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巴比松”:詩和遠方入畫來 ——記麗水“巴比松”國際研討會暨2019古堰畫鄉小鎮藝術節
悠悠古堰訴說著她的故事(油畫) 陶華峰
八百里甌江,水面寬闊,江流平緩,如一條碧綠的綢帶,匯聚著天地間的靈動氣韻,坐落在這鐘靈毓秀之間的古堰畫鄉小鎮,靜靜展現著時光雕刻之美,訴說著世間清歡。近日,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美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的麗水“巴比松”國際研討會暨2019古堰畫鄉小鎮藝術節在古堰畫鄉開幕;麗水市蓮都區與意大利奧拉市簽訂友好合作意向書、與意大利卡拉拉美術學院簽訂意向合作協議,全國著名美術院校油畫寫生合作協議、長江三角洲地區油畫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同期舉行。
開幕式晚會以“詩和遠方入畫來”為主題,以麗水“巴比松”油畫為主線和靈魂,充分展現了古堰畫鄉文化特質和建設發展。演出以兩位青年男女畫家慕名來到古堰畫鄉為引,用音、舞、詩、畫、器樂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將他們相遇、相知、相戀,直至安居畫鄉的故事進行抒寫,讓詩和遠方走在一起,讓人徜徉在古堰畫鄉,沉醉于青山綠水。正如30年來麗水“巴比松”畫派畫家堅持用畫筆展現家鄉,秉承走向自然的精神,每日背著畫架穿梭于古堰畫鄉,這是一份融入血脈的深情與熱愛,恰似散落云天的記憶,縱使時光匆匆,卻山水相依,戀戀不舍。整臺晚會注重文化特質、著眼國際視野,充分展現古堰畫鄉域內民俗風情、傳統文化、古堰文化、甌江文化以及攝影文化,突出麗水“巴比松”油畫元素,精彩的演出為參加開幕式的國內外藝術家描繪出古堰畫鄉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濃郁的風土人情。
此次麗水“巴比松”國際研討會暨2019古堰畫鄉小鎮藝術節圍繞“你好,巴比松”主題,尋求多元融合的全新模式,以研討會、論壇為主體,融合“文創+藝術+音樂+生活”等內容,以更加國際化的視野、更加全局性的視角聚焦麗水“巴比松” 。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任胡堅表示: “麗水‘巴比松’體現的是一種生態價值,也是一種文化價值,更是一種精神價值和產業價值。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批當地青年畫家扎根古堰畫鄉,借鑒法國“巴比松”畫派技法,以手中畫筆描繪秀山麗水,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麗水“巴比松”畫派。30多年后,麗水“巴比松”畫派著眼于當地的綠水青山,以古堰畫鄉為主陣地,逐步成為“鄉土”風格美術流派的代表,與法國“巴比松”畫派碰撞出藝術的火花。在胡堅看來,麗水“巴比松”畫派30年來一直倡導守望家園,走進自然的藝術理念,表達的是一種綠色生態發展的情懷,每一幅“巴比松”的油畫都是對美的獨到理解,生活的表達方式,對藝術的精湛創造。在麗水這片深厚的文化土壤里孕育出的“巴比松” ,是一種傳達文化與能量的載體,也代表著文化的光彩與文化的價值。“藝術之樹,需常植于沃土。麗水‘巴比松’的茁壯成長給了我們文化的自信。麗水‘巴比松’衍生出一系列文創、民宿、服裝、教育等產業,體現了藝術與鄉村振興的可行性,走出了鄉村發展的麗水路徑。 ”提到麗水“巴比松”如何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胡堅如是說。
在隨后的分論壇中,法國畫家、策展人羅杰亨利進行題為《巴比松畫派和巴比松村莊》的演講,介紹了法國巴比松畫派的歷史、梵高和米勒繪畫風格的意義及繪畫源于生活等內容。他表示:“麗水真的太美了,我和妻子都想留下來了。在這里看到法國‘巴比松’原創作品真的讓我非常激動。我也看到了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有和法國‘巴比松’作品相似的地方,但可以看出和當地自然環境進行了融合,調色方面把握得很好。所有畫家的藝術靈魂是相通的,如果有機會,我們也會將中國畫家的作品帶出國門,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