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退路
沒有退路!我已經從城里退到村里,還能往哪兒退?再退就成要飯的了!一開口,任永軍就對我這樣說。
因為先天性脊柱彎曲,他成了殘疾人。穿上鞋只有1米5。圓圓的娃娃臉,讓人猜不出他多大。這張臉成就了他,讓他娶了個好媳婦。當然,更重要的是他這個人。這張臉也害了他,讓他丟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了任家莊。他原本發誓不回來了。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上醫學院,攻讀口腔專業,畢業后又經過臨汾市口腔醫院實習,成了一名牙醫??墒牵瑏磲t院后,沒人愿意找他看病。海拔不夠也湊合了,一看這張臉,哎喲喂,這還是個娃,再把好牙給我拔了!無論他怎么往老氣打扮都不行,撐不住。
離開醫院,在城里打工。嘗盡心酸,受夠白眼。
知識沒有改變他的命運,他只好回山西永和老家了。
但是——他不服!就像他愛唱的歌:麻柴棍棍頂門風刮開,人心不死從頭來……
這首歌,是村里唱道情的老人唱的,他學會以后就一直沒忘。
李老師,我回來的時候,村里正大張旗鼓地開展扶貧工作。村干部說,以我的情況,可以享受扶貧的好政策。我說,我找塊地,自己先干起來,不向國家伸手。
可是,村里沒有地了。
有人說,石樓那邊有塊地沒人要,你去看看?我去了,一看,這哪兒是地呀,山溝里的一個大泥塘!荒草齊腰,草下積水。按時髦的說法叫濕地。一來雨,山水一鬧騰,那就不叫濕地了,叫河。怪不得沒人要。
我說,沒人要,我要!家里說你瘋了?村里說白費力!我不服!
我蹲在泥塘邊琢磨,要想種莊稼,得先把水引走。泥水混在一起,抽都沒法兒抽。再說,抽了,一下雨又淹了。咋辦?琢磨來琢磨去,突發奇想,如果在泥塘一側挖條排水溝,讓水滲進溝里流走,滲上一年,地就干了。雨水順溝走,邊走邊涮,能把溝涮成一道深渠,再大的水也不怕了。說是說,這可不是個小工程。
不管了!大工程,小工程,不下功夫干不成!
我找人來看,人家說,這活兒沒法干,上不了機器,只能一鍬一鍬地挖,那不是人干的!搞不好挖半截兒雨水就來了,不干,給多少錢也不干!說完扭頭就走。走了兩步,又回來跟我說,你也別干了,整不成!要整得成還能輪到你?
泥塘邊就剩下我和大太陽。你們不干,我干,我就不信!
從這以后,我天天扛著鍬下泥塘,一鍬一鍬又一鍬,挖一鍬少一鍬。揮汗如雨,手打血泡;雞叫出工去,日落拄鍬歸。
苦干半年,終于把溝挖成了!
溝挖成了,空了一年。滲水,流泥湯。
第二年,開始耕地。
雇拖拉機,人家不去,說去了就出不來了。
沒轍,只好雇手扶拖拉機。人家耕了一遍就跑了,說再耕我就成藕了。
行,一遍就一遍。我搶著把玉米種下去。
想不到,苗剛高出小腿,雨就來了,緊跟著發了山洪。那水大的,打著滾兒,眨眼就把苗推得溜光。那條可憐的溝根本不頂用。
到了秋天,只收了十三袋玉米。還不夠牛吃一天的。
要不是這些溜邊兒長的苗,絕對顆粒無收。家里說,你瘋?。〈謇镎f,你不聽!我咽不下這口氣。這事兒,沒完!麻柴棍棍頂門風刮開,人心不死從頭來……
我跑進山里,對著大樹,對著風,把這歌唱了一遍又一遍。
手里沒錢了,村里把我評為貧困戶。五萬元扶貧貸款立馬送到我手上。我掂量著這個錢,像木匠看料,村里村外走了個遍,鞋都磨爛兩雙。想來想去,這筆錢先不投泥塘了,干啥呢?養殖!
養殖是能盡快脫貧的好路子。別說泥塘種莊稼不成,就是好地,一年算下來農閑時間也不少。而養殖呢,春夏秋冬都在干,專治懶病。
養啥呢?選來選去,決定養牛。
養牛見效快,但啟動資金大。還不能圖便宜買小的。買大的,抗病能力強,相對好養。母牛生下小牛就是錢。
我咬了咬牙,買了四頭。
見我把牛牽回來了,家里村里都搖頭,說你養不了,這么多牛,光拉草就夠你一嗆!
我沒吭聲。
我知道近處沒有草,有草的地方都在荒郊野外。牛天天要吃草,雇車拉得賠死,必須自己干。
要自己干,首先要解決運輸工具。手里已經沒錢了,不管買啥都買不起。我到處轉悠,正好碰上修路的工地完活兒,要處理一輛車。這是一輛帶斗的農用三輪,燒柴油的。燒柴油有勁兒,可就是車太爛。包工的錢沒發到位,干活兒的往水箱里灌滿土。
可是,我需要這輛車。
我的錢也只能買這輛車。
磨嘴討價,花了1600。等于買了一堆廢鐵。
為啥敢買?因為伯伯的兒子是修車的。經他一修,這車還真開起來了。唯一的問題是打不著火。人家的車,鑰匙一擰就開走了。我的不行,發動機要靠手搖。搖起來要夠勁兒,夠速度,才能打著火。我手勁兒先天不行,咋搖也打不著。
伯伯的兒子說,你找個坡一溜,自己就能著。
我家后面剛好有個坡,我把車拉到坡上,騎上去往下一沖,哎喲喂,當真著了。打這以后,我掌握了這個技巧就不發愁點火了。到地里割草的時候,也不滅火。滅了就打不著了。無非費點兒油,比雇車強多了。收工回來,把車停到坡上。第二天,沖坡就走,嗚——
別說我殘疾,就是好人,看著都懸!
人家的好車,不管多陡的坡,說剎車一腳就踩住了。我這車不行,踩四五下才能停,遇到緊急情況根本來不及。有一回,整個人都扣在車里,幸虧附近有個工地,司機開著挖機過來把車挑開,我才爬出來。司機一瞪眼,算你命大!
就這樣,翻了幾回車,受了幾回傷,我到底堅持下來了。
車雖爛,利用率卻高。我一天也不閑著,割草,拉草,忙得像個瘋子。三頭母牛真爭氣,都下了小牛。七頭牛一天要吃一車草,不忙行嗎?養牛是個費心的活兒,不能等牛叫了才喂,到點兒就要喂。喂得越好,長得越快。等小牛再長長,我就可以出手了。大小賣四頭,扶貧貸款就還清了。剩下的牛就純賺了。家里說,哎喲,這牛你還真養起了!村里說,哎喲,這牛你還真掙錢了!我笑笑。
近處的草越割越少,拉草的路越跑越遠。要把養牛做大做強,種植牧草勢在必行。
在哪兒種呢?
在那塊泥塘地。
哎喲,水一來,還不照樣把草沖走了?
李老師,您的問題已經是過去時啦!
說起來,這要感謝從北京來永和扶貧的國家衛計委。在我養牛期間,他們組織貧困戶去紅旗渠參觀學習。親臨現場,眼見為實。這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人工天河” ,在林縣人民手里完成了!面對缺水,他們沒有退路!一錘一鏟兩只手,苦戰十年,愣是在懸崖峭壁上修了1500公里的渠,把漳河水引入林縣,徹底解了旱情。
盯著紅旗渠,想起泥塘地。
他們是旱,我是澇。我比人家差遠了。人家十年不退縮,我一年就打蔫兒。不行,我要學習紅旗渠,殺個回馬槍!
總結前次失敗原因:一是我挖的溝不夠寬也不夠深,靠雨水沖刷的想法太天真,必須人工加深加寬。二是地頭沒有修壩。如果修了壩,擋住突然而至的山洪,水勢就沒有那么猛了。
從紅旗渠回鄉的路上,我大聲地把自己愛唱的歌,唱了一遍又一遍——
麻柴棍棍頂門風刮開,人心不死從頭來……
回到鄉里,說干就干!正是天寒時,老天來助陣。泥塘凍成了硬地,別說上人了,上啥都沒事。我雇了一個大挖機,把溝加深加寬。到底是機械化,兩天工夫,一道大溝就蔚為壯觀。
我高喊著,來吧,水!
大溝竣工,又在地頭筑了一個壩。高高的壩墻了卻心愿,再大的水都會被化整為零。
我又一次高喊,來吧,水!
這時候,別人的地里沒啥可干,都躲在家里貓冬。我像當年挖溝一樣,雞叫就出工,把挖出來的大塊大塊的凍土,砸碎,攤平。鋤舉汗落,一塊良田在眼前陸續展現!
誰也不敢動的泥塘,終于被我啃倒。
改造后的泥塘出現奇跡,雨天水入溝,旱天綠油油。地底下的水分跑不掉。今年,永和大旱。泥塘地里的玉米越旱越壯。
家里人,服了!
村里人,也服了!
他們說,你這書到底沒白念!
我來到泥塘地,又唱起自己喜歡的歌——
麻柴棍棍頂門風刮開,人心不死從頭來……
站在地頭,摸著彎曲的脊背,望著眼前的油綠,豪情油然而生:這茬玉米收了,往后就種牧草,和媳婦一起把養牛做大做強!
李老師,你不是問我媳婦嘛,哈哈,她是我的西施,我是他的潘安。她學歷比我高,個兒比我高,家庭條件更比我好!她不顧反對,一心跟上我。鋤地,割草,挖泥塘。多少次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她總是說——
咬咬牙吧,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