繞增強非遺節國際性、對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等創新思路,策劃了非遺節開幕式暨演出、非遺國際論壇、國際非遺博覽園主會場活動、分會場及配套活動四大板塊活動。除了成都18個主題分會場外,本屆非遺節首次將分會場遍布四川全省,各市州結合當地非遺資源特色將開展系列非遺展示、展演、展銷、實踐和體驗活動。此外,本屆非遺節主會場還邀請了20支國際傳統藝術表演隊伍、44支國內傳統藝術表演隊伍,每日輪流進行國內外傳統藝術表演,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世界非遺魅力。
非遺節始終秉承“見人見物見生活”保護理念,逐漸將全球各地的非遺文化從世界各地匯聚于此,已成為國內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領域的重要展示平臺。阿爾巴尼亞的木雕、匈牙利的復活彩蛋、丹麥的龍蛋剪紙作品與中國高密剪紙作品在現場同時展出,引得眾多觀眾駐足觀看。
首次出現在本屆非遺節中的非遺動漫沉浸體驗展、非遺創意設計作品授權展、非遺創意沙龍等跨界活動吸引了眾多年輕觀眾的喜愛。成功將藏羌繡圖案應用于星巴克、植村秀等國際品牌包裝設計上的四川藏羌繡傳承人楊華珍,通過不斷挖掘提煉傳統文化和時尚元素基因,實現了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楊華珍說:“通過擴大展覽展示和宣傳推廣,許多歐美國家的人都知道了我們還有這么好的東西,紛紛慕名而來尋求合作?!?/p>
當天正值第六個國家扶貧日。本屆非遺節專門舉辦了非遺傳承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展,受到了現場觀眾的高度關注和好評。該展覽以全國“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定點扶貧的縣(市)所采取的“非遺+扶貧”工作路徑和取得的實踐成果為主,以四川各地探索非遺助力鄉村振興成果為輔,全面展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非遺力量。
非遺節現場5000多平方米的展廳里,匯聚了全國“非遺+扶貧”工作取得的累累碩果,貴州雷山的苗族銀飾,湖北大冶的刺繡屏風,甘肅河州的蛋雕藝術,花樣繁多的手工藝作品全面展現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非遺力量。
本屆非遺節還將非遺基因全面融入旅游,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正式推出10條成都“非遺之旅”旅游線路和40個非遺項目體驗基地,旨在以非遺項目為核心,以旅游線路為依托,以非遺傳習所、非遺體驗區等為載體,讓非遺旅游成為常態化的特色文化旅游線路產品,助力四川文化旅游進一步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