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詩詞中國”頒獎典禮在陜西舉辦
2019年9月7日,第四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在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詩經里”小鎮舉辦了頒獎典禮。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裁潘凱雄,陜西省西咸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代表主協辦方致辭,中華詩詞學會會長、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代表“詩詞中國”組委會,向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柳政頒發了“詩詞中國創作基地”牌匾。王蒙、鄭欣淼、周篤文等當代作家、學者,趙敏俐、鐘振振、熊東遨等國內詩詞領域學者等,與本屆“詩詞中國”獲獎代表、灃東地區的“書香家庭”代表約500人在現場觀看了典禮。典禮由朱迅、徐杰擔任主持人,朗誦藝術家虹云、主持人鞠萍、知名演員張鐵林、王志飛,青年歌手哈暉、劉梅等作為表演嘉賓加盟。歌手平安在典禮現場唱響了為“詩經里”小鎮量身打造的同名主題曲《詩經里》,并與來自英國的青年歌唱家菲比和青年歌手耿鴻哲,聯袂唱響《我愛你中國》。
康軍在致辭中表示,舉辦第四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頒獎典禮暨大美詩經里系列文化活動,既是深入貫徹黨中央不忘初心、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行動,也是西咸新區加速文化產業建設,構建文化發展高地,助力大西安詩歌之城、書香之城建設的重要舉措。作為中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始終牢牢謹記創造性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歷史使命,堅持把傳承歷史文脈,建設大西安現代化新中心作為發展愿景,用詩詞講好中國故事,發展文化產業。西咸新區將以此次頒獎典禮為契機,高起點、高標準、持之以恒地提升優化西咸新區文化創新創業氛圍,全力以赴把西咸新區打造成中國詩詞傳承發揚的文化高地。
頒獎現場
存檔詩詞突破60萬首,“時代性”是重要標準
繼2017年12月第三屆“詩詞中國”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成功,榮膺“最大規模的詩詞競賽”稱號之后,第四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于2018年11月在暨南大學啟動。在啟動儀式上,鄭欣淼會長提出了“遠離浮躁、打磨精品、持續創新”的倡議,因此本屆“詩詞中國”與往年相比,更加注重作品質量和題材的當代性。
2019年8月9日至11日,第四屆“詩詞中國”召開終審評議會,陶文鵬、熊東遨、鐘振振、楊逸明、張桂興、林峰等10余位詩詞名家作為成人組和青少組的終審評委,評選出本屆大賽絕句、律詩、詞、古風四個組別的各年度創作獎項共431名,其中主賽279名,青少分賽152名。在本次的獲獎作品中,不乏以南海艦隊、三峽人家、赴邊援藏等為題材的,體現新時代昂揚精神的佳作。
作為全國首個“高規格、大規模、全媒體”的古典詩詞文化普及推廣活動,“詩詞中國”舉辦四屆以來,共收到當代人的原創傳統詩詞投稿41萬余篇,存檔作品63萬余首,自發存檔的民間詩人突破46000人。組委會在全國各地舉辦公益講座、采風及文化活動近20場,出版“詩詞中國”普及讀物及叢刊、《詩詞中國》優秀作品集,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多個“詩詞中國”創作基地及定點合作單位。
在典禮現場,潘凱雄副總裁高度評價了“詩詞中國”四屆以來所取得的成績,同時代表“詩詞中國”組委會,向多年來支持“詩詞中國”的各主協辦方表示感謝。對于本次與西咸區管委會、灃東新城管委會、灃東集團、“詩經里”小鎮合作舉辦的“大美詩經里”系列活動,潘凱雄副總裁同樣表示了感謝,并稱:“讓當代詩人將自己的優秀作品帶到“詩經里”,與三千年前的先人們唱和吟詠,這是一次浪漫的邂逅。”
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齊聚,演繹風雅中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典禮開場,“詩經里”小鎮靈沼湖湖面舞臺上,一只小船蕩起微波,伴隨著經典詩句緩緩而來,將現場觀眾迅速帶入到典雅的詩意情境之中。
本次頒獎典禮的文藝演出以《詩經》為主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分別圍繞《詩經》中的閭巷情歌、王畿宴歌、宗廟樂歌進行主題演繹,著重突出西周王朝奠定的古樸大氣的審美風格和吟風誦雅的禮樂文化。地屏跟蹤技術、冰屏顯示技術、環繞巨幕、AR虛擬等先進手段的運用,將《詩經》中描寫到的“桃之夭夭”“在水一方”的美妙詩意氛圍完美呈現在舞臺上,讓“詩意山水”的形象之美和詩詞文化的意境之美相得益彰,直抵人心。
頒獎典禮由朱迅、徐杰擔任主持人,朗誦藝術家虹云、演員張鐵林現場朗誦了《木瓜》《黍離》《子衿》等耳熟能詳的《詩經》名篇;青年歌手哈暉、歌唱家劉玉婉帶來了各自的代表作品《二子乘舟》《梅花引》,演員王志飛和朱迅、張鐵林聯袂獻上一組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詩詞朗誦。著名主持人鞠萍和“詩詞中國”評委、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曹旭還在現場朗誦了本屆“詩詞中國”的部分優秀獲獎作品。此外,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片尾曲演唱者劉梅,在活動現場重現了那首被網友稱為“余音繞梁”的《清平樂·禁庭春晝》。作為本場活動的重頭戲,由喻江作詞、何琪作曲、青年唱將平安演唱的“詩經里”小鎮同名主題曲《詩經里》,也在本次頒獎典禮現場首次亮相。“雎鳩輕聲唱和,千年的一念,明明是一些音節,暗暗卻落入心田。白露為霜,終匯成清泉,三五個字漂泊到你的唇齒。春秋一別,見字如面”,融入《詩經》意象的歌詞,配以優美的旋律,將“讓世界重回詩意”的主題演繹得淋漓盡致。
回歸詩詞原鄉,聯手打造《詩經》主題系列活動
在本次頒獎典禮現場,中華詩詞學會會長、文化部原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代表“詩詞中國”組委會,向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灃東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柳政頒發了“詩詞中國創作基地”牌匾。鄭欣淼表示,灃河是《詩經》的誕生地之一,是我們詩詞文化的原鄉,詩經里小鎮又是全國首個詩經文化主題小鎮,我們回到詩詞誕生的地方,舉辦“詩詞中國”的頒獎典禮,乃是實至名歸。柳政主任表示,三千多年前,我們的先民在灃河兩岸采風,這里是《詩經》的“創作基地”,而今天,“詩經里”小鎮成為“詩詞中國”的創作基地,這就是文化傳承的魅力,文化傳承是文化自信的根脈,“詩經里”小鎮愿以新時代的“風雅頌”書寫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新篇章。
據悉,此次“詩詞中國”與灃東新城“詩經里”小鎮將開展系列合作,除本次頒獎典禮及“詩經里”主題曲外,還將圍繞“大美詩經里”這一主題舉辦豐富多彩的詩詞文化推廣活動。從2019年8月到11月期間,雙方將合作開展以“我從詩經里來”為主題的線上攝影大賽、短視頻大賽,在“詩經里”小鎮舉辦故宮文創產品及優秀傳統文化特選文創產品展售活動、主題詩會及“詩詞中國”文化名家講座。9月8日,中國當代作家、學者,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原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王蒙,中華詩詞學會會長、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以及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百家講壇》主講人楊雨,將分別在“詩經里”小鎮開展題為“傳統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望風雅”“回到詩經里”的文化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