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只要能堅持,寫作就是死亡的救贖”,德國詩人庫納特去世
    來源:澎湃新聞 | 芮虎  2019年09月25日08:22
    關鍵詞:庫納特

    幾天前剛剛去世的德國詩人君特·庫納特。(圖片由作者提供。)

    當代德國有兩位著名詩人,他們的名字都叫君特。一位是君特·格拉斯,一位是君特·庫納特。他們的文學創作都充滿了對現實的批判。尤其是后者,甚至被人冠以悲觀主義標簽。其實,他自己也表示,自己之所以總是要看到現實的灰暗,是與自己從小的經歷有關。

    他和格拉斯一樣,都是德語戰后文學的著名代表。也和格拉斯一樣,從不歇息,從不讓自己的作品安靜,總是在以極端的寫作武器對抗理想主義的簡單。幾天前,這位詩人在德國北部的一個小村子終于永遠停下了自己的筆。

    君特·庫納特(Günter Kunert)于1929年3月出生在柏林。在納粹統治時代,因他的母親是猶太人,盡管其父親是雅利安人,庫納特免于被送去集中營,卻擔驚受怕,常常生病。在病床上閱讀母親送他的海涅詩集,從此喜歡上了詩歌。由于納粹政權的種族迫害,他被禁止上文法中學。

    直到二戰結束,他才得以上藝術學院學習版畫藝術。而當時的德國,在政治版圖由戰勝國分治。他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民主德國的東柏林。他不滿大學氛圍,在1947年退學。同年,他發表了第一首詩《火車開過》。接下來一發不可收拾。

    不久,他受到了民主德國文化界領導布萊希特和貝歇爾的注意,得到老一輩詩人們的支持。并于1949年加入民主德國的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

    庫納特出版的第一部詩集《路標與墻的墓志銘》(1950),對于布萊希特的啟蒙姿態和貝恩黑暗的詩學特征,他都沒有全盤接收。在嚴厲的氛圍下,他始終保持自己作品的原始造型。他的詩歌、散文詩以及散文,都具有特立獨行的風格,與別人的東西區別分明。

    在1960年代中期,庫納特開始在聯邦德國出版詩集《一個星球的回憶:來自五十年代的詩歌》和散文集《白日夢》,使他在國際文壇上名聲鵲起。

    他在1965年寫的一首詩:

    對時代的聲音充耳不聞,

    對身邊的事件視而不見,

    心知肚明卻不言不語,

    這樣的人才能活下來終老,

    當然,得有個條件:

    要想這么活,

    他得是石頭刻成的。

    顯然,詩人對集體性沉默持否定態度。集體性沉默以眼前的暫時平靜換取心理上的自我安慰,最終卻會導致社會道德的混淆,并扼殺社會良知。

    在1969年寫的詩《藝術的末日》,以童話形式表達了庫納特的反感情緒:

    不允許!貓頭鷹對松雞講,

    不允許歌唱太陽!

    太陽不重要。

    松雞從自己的詩里,

    把太陽拿掉。

    你是一位藝術家!

    貓頭鷹對松雞講。

    此時,天色黑暗。

    (芮虎 譯)

    雖然他不斷批評,還是得到許可去外國旅行。在1972年到1973年期間,他得到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客座講師職位。1974年,他在英國瓦維克大學訪問。把自己在西方的見聞寫出來,成書《別樣的星體》與《英國日記》,視野開闊,對于西方的政治文化都做了詳盡的報道。

    1976年,他參加第一批簽名,抗議民主德國政府對詩人和歌手比爾曼的驅逐,情況就發生了改變。他在開始受到擠壓,寫作也更嚴重地受到干擾。

    1979年,庫納特與妻子在聯邦德國北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的一個小村子凱斯博斯特找到了自己新的家園。那一年,他50歲。

    庫納特是一位文學多面手和藝術家。在他豐富的文學樣式里,包括詩歌、短篇小說、童話、散文、諷刺作品、旅行報告、劇本、兒童書籍等。他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一部是《以茅屋的名義》,以流浪漢為題材,背景是戰后的柏林,揭露了納粹德國的暴力統治與軍國主義,尤其是在集中營屠殺猶太人的罪行。1967年在聯邦德國慕尼黑出版,立即受到讀者歡迎,先后被譯為法語、意大利語以及荷蘭語等多種外語。這部書直到1976年始獲準在民主德國出版。另一部是《第二位女人》,時隔45年于去年出版。這部小說,結構完美,經漫長時間的牙齒咬噬,屬于陳年佳釀。其中有哲學與政治的隱射,公開與猜測的夢境,戲劇轉變的情節,纏綿的愛情故事。出版后,好評如潮。

    同時,他也是藝術家。獲得多次文學獎項和兩個榮譽博士學位。

    2009年,他在80歲生日,獲得北德文化獎。2014年,他獲得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藝術獎。

    他對于自己早期的生活回憶是:

    確信的是

    ……

    一個黃色的星星

    這就是一切。

    對于異鄉生活,他在詩集《陌生的家園》里,已將過去與當下的時間融為一體,其中只有空間的隔離。他在回憶錄《成人游戲》(1997)里,描寫了他作為不良學生的少年時代,作為猶太人母親的兒子在納粹帝國體制下的遭遇,以及作為異議人士的經歷。回憶時間直到他離開民主德國的1979年。他先后出版了詩集《玷污的受孕》(1988),報告文學《酒店房間致客人的通訊》。作為詩人,他永不止息。在年事已高的歲月,還出版了詩集《當生命免費的時候》(2009),以及詩選集《繼續的遺言》(2014)。

    庫納特永遠是一位原初的憂郁者。他用自己的世界觀寫出現實,被嚴厲的實用主義發展出一種對事物的精確感覺。他的寫作避免口號和姿態,絕不接受每一種黑白分明的道德。他總是懷疑那些筆直的線條。他看待許多問題都比別人更痛苦更尖銳。

    他所使用的詞語并不是來自深沉的絕望,也不是來自深陷的觀察,只是生活中質樸的有趣的東西:

    上面的星星,縫在外套上。

    謀殺事件的歷史,犯罪者的哀歌。

    手表展示了:一千年的過去。

    兒子們將如他們的父親。

    ……

    墻上寫下的文字,泄露了詩歌,

    未來將不會寬恕。

    關于詩歌的意義,1985年庫納特應德意志書店交易所聯盟邀請,就政治和文學的題目作了報告。他說:“文學究竟有何作用和影響?一言以蔽之,就是給予讀者生活的能力,在我們的生存過程中,能夠讓我們承受其荒唐、盲從、粗暴的狂妄和放肆。”

    在今年春天,庫納特90壽辰之際,他在柏林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代表處做客,談到他在1976年就寫好的長篇小說《第二位女人》,對在場的數百名聽眾說:“只要能夠堅持,寫作就是死亡的救贖。”他的話引起了與會者的開懷大笑。

    1990年代,庫納特被德意志歷史上的許多陰影籠罩,出版了詩集《格言的誕生》,他在書里寫道:“重大的歷史事件留下了自己的陰影。”如果像有人說的那樣,庫納特是一個悲觀主義者,那他早就被這些黑暗窒息了。其實,詩人只是把時代看入眼里,并聆聽其聲音的節奏。

    2019年9月21日,庫納特在德國北部的Kaisborstel家中因肺炎去世,終年90歲。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精品久久|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100|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