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福建文學》2019年第9期|楊獻平:丟失的存在
    來源:《福建文學》2019年第9期 | 楊獻平  2019年09月23日08:33

    進入臘月,尤其到最后幾天,對于在外的人而言,所有的方向,大致是自己的家鄉。所謂的臘月是何意,起初不知,查資料方才明了。就這一點來說,我們對于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已經淡漠得很久了。在全球化語境乃至科技后來居上的生存環境中,人的身心不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置換與轉變,生活上也發生了深及骨髓的挪移與重建。

    東漢學者應劭所著《風俗演義》說:“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 以祭祀其先祖也。”另外,“臘”字還有新故交接之意。這些年來,我少小從軍,現在客居成都,也差不多30年光陰了。幾乎每年此時,都在回家、不回家過年這件事上心犯躊躇。

    所謂的故鄉,其實是自己出生之地,即父母將自己帶到人間的片隅。它可能小得無法轉身,但就是那樣的一個地方,使得每個人都在心和靈魂當中印下隆重的胎記。現在高鐵通了,成都到邢臺也就7個小時。一大早上車,一路飛馳。從常青的蜀地而荒寒的關中,再結冰的黃河之后, 便是冀南地界了。

    看著窗外迅速閃過的大地,以及大地上的城市、城鎮乃至荒草野嶺, 人為的和自然的,一切都那么固執、零碎與面目迥異。當然,也看到不少墳墓,新的舊的,幾乎都在人居不遠的地方。我奇怪地想,人真的有靈魂嗎?在他們的年代,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現實生活?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愁喜愿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體現和表達的呢?再多年之后,我們這一代人也入土為安,這個世界會再度變換成怎樣的一副模樣?

    如此問題,其中帶著無盡惆悵。我也知道,人在大地和天空下的更替,看起來是一種自然行為,其實是宿命。就像我們父母的父母,父母父母的父母……在紛亂、流離乃至安居之中,那個真正把我們帶到人世的先祖,已經無法確認他的出處和名諱了。

    邢臺下車,落日正在平原的西邊緩慢下陷。弟弟帶著兩個侄女開車來接。這樣的待遇,也是這幾年才有的。七八年前,弟弟買卡車搞運輸, 算是運氣不錯,掙了一些錢。他后來對我說,買臺車,你和嫂子侄兒一起回來,用起來方便。現在的鄉村,已經與城市日漸趨同。盡管是表面的,但相比20世紀末葉甚至21世紀初,已經是大大進步了。

    見到母親,當然是一陣欣喜。盡管生活有諸多不如意,甚至創疼、屈辱,但有母親和親人, 再受傷的心也是稍可安慰的。弟弟修建的房子又大又新潮,可母親還是愿意住在老房子里。黑夜開張后,和母親坐在柴火的爐子邊,邊烤火邊吃飯。

    如此幾天,便就是除夕了。夜里,炒了幾個菜,與弟弟喝酒,把弟弟的孩子們也叫在一起, 給他們發紅包。母親推脫不要,我說必須要,強行塞進她衣兜里,再給幾個侄女侄兒發了。那一刻,我覺得十分開心. 春節就是要血緣濃郁的人們聚在一起,用某種看起來煩瑣的禮節與儀式, 來加強和鞏固這種關系,進而使得家族團結而又有活力與彈性。

    大年初一要早起,而且起得越早越好。按照風俗,誰家起得早,誰家便會一年興旺,且會在全村人家當中事事獨占鰲頭。我小的時候,除夕晚上,總是舍不得睡覺。即使強行被按進被窩, 也是睡一會兒醒一會兒。每醒來一次,便問父親幾點,是不是該起床了?父親性情樸拙木訥,總是很順從我和弟弟,開燈看表。

    到半夜兩點,我就知道,再也不能睡著了。一睡著,說不定一覺就到了四五點鐘。那時候, 其他人家早就起床,在院子里燃放鞭炮了。輾轉反側之后,聽到鞭炮的聲音,便一骨碌爬起來。

    不論是誰家先起床,總要點著一枚威力不怎么大的花炮,丟在門口,炸響之后,方才可以開門。意思是,花炮一響,那些飄蕩或者蹲在門口的不干凈的東西(意為邪神和鬼怪之類的)就會嚇跑,這時候開門出去,就不會受到侵擾。

    現在,這道“工序”早就被省略了。2019年大年初一早上,我起得最早,是凌晨4點鐘。按照舊俗,先在我住宿的弟弟家院子里燃放了一掛花炮,“噼噼啪啪”的響聲在空蕩蕩的黑夜顯得突兀而又怪異。隨后,我又去母親住的院子里燃放了一掛。再去我早年母親分給我的,已經很久沒住人的院子里燃放了一掛。

    父母分給我的房子在最上方。除夕入夜時分,我就把門口的燈泡打開了。這樣的意思是只要是房子,不管住不住人,除夕夜里都要開著燈。在鄉人看來,燈火就是人間煙火,就是生活的象征。

    此時,弟弟和弟媳婦也起來了。母親也打開了門。我去洗漱。洗了的水不能潑出去,即便夜尿也是如此。在中國鄉村傳統中,有句話說:山管人丁水主財。倘若潑了倒了,這一年便會損失錢財。要等到太陽升起才可以。

    這種觀念和習俗至今被村人堅持。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在對待家人(生命)和錢財方面,村人依舊是謹慎的。此項規矩的不容易丟棄或者破壞,大致是與他們的現實生活關聯太深的緣故。

    接下來,男人和孩子燃放鞭炮,女子們則負責燒水煮餃子。不一會兒,凍硬的涼水就開始咝咝發聲。餃子下鍋,撈出來第一碗,是要敬拜天地灶神祖宗等,再去村子邊緣的土地廟中上供, 人才可以吃。現在,因為母親信仰基督教,弟弟一家又沒有明確信仰,這一切便省略了。

    我們家算是全村起得最早的。這個自然村, 一色楊姓,統共100多口人。以前,人都住在老村里。家家戶戶,門對門或者屋背屋,東邊咳嗽西邊土落。盡管都是一個家族,但矛盾和摩擦不斷,甚至有打架斗毆的,也有一些至今難以言說的惡性和詭異事情發生。大約是30年前,我家第一個搬出老村后,陸續有人也搬了出來,紛紛在村外靠近202省道的地方蓋了房子。

    我繼續放鞭炮,先是長的花炮,幾千響,“噼噼啪啪”地炸響了兩分鐘的樣子。后來是二踢腳, 二踢腳威力大,先在地面爆響一聲,然后被彈到十多米高的空中再炸響一次。侄子11歲了,我喊他出來放炮,他哼哼唧唧不來。這和我小時候完全不同,那些年,大年初一,我最盼望的就是放炮。

    倒是前些年,我和兒子回來,兒子仍舊保持了和我一樣的愛好。大年初一早上,興高采烈地和我一起燃放鞭炮,即使小手凍得通紅,也興致不減。我記得,即使我們還在西北沙漠部隊的時候,兒子也很熱愛這項娛樂。2018年,他堅持要回甘肅姥姥家去,今年又是。老人們常說,誰養跟誰親。

    可令我不明白的是,侄子怎么沒了燃放爆竹的興趣呢?仔細想想,大約和弟弟一家對春節的逐漸淡漠導致的。而弟弟的淡漠,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近些年來,村人逐漸放棄了古老的傳統, 進而把春節只作為一種不得不過的節日,應付的成分大了的緣故。

    以前,不管有再大的怨仇,在大年初一這一天,雙方都不會故意找茬鬧事。對于春節,大年初一,一年第一天,人們是懷有敬畏和期頤之心的。正如老人們所說,初一不好,十五強不到哪兒去!

    這一切的改變,尤其是作為一年最重要節日儀式感的崩潰,是傳統文化乃至鄉村精神中最大的嬗變。人們再沒有了過年的興奮和莊嚴。這其中,除卻經濟條件上的好轉與物質生活的豐裕等因素,不能說不是鄉村精神文化的一種失落。人們在注重一家人團聚、和美的同時,主動地省卻了一些看起來腐朽的繁文縟節,導致了當下北方鄉村春節的“年味”與儀式感、莊嚴性的一再喪失。

    一種文化沒有了儀式,一方地域人群沒有了古老的敬畏感,這說明,我們的傳統已經出現了問題。就拿信仰來說,從前的南太行鄉村多的是萬物有靈的道教理念及其禁忌、習俗等,且幾乎是人人奉行。可現在的南太行鄉村,基督教、天主教的蔓延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宗教從本質上并無太大的區別,然而我發現,傳統中的儒釋道思想,是最講究傳承的,構成了中國人“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基準與思想規范。一個家族、一個村子的興衰榮辱,大抵是與其人群、成員是否恪守“道統”,即敬天憫人、忠孝仁義、仁善舍施有直接關系。而現在,人們逐漸拋棄了這個理念。

    4點50分,天還沒亮。星辰寥落,宛若南太行村莊過年時才有的一串串燦爛燈火。這樣的日子倒是愜意,能夠看得到星辰,時常被日光照耀的地方,該相對明亮一些吧。

    吃了餃子,我和弟弟帶著二侄女和侄兒去拜年。我們一行四人,先到92歲的大大娘家。她信佛,滿頭白發,耳不聾眼不花,一見我和我弟弟,認得很清楚。去年春節前幾天,我去看她, 給她100元錢。這一次,她對我說,我把你的錢給了寺廟,幫了該幫的人,你看看,這功德有多大啊!事實上,我也知道,大大娘兒女眾多,也都混得不錯,自然少不了孝敬她。再去88歲的三大爺家。雖然只有他們老兩口住在多年前的老院

    子里,但布置得很喧嘩,彩燈彩旗一類的,很是招展和炫亮。進門,三大娘說,三大爺去土地廟燒香了。現在,村子里像三大爺這樣信仰不變的人已經很少,恐怕就只有三五家。其他的不是信了基督,就是天主,還有一些說不清楚的教派。我覺得,三大爺一家的這種自始至終的信仰令人敬佩,在沒有人堅持的時候,他們依然不變,在更多人變換了信仰的時候,他們不為所動。也唯有這樣的人家,才使得我能夠體驗到幼年時過年的那種文化習俗和精神傳統。

    主要是去輩分和年齡比我和弟弟大的人家拜年。進門,寒暄,然后磕頭。一般人家都會說, 來了就好了,不用磕頭了。這其實是客套話。我小的時候,覺得磕頭不好。男子漢大丈夫,跪天跪地跪父母,其他人則不用,應當引以為恥辱。現在則覺得,磕頭,是感恩的一種方式,而且是直接和最有說服力的那一種。盡管這磕頭里面, 也包含了諸多的不情愿,甚至違心。

    正如事實,一些人的德行并不足以承載另一個人的跪。在中國的文化環境里,德是一個很高的修為,這種境界一般人難以達到。作為一種傳統,我現在才意識到,磕頭當中,既包含了感恩, 也包含了勸誡。

    天剛蒙蒙亮,我和弟弟已經轉完了全村所有能去的人家。有兩戶人家,我和弟弟多年沒去拜年。其一,也算是血緣上最近的長輩,但因為一些隔閡,他們家里又出了人禍,我想了想,還是不去為好,怕他們說我和弟弟幸災樂禍,去看他們的笑話。倘若放在十多年前,我可能真的會有些幸災樂禍,但現在,我深刻體驗和知道了人生無常、禍福難料的本質,從而對幸災樂禍、落井下石這種行為,表示了最大限度的鄙夷。也覺得, 不管從前再大的怨仇,盼望大家好,平安富足, 是人之內心應有之意。當然,如果他們能夠因此而覺醒,認識到人生的種種不測,乃至時刻保持一顆善心,便是最好的了。

    可一個人的覺悟,完全來自文化上的自覺。而這種自覺,要建立在一定閱歷和學識之上,否則,作為一個農人,尤其是習慣了鄉村原始生存和競爭的人群,恐怕是難以做到的。

    也有人到我家拜年,給我母親磕頭,我在旁邊站著。令我尷尬的是,一些小輩居然沒給我磕頭。我心里有點不舒服,但想想也對。這么多年了,我幾乎成了外鄉人,可能是他們下意識里忽略了我。也可能,是我沒帶老婆孩子回來,算不得一家人,他們才忽略的。想到這里,心里也有些傷感。

    日出之后,群山明亮,干燥的鄉村到處陽光嶄新。幾個堂哥聚在我家喝酒,他們來,也是看得起我的一種表現。鄉間有諸多的潛規則和不言而喻。自古以來,鄉村就是一個完整的社會系統, 其中雖然有貧富差別,但基本上運作方式是一致的。如近鄰之間的日常交往規則,與外姓和本家打交道時的方式甚至說話口氣等,都是完全不同的,有著許多講究。

    我極力勸酒。我總覺得,不勸酒是不對的, 自己不陪喝也說不過去。我已經厭倦了喝酒,再好的酒也喝過了,但鄉親們來我家里,我不喝, 好像有些失禮。最怕的是,鄉親們說我傲慢、裝蒜,看不起他們,背地里說我不識抬舉,等等。

    酒間說話,無非是家長里短,但誰也不會臧否鄰人。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一則不愿在眾人之間指摘他人,以免引發糾紛;二則不能將自己的真實看法和想法示于他人,恐遭他人捷足先登或者從中作梗。

    因此,眾人聊談的,都是大而無當、籠而統之,以及普遍的問題和現象。

    其中,對孩子讀書的重視,依舊是每個父母的心愿,而且堅定不移。我也說,讀書是最好的出路,即使沒找到好工作,讀書也是人生自我成長乃至不會失掉的底線,明是非、懂人世的唯一途徑。再就是村里的經濟,我們村莊這一帶不缺乏旅游資源,諸如明長城遺址、張三豐修行處、八路軍129師活動場所等十多處人文遺跡,都可以開發利用起來。前幾年,有的人躍躍欲試,但都無功。抱怨說,這個事情,不是個人可以搞起來的,還是需要政府有眼光,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大約從2000年開始,與我們村子相鄰的邢臺縣、武安市等地,不過咫尺距離,一個個景點被開發出來,逐漸形成了規模。不過幾里就有一個景點,以及相關配套的設施。每年的春夏秋季, 省道上車來車往,晝夜不停,各個景點也是人滿為患。唯獨我們這一帶,夾在其間,毫無動靜。現在的村里人,大多數人靠的是板栗樹掙一些錢,再就是出去打工,好一點的,是買卡車搞運輸,在市里開個小飯館或者門市等。

    村民最大的憂慮,是上了大學的孩子如何安排,去哪里工作。離開邢臺市和邯鄲市,他們就覺得太遠了。尤其是閨女,都工作在本地,然后嫁在本地,待自己老了,有個“指望”。我對他們說,孩子孝順,遠在天邊,也會對父母好;不孝順,即使不嫁不娶,也還是稀松平常。這個道理,其實他們都知道,而且身邊的事例特別多。

    由此來看,南太行乃至北中國鄉村人群的人本觀念是極強的。一戶人家,生女再多也不甘心,必須有個兒子。這也是一種基于傳統的香火意識。當然,鄉人也信奉“有人不算貧沒人貧死人”的世俗理念,至今還將之視為一戶人家有無“能量”的基本標準。

    按照鄉俗,初二要去舅舅、姑姑和小姨等親戚家拜年。可惜,前些年,我的兩位舅舅先后沒了。母親的娘家,現在只剩下二妗子。給她拜年時,我特意看了看大舅住過的房子和院子,一派蕭瑟,腦子里又出現那位個子高大、一見到我們這些外甥就咧嘴大笑的那個中年男人。他為人之好,使得大姨、母親和小姨感念不止。大姨去世了,母親和小姨說起大舅來還是淚眼婆娑,悲傷不止。即使熟知他的鄰里,提起他,也是贊不絕口。

    這是人格的力量。大舅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鄉賢了。母親常念叨,十里八鄉,只要人說曹三君(大舅的名諱),大人小孩,都要給三分面子。他從不找事和欺負人,見到誰都是笑呵呵的, 能幫的盡量去幫,不能的好言相勸。對母親、大姨和小姨,還有二舅,只要有事,他第一個站出來。我們家蓋第一座新房時,大舅自己掏錢跑了20多里路、從武安某地買好大梁送到我們家。一提起大舅,小姨就抹眼淚,說這么多年來,自己受了委屈,都是大舅安慰她。遇到想不開的事, 也是大舅開導她。

    中午,聚在小姨家吃飯時,與表哥、表妹夫聊起來,也是說些現象和難題。大表妹的幾個孩子都大了,閨女要嫁人,兒子要說媳婦。還有要命的生計問題。作為農民,永遠都需要自己養自己,這是一種自由,也是代價。因此,多數農民還是希望能夠委身于企事業單位,倘若能進入政府機關,肯定以為祖墳上冒了青煙,多少輩子積的德。說到兒子娶媳婦,表哥嘆息。他說,現在男孩成婚代價嚇死人。大閨女和她的父母家人,要求男方城里要有一套房子,再小也算。還要有一臺10萬塊錢左右的私家車。村里房子也要一座。另外再加彩禮10萬到20萬之間不等。這樣盤算下來,把一個媳婦娶回家,在120萬元左右, 還是最普通平常的。一般人家一年收入以20萬元純利潤計算,也要六七年的工夫。但這里的一般人家的收入,也就是四五萬左右,這還是有勞動力的人家。

    娶媳婦是父母的責任,而且是主要責任,這是南太行人由來已久的觀念。倘若兒子娶不到媳婦,可能有人會說兒子不好,但主要的輿論矛頭還是朝向其父母,說他們沒本事,兒子娶不上媳婦。父母也會因此懊悔自責。

    20年前,南太行鄉村婚嫁有十多萬元就夠了。現在的情況,使得平常人家難以應付,許多父母因此而一夜白頭。市場經濟的連續灌入,以經濟作為婚姻基本操作杠桿的意識深入到了鄉村的骨髓里面。

    中國的鄉村,在任何時候都是城市附庸,而且心甘情愿,亦步亦趨,哪怕不倫不類也要快步緊跟,雖然樣子趔趄而又滑稽。從這方面說,人從來都是趨利和甘于被引領的。尤其是中國的農民。在他們看來,被引領是一種榮耀,盡管拙劣甚至蓬頭垢面,但也可以在同鄉面前,做一番自欺欺人的炫耀。

    村民之間,永遠都在相互比有沒有、多和少、貴和賤。比較者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忽略自身實力,且不顧未來。拿彩禮來說,即便是付得起,也都是借來的錢,或者貸款來的錢,最終的還款者,至少有一部分還要落在自己頭上。盡管如此,所有的大閨女和其父母,還是愿意如此。否則的話,就覺得自己閨女不值錢,做父母的臉上也沒光彩。

    這種攀比,直接導致了新婚夫婦婚后的經濟負擔,也因此產生了諸多矛盾、分歧,甚至離婚率居高不下。從表面上看,兒子娶了媳婦成了家,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債權的分割糾葛、夫妻承載經濟壓力大而生活窘迫、在實際生活中掙錢不易而導致夫妻反目成仇。

    幾乎人人都在痛恨這種風氣,也都意識到此風不可助長,但在實際操作中,又不得不隨行就市。不僅如此,適齡女青年的缺乏,也是鄉村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有的青年過了婚娶年齡,幸運的,則會從外面帶回來一個成婚。不幸的,只好看著別人家老婆孩子,生活得滋味百般,自己孤苦伶仃度日。表弟說,這些年來,在外地打工而把對象帶回家的,也不在少數。只是,這種遠嫁和遠娶的現象,到底能夠維持多久,他們的婚姻,到底能不能穩定下來?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年,本村青年男子由外地帶回的媳婦,還沒有發生過離婚或者逃之夭夭的現象。

    在鄉村,或者說整個中國,在婚姻上的講究,其實有些病態,更缺乏莊嚴感。很多禮節和要求,玩鬧的成分太多,以至于結婚成為一種眾人的鬧劇。我覺得這很虛妄,且充滿了戲謔與悲情的成分。可以肯定地說,在大多數的中國鄉村, 人們對于生活,尤其是婚姻的要求,仍舊停留在娶妻生子、嫁人吃飯的層面上,根本談不上什么精神和心靈的溝通。傳宗接代仍舊是內在的主題。

    這不僅是大環境的問題,也是傳統的問題。強調經濟增長固然重要,新農村建設也勢在必行,但最重要的是其里,即如何改造鄉村的道德環境以及輿論環境,當然,經濟環境也是必不可缺的。如何更好地尋找和規劃鄉村的良性發展措施、基礎和方向,進而構建一種文明的人文環境,使之具有持久性的經濟動力和支撐,這對于農村建設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在時代之中,農村不應當被排除在外,或者任由其無序發展,而需要將現代化特別是科技的因素, 有效而和諧地植入進去。加強對醫療、教育的高質量的投入、建設和培植,使之具備良性的、與城市對等的條件,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而其根本,還在于教育。唯有文化的自覺和長進, 才能使得整個鄉村在人心和信仰、精神傳統上得以遞進與循環。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91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1717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国产精品一国产AV麻豆|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精品久久国产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手机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韩国演艺界|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