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紅色經典:新中國畫傳
    來源: 北京日報  | 李健亞  2019年09月11日08:51

    油畫《開國大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印章

    油畫《強奪瀘定橋》

    作為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資源,紅色經典在中國現當代藝術發展史上書寫了“新中國美術經典”這不可缺少的篇章。以現實主義為主基調的這批畫作,所呈現的歷史圖景以及折射出的彼時精神面貌,無疑讓后人對曾經年月多了幾分可感可親。

    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以館藏新中國經典美術作品為核心,其中不乏見諸教科書的《開國大典》《百萬雄師下江南》《轉戰陜北》等杰作,讓人們有機會近距離重溫那一幅幅曾經扣人心弦的經典美術作品。正所謂一幅畫就是一段歷史,它們構成了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動人的一幕。

    氣勢恢宏又不失革命浪漫

    言及“新中國美術經典”,就不得不提《開國大典》。創作于1953年的這件巨幅油畫,描繪了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性場景,定格了新中國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偉大時刻。同年9月27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此作,后又被大批出版且印制為年畫發售,并進入中小學課本,乃至榮膺“新中國美術第一畫”之美譽。

    回溯油畫《開國大典》的誕生,自然離不開所處時代。20世紀五六十年代,文化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先后組織畫家開展重大歷史題材作品的創作。這一時期,革命歷史題材的主題創作成為主要形式。1952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決定委托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完成一批表現新中國的油畫,創作《開國大典》的任務交給了時年37歲的董希文,他以寫實的造型手法塑造了人民領袖和開國元勛的精神風采;同時又用寫意的筆法描繪了廣場的人群,輔以藍天白云,傳達出舒朗、明快的意境,呈現出進取、陽剛、開闊的美學風格。

    時至今日,“新中國美術經典”已是20世紀中國美術的重要財富,其中的杰作名單還可以列舉出很多。諸如徐悲鴻的《在世界和平大會上聽到南京解放的消息》、靳尚誼的《瞿秋白》、孫滋溪的《天安門前》、沈嘉蔚的《紅星照耀中國》、羅工柳的《前赴后繼》,以及潘鶴的雕塑《艱苦歲月》等。今天它們主要被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國家藝術殿堂,少部分能在市場流轉的,一上拍場也是極受追捧。

    不難看出,取材革命歷史,氣勢恢宏又兼具革命浪漫主義精神,正是它們的共有特征。

    是美術經典更是集體記憶

    “新中國美術經典”受到學術與市場的雙重認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在于它們濃縮了處于特定歷史時期的人們的激情與理想,進而成為幾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無論是董希文的《開國大典》《百萬雄師下江南》,還是石魯的《轉戰陜北》、葉淺予的《北平解放》、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吳作人的《過雪山》等均有此特征,作品中皆以描寫人民革命斗爭歷史為主,將現實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情懷相結合。

    詹建俊在《狼牙山五壯士》中抓取五壯士跳崖的瞬間,運用象征性的創作方式突出壯士們堅強、威武的偉大氣概。在塑造英雄群像的美術作品中,除了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外,收藏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中國畫《八女投江》也頗具代表性。此幅作品由藝術家王盛烈創作于1957年,取材于抗日戰爭中八位東北抗日聯軍女戰士的英雄事跡,現為國家一級文物。畫面中,岸上兩名女戰士正舉起槍與敵人做最后的斗爭,另有幾名則扶著負傷的戰友正欲下河,而一名年長的女戰士則帶著兩名小戰士先行步入了河水,雖為悲壯卻有著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

    可以說,這一幅幅作品以真實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表現方式,用丹青將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一幕幕化為永恒,也成為了我們這個民族寶貴的精神鏡像和文化遺產。不得不說,共和國的歷史“現場”在“新中國美術經典”中已然成為一種永恒,它們已是建構人民記憶里社會主義新中國圖像印證的典范。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再次走近它們,重溫它們,無疑具有了歷史和現實的雙重意義。

    走出油畫民族化的新路子

    百余年來,中國美術界面臨的最大命題是中國美術的現代化之路。具體到“新中國美術經典”板塊,最突出的是藝術家們對現實主義創作的探索。在這一個階段的創作中,不少藝術家交出了個性化答卷。

    在《開國大典》中,董希文以“一筆負千年重任”的現實主義創作態度,探索了西方油畫與中國傳統繪畫融合發展的一種路徑。這與他的教育背景息息相關。1933年,董希文考入蘇州美專,在長達七年的求學之路,輾轉國立杭州藝專、上海美專等五所美術專業學校,幾乎接受了當時國內所有優秀的美術專業學校的教育。他在研學西方油畫技法的同時,又非常重視民族藝術遺產,自覺地走向西部,歷時近三年在莫高窟研究和臨摹了大量敦煌壁畫,探索將中國傳統藝術的造型規律與特點轉化為自我表現語言。為此,在《開國大典》中觀者可以看到藝術家將敦煌壁畫的用色特點和中國工筆重彩融入油畫色感,同時整幅畫面充盈著新年畫的裝飾性,形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成為董希文“油畫中國風”“油畫民族風”的杰出典范。

    詹建俊則是中國油畫界中較早對油畫的現代意味進行探索的藝術家。他在《狼牙山五壯士》這一主題創作中,一反當時美術界關于表現革命英雄人物和歷史事件的主流模式,對畫面進行概括性、象征性的創作。這種彼時頗為新潮的創作手法在當時受到了一些前輩的質疑,不過他還是堅持了下來,他在畫面中聚焦于五壯士跳崖的瞬間,象征性地把人物和太行山連為一體,形成了紀念碑式的效果。這種手法無疑也是一種創新。

    除了油畫,作為中國藝術主流的國畫也不乏創新探索。石魯在《轉戰陜北》中,放棄了當時頗為流行的情節性敘事方式,而是以一個背側面眺望遠山的造型,將毛澤東的形象與陜北高原融為一體,給人留下無盡想象。其“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創作理念,解決了如何以中國畫語言表現黃土高原的課題。

    知道多一點

    展期:至11月9日 展廳:國博中央一號大廳、西大廳

    所謂“紅色經典”,大致是指創作于1949年至1979年之間,采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反映中國革命歷史和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的作品,因此,也被稱作“新中國美術經典”。此次展品多為20世紀初至30年代出生的中國老一輩著名藝術家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創作的藝術經典,配合展出具有重要歷史代表性的文物、文獻,包括開國大典時天安門城樓懸掛的燈籠、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各部門的印章等此前極少展出的文物。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国产精品第二页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免费播放心|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91精品国产91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视频国产狼人视频| 日本三区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伊人 久久 精品|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