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街區開啟潮流創意活動
9月11日,西城區爛縵胡同南口9時多就排起了大長隊。近100位潮玩“泡泡瑪特”的粉絲,專程來這里購買49元一枚的限量徽章。不料粉絲此舉立刻引來胡同老住戶的關注,沒多大會兒,幾位阿姨、老奶奶也加入排隊行列。這也許就是胡同里的設計周最有趣的一幕。
當天,北京國際設計周西城區分會場的站點之一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開啟以“城市·法·源爛縵新生—法源寺街區更新計劃”為主題的創意活動。一周內,爛縵胡同、南半截胡同等相鄰胡同中已經騰退空置出來的紹興會館、東莞會館等院落,將舉辦“法源寺景影”水彩藝術原展、共享生活主題展等展覽,以及城市更新論壇和相關工坊等20項文化活動。相較于傳統的設計周活動,該站點把整個法源寺街區作為共享空間,將歷史建筑中零散而有限的房間統籌起來,將城市服務、文化展示與文旅配套有機結合。在這里,街區的日常生活空間變成了獨具特色的體驗式共享空間。
類似這樣的場景還很多,一群年輕人開創的河貍家美甲店,用各種小游戲吸引胡同阿姨來免費美甲;從小在爛縵胡同66號院長大的建筑設計師鮑威,帶著天津大學建設設計專業的兩組學生,以這條胡同為案例展開現場教學,提出針對東莞會館等院落的改造計劃。
作為該站點活動的主辦單位,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項目實施的主體、北京宣房大德置業投資公司負責人介紹,法源寺街區是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街區,這里集宗教文化、回民文化、傳統民俗文化于一身,具有獨特的區域生態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