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魯迅文學院舉行第三十七屆高研班學員座談會
在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會議召開前夕,10月9日,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錢小芊到魯迅文學院,與第三十七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座談,同來自全國56個民族的56位學員共話繁榮發展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和文學事業。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參加座談。
座談會上,楊瑛(蒙古族)、馬慧娟(回族)、智化加措(藏族)、吳治由(苗族)、張偉鋒(佤族)、再屯那·卡利穆瓦(塔塔爾族)等6位學員先后發言。他們介紹了各自從事文學創作的經歷,交流學習體會,分享對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發展的認識,他們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文學,不同民族的作家都在用手中的筆表達著對各自家鄉的深情,書寫著時代變遷。他們表示非常高興有機會到魯迅文學院來學習,非常珍惜這一學習機會,將在今后的文學創作中不忘初心,感恩奮進,踐行文學使命和責任擔當,為我國民族文學百花園增添新的芬芳。
在聽取大家發言后,錢小芊作了講話,他指出,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作協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舉辦有56個民族作家參加的魯迅文學院第三十七屆高研班,非常有意義,既體現了民族大團結,也是加強對各民族中青年作家培養力度、推動民族文學事業繁榮發展的具體舉措。他希望學員們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深刻把握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增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覺。要加強文學閱讀,堅持文學創作,追求德藝雙馨,做優秀民族文化和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建設者、發展者,共同構筑中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錢小芊向學員們介紹了中國作協的發展情況、重點工作和扶持少數民族文學發展的有關舉措,并回應了學員們提出的一些問題和工作建議。
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主持座談會,副院長李東華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