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蘭姑娘》:土家族女性的現代化轉型
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電影《西蘭姑娘》首映式,日前在重慶黔江舉行?!段魈m姑娘》由韓萬峰執導,根據土家族女作家葉梅的中篇小說《五月飛蛾》改編,講述了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一個叫西蘭的土家族姑娘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在大都市打拼,并依靠土家族女性善良、包容、率真的個性,逐漸融入大都市的故事,展示弘揚了土家族文化。
《西蘭姑娘》是韓萬峰執導的第10部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之前他拍攝過黎族、羌族、苗族、蒙古族、侗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電影,在湘西取景拍攝過電影《梯瑪之子》?!段魈m姑娘》與《梯瑪之子》有明顯不同:《梯瑪之子》是用土家語拍攝的電影,而《西蘭姑娘》講述的卻是土家族姑娘從農村進入大城市務工的故事,表現的是全球化、城市化進程中,新一代土家族年輕人的精神面貌以及他們的追求和困惑。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新移民電影”具有一定的現代性和話題性,和當下觀眾更容易產生對話。
電影對小說作了大膽的取舍和再創作。小說的主人公二妹先是在姨媽家做保姆,后又到美容院做美容師,最后到發廊做洗頭妹,進城務工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愛情線上,小說表現了二妹對城里男人的向往,同時還有對遠去深圳打工的同鄉的牽掛和希冀。
電影把女主人公二妹改名為“西蘭”,體現了一種鮮明的民族化標識,土家語“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蘭卡普”是一種土家織錦,即土家族人的花鋪蓋。最后,西蘭所打工的美容院被改名為“西蘭公主美容院”,既體現了一種積極自信的民族榮譽感,同時也昭示著鄉下姑娘作為新一代移民,成功在城里扎根。
電影只選取了美容院這個城市化空間作為職場的發生地,描繪了5位女性形象:西蘭、青姐、桃子、安安、桔子。美容院女老板青姐在小說中是一筆帶過的,在電影中則增加了她和瓜哥的愛情,還賦予了一定的詩意,最后青姐選擇賣掉美容院,回鄉照顧瓜哥的老母親,體現了女性美好的一面。青姐和西蘭之間不只是老板和雇員的關系,而是體現了惺惺相惜的姐妹情誼。當然,職場斗爭在美容院這個小小空間內也輪番上演。西蘭是一個有頭腦的土家族女孩,她最終成功逆襲,從打工妹搖身一變成為美容院老板。某種程度上講,電影帶有女性勵志和溫情的元素,尤其是打工妹安安,對外來的西蘭和桔子都非常關心,對懷有身孕的桔子多加照顧,是影片正能量的體現。
電影與小說的核心矛盾是不同的。小說以職業為主線,主要表現的是二妹在城里打工謀生的不易,是以二妹的眼光和心理描繪了城里的各種情態,呈現的是頗有質感的生活流。電影則以西蘭、候喜會和桔子的感情作為主線,把矛盾核心集中到西蘭在愛情私欲和倫理道德之間的內心掙扎上,人物形象更為突出,人性開掘上更有深度,核心沖突也更為尖銳。西蘭最初來到重慶,是為了尋找情郎候喜會。她對已有身孕的情敵桔子下藥,有黑化的危險,但關鍵時刻她還是選擇了人性的善良,最終主動退出,讓候喜會回到妻子桔子的身邊。
西蘭是一個可以引起爭議的女主角,她聰慧、努力、上進,同時又有一定的心計和手段,在職場和情場上都很強勢,心理表現上真實立體,有相當的復雜度。她的形象并非完美無缺的少數民族女性,突破了以往的臉譜化和定式化,與當下職場女性的心理相呼應,非?,F代。影片最后的結局也極具爭議,雖然西蘭成就了候喜會和桔子這對新人,但她放棄愛情,違心嫁給對自己有好感的劉老板的兒子,并以此為條件買下美容院,成就自我事業,這種以婚姻為上升途徑的行為是否值得,還得畫一個大大的問號。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這種現象,無論城鄉、無論國內外,以婚姻為跳板或捷徑融入一個新環境,成為新一代移民的女性不在少數。從這點上講,《西蘭姑娘》突破了以往民族題材的視野局限,而是大膽尖銳地反映現實,提出了改革開放以來全球化城市化進程中的現實問題,并引發了一系列的思考,其中不乏自我實現和傳統倫理之間的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