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金堅范:“克隆一個雞蛋?”
    來源:文藝報 | 金堅范  2019年09月18日08:12

    從左到右第一排王愚、馮牧、孔羅蓀、部隊宣傳處長,第二排黃毓璜、宋遂良、吳泰昌、孫均政、關木琴,第三排孫達佑、鐘本康、閻綱、李炳銀、唐達成、戰德泉、劉錫誠、鐘藝兵。(拍攝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北京西山邵家坡)

    從左至右第一排召明、黃文珍、楊天喜、吳泰昌、鄭興萬、柴鴻逵、文椿,第二排陳新民、工作人員、許世杰、謝永旺、唐達成、陳丹晨、李燕平、臧小平、雷達,第三排高洪波、劉錫誠、戰德泉、寒小風、李炳銀、何孔周。(拍攝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北京香山)

    1998年4月初,中國作協時任黨組書記翟泰豐同志找我談話,說鄭伯農同志已超過任職年齡,由我接任《文藝報》總編輯一職。隔行如隔山,我是學英語出身,長期從事英語口譯和外事行政組織工作。在文學界“打工”多年,編輯工作一竅不通,寫評論文章做夢都未曾想過,所以我當場予以婉拒。他鍥而不舍又找我談了兩次,我是軟磨硬抗,死活不從。逼到墻角里,我說:“這是要讓鴨子下雞蛋。”他迅即一笑:“現在不是有克隆技術嗎,你就克隆一個雞蛋吧。”智斗敗下陣來,只能服從組織決定,走馬上任。

    《文藝報》比共和國的歷史還長。茅盾、丁玲、馮雪峰、張光年等前任領導人,無不是讓我肅然起敬的名字。即使是后來的幾位總編輯,也都是知名編輯家、評論家。忝任總編輯,實有狗尾續貂、濫竽充數之感。

    當時《文藝報》面臨三大困難。人際關系復雜,特別是社一級領導班子,總編輯、副總編輯、副社長共有9人之多。雖非“九龍治水”的局面,但人多嘴雜、各執己見。且《文藝報》員工才50人,領導占了9人,頭重腳輕,比例失調。經過逐步調整,形成了一正兩副的三人班子。經費嚴重短缺,稿費、醫療費報銷常常拖了又拖,有時連下個月工資在哪兒都是問題。真可謂左支右絀、捉襟見肘。文章千古事,茍且不得。版面好壞是一張報紙的關鍵之關鍵,恰恰在組稿上又困難不小。

    古人說:“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王冠之重在于責任。既然“上得梁山”,便守土有責。按泰豐同志說法,我能否“克隆一個雞蛋”呢?

    好在《文藝報》有一個很好的集體。

    無論是編輯還是行政后勤人員,他們“認廟不認神”,對于我這個小學生水平的人并不嫌棄、心存偏見,相反是熱誠歡迎,堅決支持我的工作。我找他們談話了解情況,他們坦誠相告。有些人還未排上隊,便迫不及待主動到作協辦公室向我介紹情況。令我感動的是,有些私密的內心深處的想法,也不避我。

    窮則思變,困則謀通。《文藝報》的工作人員,業務能力都很強,有些還頗有建樹,苦于“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無論是在全體會上還是個別談話時,要求從改革中尋找生機和活力的呼聲,甚囂塵上。情同乃聚,氣合乃群。不滿現狀、從困境中奮起,大家思想一致、情緒高漲,是報社改革的前提和堅實基礎。改革開放是國之大計,道大無外,也是《文藝報》的出路所在。順勢而為,我委托李興葉同志主持調查研究,提出改革方案,以使大家各安其位、各展其能。改革的方向,根據兩位副總編輯的意見,《文藝報》當努力成為在文藝問題上為中央建言獻策的智庫,在文藝界保持話語權。

    1999年年底,方案幾經協商,塵埃落定,決定于2000年起改版。為紀念創刊55周年,2004年9月25日出版的《文藝報》我一直保存著,因其第一版醒目地刊登著標題新聞《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文學藝術類全文轉載量本報2000-2002年連續三年排名第一》,于我而言,這一消息有特殊意義。

    首先,這是我退休一年多之后的《文藝報》,是后任對我工作的肯定。2000年是改版第一年,當年就成績驕人。在全國報紙全文轉載量中,連續三年《文藝報》名列第三,屈居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之后,而在文藝類報紙中,《文藝報》穩坐第一。這是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公開發布的統計,具有權威性。最后,《文藝報》歷史上第一次榮獲全文轉載量第一的桂冠。

    記得2000年新年伊始,《文藝報》以《文學周刊》《藝術周刊》《作家論壇周刊》的形式甫一出版,便好評如潮。文藝界朋友、熟人有些打電話對我給予肯定,有些見面時當面贊揚。壽登九秩的“左聯”老人、中國作協顧問林林同志親自給我打電話說,最近報紙辦得好,提出了一些新問題。

    《文藝報》這幾年發表的文章,除了文學藝術界普遍叫好外,文化部辦公廳、國家廣電總局辦公廳、中央政策研究室資料室等單位,不時打電話來,要我們多贈幾份某期報紙。記得2003年,中央政策研究室一位同志私下對我說,《文藝報》有些文章為中央決策和思考提供了一些信息。

    國家文化安全問題,事涉文化主體性,在全國報刊中,是《文藝報》率先提出這一問題,且一時引起社會上熱議。筆名楊盅的批判前衛藝術的文章發表后,江澤民總書記高度評價。2001年4月初,全國社會治安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后,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金炳華對我說,會上江澤民同志表揚了《文藝報》,他脫稿講了一段話,全引用的是《文藝報》批判“前衛藝術”的文章。《文藝報》刊發的批判“文化臺獨”的文章,在全國報刊中可謂一騎絕塵,國務院臺辦兩次在內部會議上表揚中國作協、《文藝報》走在前面。近幾年臺灣地區政治形勢的變化,凸顯了批判“文化臺獨”的重要性。

    順便提一下,有些引起重大反響的好文章,是《文藝報》自己提出選題約稿的。例如,《文藝報》約請曾慶瑞教授撰寫的《剎一剎褻瀆文學名著和經典的歪風》一文,發表后國家廣電總局發紅頭文件,要求各地電視臺學習此文。根據中宣部的要求,中國文聯專門召開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討論此文。

    追憶在《文藝報》5年的崢嶸歲月,雖非處處逢春,成績驕人,但也不是乏善可陳。我克隆的雞蛋,不知道泰豐同志是否滿意?不管怎樣,感謝泰豐同志對我在《文藝報》工作的支持。

    已故《人民日報》總編輯鄧拓同志有一句詩:“文章滿紙書生累,風雨同舟戰友賢。”想起當年《文藝報》的同事們,感謝他們以自己的努力和聰明才智成就了《文藝報》走出困境,體現了患難之交情誼深。想起他們對我的支持和友誼,溫其如玉!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91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动漫|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 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不卡|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 99精品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国产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456播放|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