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描繪出豪邁前行奮發圖強的壯麗畫卷
    來源:人民日報 | 范迪安  2019年09月29日07:34

     董希文油畫《開國大典》(靳尚誼、趙域、閆振鐸、葉武林復制)。

    丹青中的70年,是譜寫東方大國之美的70年,是歌頌勞動創造之美的70年,是描繪天地自然之美的70年,是展現時代新貌之美的70年。對新中國70年美術作品的巡禮,可見從歷史向未來延伸的態勢。新中國美術工作者以丹青為犁,勤耕不輟,描繪出中國人民豪邁前行、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壯麗畫卷。

    1949年10月1日,隨著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歷經苦難、不懈奮斗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山河大地煥發新貌,美術創作也奮楫爭先。70年來,新中國美術工作者以視覺的方式記錄下社會滄桑巨變、人民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將新中國建設、改革、發展的偉業,化為永恒的丹青華章。

    丹青中的70年,是譜寫東方大國之美的70年。以油畫《開國大典》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為代表的革命歷史題材作品,開啟了新中國美術創作之路,匯聚為壯闊的視覺史詩。在中國美術悠久的歷史上,這批美術作品第一次以宏闊的視野和人民的群像展現出鮮明的主體意識,也確立了以現實主義美術創作思想為主流的中國美術發展之路。新中國形象還需要以凝聚人心和表現人民共同情感的設計藝術來體現,美術工作者以飽滿的熱忱,創作了一大批具有公共審美價值的作品。以國徽、人民政協會徽、中國共青團團徽、少先隊隊旗以及人民幣、郵票為代表的設計類作品,匯聚集體智慧和個人才華,為塑造國家形象貢獻了力量,發揮了最為廣泛的美育功能。除了油畫、雕塑和設計,年畫、宣傳畫、連環畫、壁畫等藝術形式,也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新中國氣象和新社會風貌,達到了雅俗共賞、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傳播效果,其中的許多作品成為人們心中的美術經典。新中國美術中的東方之美是大國之美,展現出昂揚向上的大國風采;新中國美術中的東方之美也是氣象之美,洋溢著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氣象。

    丹青中的70年,是歌頌勞動創造之美的70年。新中國成立后,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些成就離不開敢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奮斗者。新中國美術的文化新質,表現為確立了藝術為人民服務的方向,廣大美術工作者自覺地把深入生活、反映現實、表現人民、服務人民作為自己的藝術志向,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生活中與勞動人民打成一片,以藝術的敏銳感受捕捉生產生活的美好瞬間,以濃墨重彩表現勞動建設,歌頌勞動人民。從工廠到農村,從首都到邊疆,都是美術工作者的創作現場,難以計數的作品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蓬勃景象,描繪了人民群眾建設美好家園的精神風采,為中國美術史增添了表現勞動創造之美的時代篇章,也在世界美術之林展現出中國美術獨特的思想觀念。勞動創造之美,美在典型的形象和真實的場景,也美在樸素的情感和真切的語言。來自勞動、來自人民的藝術作品,在造型、色彩、筆調等方面都滲透出樸素無華、真實可感的美的形式,它們是時代景象的視覺再現,也因為帶著濃郁的現實感受引起人們的廣泛共鳴,產生雋永的生命力。

    丹青中的70年,是描繪天地自然之美的70年。在底蘊深厚的華夏文明中,中華民族始終具有對大自然天地萬物的尚美情懷,并在觀察、感受與表達中,體現出“天人合一”“物我相諧”的觀念,從而形成獨特的宇宙、自然、生命、藝術合為整體的中華美學圖式。中國畫對天地自然之美的表現,成就無數名家杰作,形成諸多流派,更構成了內涵深厚的筆墨語言體系。新中國成立后,美術工作者堅持走向自然,既在表現天地自然之美上傳承傳統,又在藝術社會學和筆墨本體兩方面都呈現出“筆墨當隨時代”的文化追求,以“為祖國山河立傳”為抱負,行萬里路,搜盡奇峰,表達自然之境、山水之魂,極大地拓寬了山水、花鳥的題材內容,同時在山水、花鳥、風景、靜物畫中貫注主題創作意識,賦予時代的象征意義,例如毛澤東詩意畫、革命圣地風景、與勞動建設場面和生產生活情境相結合的新山水、新花鳥畫等,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實現了創新。天地自然之美,美在對祖國的壯麗河山和豐富景象的感受,也美在對萬物生命意態和蓬勃生機的體察,美術作品如同打開了一扇扇觀照山川大地和萬物生命的窗口,對心靈的凈化和精神的升華產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丹青中的70年,是展現時代新貌之美的70年。改革開放帶來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也為文化藝術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現實生活的變化和中外文化藝術的進一步交匯與融合,為美術創作提供了藝術表達的寬闊舞臺。新中國美術工作者一方面借鑒吸收世界美術的有益經驗,一方面思考民族藝術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嶄新的視角和感受反映出煥然一新的時代面貌,也以積極的姿態投身國際藝術交流。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國家建設的火熱場面、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和勞動奉獻的先進事跡,為中國文藝創作提供了最為豐富的素材,描繪時代新貌、謳歌奮斗精神成為美術創作熱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中國文藝指明了前進方向。廣大美術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文藝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加注重立足中國大地,表現中國主題,反映時代新貌,在主題構思、形象塑造、筆墨語言上都體現出新時代中國美術守正創新的精神追求,涌現出一大批謳歌黨、謳歌時代、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高水平向社會傳播,向世界推廣。在重大主題和現實題材創作上,美術工作者踴躍爭先、潛心研究,深入生活成為自覺追求。以今年舉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為例,在創作熱情、參與數量上都超過往屆,表現新時代的作品成為亮點。時代新貌之美,美在激揚活力的奮斗精神,美在嶄新壯麗的時代風采。美術工作者自覺肩負起文藝“培根鑄魂”的時代使命,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聚焦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聚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用心用情用力創作藝術精品,攀登藝術高峰,“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

    對70年新中國美術作品的巡禮,可見從歷史向未來延伸的態勢。新中國美術工作者以丹青為犁,勤耕不輟,描繪出中國人民豪邁前行、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壯麗畫卷,展現出嶄新的時代精神和大國氣象,既承續中華美學精神,又緊隨時代變革步伐,以不同時期的特點與特色,造就了中國美術史上的高原,呈現出異彩紛呈、多元互補的格局;在藝術語言上不斷開拓新的審美意境,在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追尋美好理想、塑造美好心靈等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在慶祝新中國70華誕之際,美術工作者將以“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情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征程中鑄就中國美術新的高峰。

    (作者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名家寄語

    1946年,我追隨徐悲鴻先生來到國立北平藝專教書,直至2016年最后一次給學生做講座,整整70年教書生涯。能夠一輩子從事我熱愛的工作,是我的幸運。作為一個藝術家,要愛自己的家人、愛自己的生活、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這是徐悲鴻先生教導我的,也是我一生從事創作的動力。一個藝術家,只有融入真感情才能畫出感人的作品。藝術要有承揚文化的使命感,要有對現實生活的人文關懷,所以我一直堅持到祖國各地去寫生。通過寫生,我感受到國家發展變化中的溫度,也讓我在每次拿起畫筆時都充滿希望和熱情。如今,伴隨著新中國前進的步伐,美術事業蒸蒸日上,新藝術風格層出不窮,保持對于現實的關懷仍然是值得我們珍視的藝術傳統,應該在美育工作中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油畫家戴澤

    1949年,我們華北聯合大學美術宣傳隊跟隨解放天津的部隊進了城。9月,我接到布置天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會會場的命令,并裝飾天津一些主要街道。我和另外一位同志還負責在天津中原公司樓頂上安裝一顆五角紅星。10月1日晚上,當我看到那顆閃閃發亮的紅星時,心里是那么興奮!還有一件事我終生難忘。“十一”慶祝大會的背景由幾十匹淺藍色幕布連接而成。當大會主持人開始講話時,狂風突起,幕布就像風起云涌的海浪,這時從臺下走來一隊解放軍戰士,他們個個威武,邁著整齊雄健的步子有秩序地走到幕后,挺身立正,盡管風狂,但他們穩穩地、緊緊地抓住幕布,一動不動屹立在那里。臺下群眾為解放軍戰士熱烈鼓掌。70年來,新中國闖過了無數艱難險阻,今后,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加美麗。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版畫家伍必端

    70年前,我所在的部隊突然接到命令,調防回京,駐在北京南郊。10月1日清晨,聽廣播說北京有盛大慶祝活動,我約十幾個同志請假到城里去看,沒想到竟然和參加游行的群眾一起走進了天安門廣場。啊!這才知道趕上了開國大典,多么幸運,終生難忘!我在部隊是做美術工作的,畫了不少革命領袖的畫像,曾為戰士讀物畫插圖、連環畫、漫畫,也在板報、墻面上畫宣傳畫,配合電影放映隊畫幻燈片,為文工團畫布景……那時我們都很年輕、朝氣蓬勃,盡心盡力地做著歌頌人民力量、弘揚戰士榮光、看似極為平凡卻極有價值的工作。后來,我有幸得到再次學習雕塑的機會,成為雕塑創作大軍中的一員。今天,我們幸運地生活在祖國越來越富強的時代,我將努力與時俱進,保持當年突破反動派軍事封鎖線、投奔解放區參加解放軍時的初心,不懈奮斗。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雕塑家盛楊

    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美術工作者,回顧70年風云歷程,體會激蕩歲月,心情無比激動。我們是幸運又幸福的一代,有前輩恩師徐悲鴻、李可染、吳作人等先生的言傳身教,又受到國家的關懷與信任。自1981年成立中國畫研究院,中國畫作為民族藝術的代表,受到國家重視,研究院對中國畫事業的發展便承擔起更多責任。我作為第二任院長接班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所要應對的各種挑戰中,最重要的是關于中國畫前途的兩極之爭,經過理性梳理,我們推動中國畫創作向回歸傳統和多樣探索兩個方向展開,逐漸形成各美其美的新格局。2006年中國畫研究院更名為中國國家畫院,其規模、任務、成果也和當初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將初心不改,為中國的藝術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國畫家劉勃舒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电影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成品人和精品人的区别在哪里| 免费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好属妞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成人99国产精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