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科幻作家陳楸帆 :技術可以升級人類,也會“降級”人類
    來源:澎湃新聞 | 徐明徽 徐子凡  2019年09月19日16:04

    如果并非只有人類擁有靈魂?如果并非只有生物才能進化?如果我們的未來必須穿過地獄之門?進步浪潮席卷之處,人的靈魂一片荒蕪。

    科幻作家陳楸帆的代表作《荒潮》,將故事設置在了近未來的硅嶼——一座被進步浪潮拋棄的垃圾之島,對生態災難習以為常的麻木島民迎來了不可預知的變化:宣稱要用環保技術造福硅嶼的外來資本精英;在底層苦苦掙扎沉湎于電子毒品的垃圾少女;為拯救受未知病毒感染的愛子而不惜代價的宗族老大……在人與機器交相輝映的共生時代,個體的靈魂與命運如同風暴中的葦草,彼此交織纏繞,在人類文明飛升前夜譜出一首恢弘、繁復、迷幻、黑暗的荒潮狂想曲。

    近日,《荒潮》由讀客文化再次出版。9月14日,陳楸帆來到上海做客“光的空間·新華書店”,與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社長李偉長展開了一場科幻與文學的對談,現場座無虛席。陳楸帆被不少讀者稱為“劉慈欣接班人”,《荒潮》也被翻譯到英、美、法等多個國家,是《三體》之后最被看好的國產科幻作品之一。

    劉慈欣評價該書“以罕見力度刻畫出一個我們在有生之年就可能身處其中的近未來時代。資本入侵對生態的破壞、人機融合、族群沖突,這些現已開始的進程將塑造一個超出想象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類和機器同時開始升華與墮落,創造出邪惡與希望并存的史詩。”

    國產科幻后勁不足

    近年來,科幻作品在中國越來越熱。但談及科幻熱,文學評論家李偉長卻表示不容樂觀,“‘科幻熱’不代表‘國產科幻熱’,盡管《三體》讓中國科幻實現了彎道超車,但國內科幻創作群體的整體受關注度還較低。”

    陳楸帆表示同意:“這么多年來,可能劉慈欣老師一個人的作品,就占到了整個中國原創科幻作品銷售量的80%以上,我不知道這個數字會不會過于保守,一個人占據了某一個品類80%以上的市場,放到全球任何一個圖書市場里,都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這也證明了我們當下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三體》之后沒有更多的作品,沒有更多的作者能夠趕上來,能夠撐得住這個市場。”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青黃不接的現象,陳楸帆認為和“科幻作家的門檻”也有關系。“在我看來,科幻小說比一般的傳統文學更難寫作,因為它不光要處理文學性的問題,比如敘事結構、人物等傳統文學需要處理的問題,它還需要處理科技的維度。科技需要和文學有機的融合到一塊去,成為完整的嵌合體,而不是把傳統的文學故事加一層科幻的皮,就把它叫做科幻小說。這種門檻決定了,不是每個人都能寫科幻小說。”

    陳楸帆說:“在傳統的主流文學里,在探討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各自關系之間的這種張力,以往寫作者很少去觸碰技術,直到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技術才真正被嵌入到大眾敘事的話語體系里面來。寫作者才開始去探討、去思考這背后到底存在著一些什么樣的復雜矛盾、沖突、或者恐懼焦慮,科幻小說也因此應運而生”

    對于科幻這種文學形式,陳楸帆認為它在審美上、敘事策略上承擔了主流文學無法充分表達、無法去充分探討的一些議題,以及一些審美的特點。

    “我之前一直在提一個觀點,叫科幻現實主義,在當下這個時代,科幻有可能是一種更加接近我們生存的現實,更加能夠充分的去探討我們的一些人類的困境,包括我們每個個體,包括群體,跟這種科技在深度的復雜的交互,互動的狀態中,所要呈現出來的一種張力關系,我覺得這可能是目前科幻,它所能去抵達的,所能去觸碰的一些領域。”

    科幻小說家不僅是作家,還是互聯網技術翻譯家

    之所以出現國產科幻斷層,李偉長表示,不同于傳統文學,科幻小說不僅僅依賴語言能力和敘事方式,在今天還承擔起了新技術翻譯家的作用。“現在大家為什么愛看科幻?是因為很多技術,老百姓只通過網絡已經看不懂了,比如我們只知道基因編碼這件事,但不知道里面的編碼到底是怎么完成的。這只是醫學領域,天文學呢?還有航天航空很多學問,包括計算機本身,這些復雜的技術已經發展到我們需要一個中介者來幫我們翻譯。那么在文學里面,我們同樣需要一個文學的中介,這個任務就由科幻小說家來承擔”。

    除了中介的作用,科幻小說家也要具備對現實的關懷,不僅僅是單純的人類命運怎樣發展,更重要的是,一位科幻小說家在面臨技術時,他能不能思考,人類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技術又是否可靠。

    李偉長說:“我認為實際上就是科幻小說家他要具備的現實關懷,而不僅僅是單純的人類命運怎么樣,一個人群他所遭遇的不公平,這些東西當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說,一個小說家,他能不能想一想,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技術可靠嗎?”

    陳楸帆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曾就職于谷歌中國、百度等高新技術公司,對文學、藝術、前沿科技等領域有著深刻的理解。無疑,這樣的求學和工作經歷讓陳楸帆既有人文主義關懷,又有硬核科學技術支撐,給他的科幻小說創作帶來便利。

    技術可以用來升級人類,也可以用來降級人類。在《荒潮》中,陳楸帆設置了諸多這樣的探討,“比如AI技術,在匹配的環境里,可以帶來很多日常生活的便利,但如果在一個不匹配的,人其實沒有那么多的信息獲取權,或者說是沒有被授予自由選擇信息的能力,這種技術會淪為一種濫用。打個比方,現在有很多留守兒童,最想得到的其實不是書,其實是一部手機,拿手機來做什么?玩兒游戲、看抖音、看快手,技術在里面是一個媒介物,但它背后隱藏了更多的是一種權力的信息的結構性的不平等。”

    陳楸帆認為,上述這個例子,作者如何設計這個信息、如何設計每個人獲取信息、獲取技術的路徑或規則,會影響到每一個人最后從信息或者從技術里去獲益,或者是受害的這種可能性。“這在科幻中會經常被探討的,也是《荒潮》一直在探討的。”

    我想寫可以流傳的作品,而不是一次性消費的東西

    《荒潮》的故事發生在若干年后的近未來世界,在這里,科技發展神速,網絡空間成為第二個現實世界;義肢乃至人造器官可以任意更換;機器人和AI成為有錢人的玩具……書中不但探討了垃圾分類、VR技術、AI智能等技術問題,還涉及了社會分工、技術濫用等社會問題。陳楸帆強調,他寫的是科幻現實主義,探討的是一種更加接近我們生存的現實,是人類現實生活的問題和正在面臨的困境。

    在《荒潮》再版的時候,有人問過陳楸帆:“你的作品明明可以再增加很多字數去適應網絡時代的碎片化閱讀,為什么還要保持這樣信息密度很大的寫作呢?”

    陳楸帆回答:“我就想讓這本書變成這樣。如果把《荒潮》變成網絡小說,它的形式,它的節奏,甚至它的內涵都會不一樣。因為網絡讀者和紙質書的讀者,雖然看的都是科幻,但關注的重點和追求的閱讀感受還是有很大區別。

    “現在回看《1984》、《美麗新世界》這樣的著作,近年來不斷地加印,而且經常登上暢銷書的排行榜,一本那么多年前的著作,現在還是這么具有沖擊力和預見性,我們就可以看出,它其實不是以科技為核心的去寫的,它其實是圍繞著科技可能給人類帶來的人性、社會、倫理道德的種種沖擊,以及人類在這個洪流中如何尋找自己的位置,這樣一個永恒的話題,才讓它保留到現在,并且不斷被重新讀解,而且可以無縫嵌入到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這樣的故事對于我們當下才是有意義的,這樣的東西才是我想去追求的科幻小說。”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大桥未久在线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三级|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