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這一有關“故事”的敘事已成為當下“世紀紅利”,正逐漸向全球擴散
沒有一種文學,能像網絡文學一樣,在跨文化的語境中肆意穿梭,招徠難以計數的讀者。在泰國,中國網絡小說《扶搖皇后》《有匪》《調香》《花開錦繡》等已被翻譯成泰文,常年雄踞書店暢銷榜榜單。在日本、歐美等國,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動漫、影視作品同樣表現力不俗。經過20多年的發展,網絡文學,這一“東方文化奇觀”的輻射力、傳播力和影響力,常為人所樂道。
當地時間9月16日,第四屆中加國際電影節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落下帷幕。《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將夜》分獲“最佳動畫獎”和“最佳電視劇獎”,兩部作品共同點在于,均是網絡文學改編影視作品。“網絡文學作為互聯網時代下‘故事’的形態之一,正成為當下的‘世紀紅利’。”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教授夏烈斷言。
網絡文學是眾人書寫的中國故事
“世界通用文學的最小單位不是語言,而是故事。”中加國際電影節期間,作為清華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閱文集團等聯合發起成立的網絡文藝國際創研基地首次亮相海外的活動之一,跨文化傳播論壇同期在蒙特利爾康考迪亞大學舉辦。
夏烈認為,在信息技術的發展、文化工業的裹挾下,文化產品開始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但故事作為每個人的人生劇本、老百姓的精神食糧,卻始終是貫穿人們生活與年歲的談資,“故事比語言大,越是精微的語言越是有局限,比如一個說法是‘詩不可譯’,而故事很少被認為是不可譯的。”作為最具陪伴感的文字表現形式,來源于生活的故事在經過加工后,逐漸脫離現實并高于現實,成為了一個文化標簽。在他看來,網絡文學是有關“故事”的敘事,而它之所以能成為“世紀紅利”,與文化工業以來的技術、資本和大眾文化有關,“事實上,故事早就搭上了文化工業這班車,向著互聯網時代的信息經濟挺進。”
在互聯網時代,寫作權被重新還給“草根”,人人皆可表達、皆可創作。于是,過去30年,一個從無到有的寫作群體迅速擴大,并掌握了“說故事”的話語權,這便是網絡作家群體。當下,中國主要網絡文學網站的駐站作者已達到1755萬人,去年,各類網絡文學作品累計達到2442萬部,全年新增795萬部。比起傳統小說的精英化書寫,網絡文學所具有的草根特質以及無門檻的閱讀條件,顯然更易于俘獲讀者。有一個數據可提供佐證:截至去年12月,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已達4.32億。同時,網絡文學也有極度類型化的特點,從穿越、校園、都市、未來、靈異等細分類別可以看出,更強調敘事表達的網絡文學,不僅從各個角度激發寫作者的創造力,也試圖以鋪天蓋地、無所不包的姿態,吸納更多的讀者。同樣,身為草根敘事的網絡文學,也更容易在跨文化環境中,以共通的故事性表達,吸引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讀者。
“網絡文學是體量巨大的、眾人書寫的中國故事。”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肖驚鴻形容,“上世紀90年代,隨著互聯網興起,一個前所未有的中國故事逐漸顯現。”這個中國故事里,既有中國遠古神話的解讀,也有西方奇幻文學的靈感,既有莎士比亞的浪漫主義,也有魯迅的批判色彩。“”肖驚鴻認為,伴隨著媒介迭代效應,天生帶有跨文化傳播基因的網絡文學讓各國年輕人之間有了更多共享的文化經驗。因此,“在網絡文學加速實現跨文化傳播的現實語境下,我們一方面需要尊重并正視世界各國人民對文化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一方面也要積極正面地推動以網絡文學為核心源頭的文化產業更快更多更好地走出去。”
放大網絡文學“破界”能力
網絡文學這一“世紀紅利”,表現是多面性的。一批批付費用戶為行業發展及原創內容生產奠定基礎。此后,網絡文學持續朝全產業鏈推進,由其改編的動漫、游戲、影視等衍生內容,源源不斷地供給文娛產業,成為原創內容領域的主力軍之一。基于網絡文學衍生出的各類內容展現形式,正在加速擴充“故事”的延展面,真正實現了與文化工業的深度結合,形成了獨屬于“內容IP”的發展優勢。
極富吸引力的網文“故事”的另一面,是海外市場對此表現出的旺盛需求。網絡文學最早風行海外,源于少數翻譯組的自發行為,正如它在國內走過的足跡一樣,用戶自發創作成為其蓬勃發展的基礎。在海外,讀者翻譯—追更—自發打賞,很快形成了線上閱讀的雛形,進而誕生了一批專業性的,基于網文翻譯、傳播的文學網站。“審新審奇和情感共鳴是網文能跨越文化差異,很快俘獲讀者的原因。”閱文白金作家“愛潛水的烏賊”說,追求新奇有趣的東西是人類的共性,所以才會有對異國文化的好奇和向往,這是跨文化傳播的切入點,“而情感是人類所共有的,好的親情愛情和友情可以無文化差別地打動讀者,讓他們喜歡。”
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經過了三個階段。早期以數字版權和實體圖書出版為主,隨后發展到建立海外門戶起點國際,規模化對中國網文進行翻譯輸出;再到如今開啟海外原創,將中國網文的成長和運營模式帶到海外,培育更多海外本土優質作品和忠實用戶。目前,起點國際除上線約500余部中國網文作品,累計訪問用戶超4000萬外;由海外作者原創的網文規模也日益擴大,現共上線原創英文作品6萬余部。西班牙作者的Last Wish System(《最終愿望系統》),新加坡作者的Number One Dungeon Supplier(《第一秘境供應商》)等均收獲高人氣。
“大部分作品的世界觀架構深受中國網文的影響,蘊含奮斗、熱血、努力、尊師重道、兄友弟恭等中國網文和中國文化元素。”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羅立認為,網絡文學內容具備跨文化傳播的基礎,好的故事可以跨越區域、文化、民族的限制,感染讀者、引發共鳴,“讀者為了更好理解仙俠小說中的升級體系,會衍生閱讀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和神話故事。而中國文化的價值觀,也能通過網文進一步傳遞出去。”當下,全球用戶對中國網絡文學的關注,既不是對東方文化獵奇式的欣賞,也不只是單純的娛樂快消,而越來越成為滿足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的日常性文娛消費。“網絡文學天然具有突破界限的能力,我們期望放大這種‘破界’的能力,讓網絡文學從內容到模式,乃至生態都能夠扎根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