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真相:江曉原說科學》編輯手記
《你不了解的真相:江曉原說科學》,江曉原著,華文出版社2019年8月第一版,48.00元
當下科學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便利。社區商店里,自助掃碼購物司空見慣;人臉識別系統能快速地識別用戶;超市和外賣平臺的APP,包攬一日三餐、野餐、聚會等綽綽有余;可追蹤的交通工具、貨運員軌跡,方便我們合理安排時間,無縫銜接各種行程;各種智能機器人,對話、唱歌、講故事、做家務,已然晉升為小萌寵……
我真摯而熱情地擁抱科學,像身邊的人一樣。可我也會在某個時刻疑惑,甚至恐懼:科學高速發展有什么隱患?人類的前路又會怎樣?
江曉原教授曾做過一組關于科學的講座,講了很多大眾關心的問題,比如,轉基因主糧、核電等,他的主張是“反思科學”。我們提出,他這一系列講座值得整理成書。江老師欣然應允。
這本書從策劃編輯到下印刷廠,歷經大半年時間。江曉原老師在“反思科學”系列講座的基礎上,增加了諸如人工智能這樣的科學熱點話題。3月開始落實文本,江老師那時的工作已經十分飽和,仍堅持每天擠出時間對視頻整理稿進行修訂、補寫。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是2019年3月8日,那天的23點42分,江老師提交了第1講的內容。此后,幾乎每一講都是午夜12點左右發來,我和江老師也由此心照不宣地開始午夜聊書。
出版有時間要求,為了讓出版環節一步步卡在點兒上,我不得不開啟了花樣催稿模式。我也曾把江老師逼急過:在深夜感嘆“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氣惱我“簡直就是一個女版的黃世仁”;可江老師到底還是為我們出版方著想的,硬是從滿滿當當的日程里為這本書擠出了時間。4月18日,我拿到了全書的文稿,也一并收到了江老師略帶調侃的附言:“我可以從小鬼那里掙脫出來一會兒啦!”
為了讓讀者更清楚地把握這些科學熱點的全貌,并對所寫事件的來龍去脈有更深入的了解,跟江老師商量之后,我們打算依據書稿做一些邊注,補充相關的背景、動態、案例和線索。接下來的五一節假期是個良機,在檢索、核查相關材料后,我厚著臉皮找江老師審定邊注內容。勞模江老師在假期中很快確定了邊注內容。
組稿過程中,我們一直在琢磨書名,第一輪圈定了“熱點”“真相”“反思科學”“科學深處”“非你所想”“人類的前路”這六個希望在書名中體現的元素;第二輪結合這些元素羅列了八個備選書名,最后通過對業內外朋友意見的征集,在5月13日確定了《你不了解的真相——江曉原說科學》這個書名。
我們希望這是一本讀者能夠隨時隨地打開來看、來思考的一本書。出于便攜的考慮,我們定下了三十二開法式精裝的方案。雖然造價比較高,但這么設計很人性化,一般的手提包都可以放得下,而封面“軟”的特性也不用擔心會刮壞其他東西;關于內文用紙,我們精選了八十克純質紙;低調的雙色印制,無論在什么光線下看,眼睛都會很舒服;關于厚度,經與設計師溝通,我們把書脊控制在了十五毫米左右,這個厚度,讀者單手翻閱也不會累。
確定了上面的這些,接下來臨門一腳要踢好,那就是——封面。之前就聽聞江老師對圖書封面要求很高,這次親歷更是難忘。在本書制作的幾輪溝通中,我們陸續出了十七個封面方案才做到彼此都比較滿意的效果。從3月13日提交第一版封面方案,到7月17日最終定下封面,整整一百二十七天。現在的封面,不嘩眾取寵,更多的是耐人尋味,讀者拿到手后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解讀。作為責編,曾經和設計苦熬到靈感要枯竭,不過今時今日再回首,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江教授是博學的智者,亦是真正的勇士。在書中,他關于轉基因主糧、基因技術、全球變暖、核電、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諸多科技熱點話題都有不同流俗的觀點,這些觀點,恐怕會讓主流科學界如芒在背。至于他對科學的一些總體判斷,諸如“科學不等于正確”“科學是一把切菜刀”“科學已經告別純真年代”,都遠遠超出了一般大眾的認知,對流行觀念構成了挑戰。讀者如欲接受這挑戰,就請展讀此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