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美術雙年展聚焦“多彩世界與共同命運”
8月30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以“多彩世界與共同命運”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
本屆雙年展征集了近13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9000件投稿,最終,共有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595位藝術家入選并參展,參展作品共計640件,其中,外國(含特展)作品446件,中國(含港澳臺地區)作品194件。參展作品涵蓋當代繪畫、雕塑、裝置、影像以及其他多媒體作品,共設有“白俄羅斯當代藝術”“韓國當代藝術”“新西蘭當代藝術”“上合組織國家當代藝術”“從西班牙到南美洲當代藝術”“美國當代藝術”6個特展。
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關乎全人類福祉的智慧理念,把中國夢和世界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成為連通各國人民夢想的橋梁,是最具智慧的中國方案。從“一帶一路”倡議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北京雙年展連續兩屆主動配合、呼應了國家大政外交方針。本屆雙年展參展的中外作品,充分體現了世界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的精神,既保持著東西方各國不同文明的藝術特色,又吸收了其他國家文明的藝術元素,在藝術創作上一方面“以我為主、我自為我”,另一方面“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這正符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
開幕式上,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表示,本屆雙年展以“多彩世界與共同命運”為主題,就是要通過繪畫和雕塑等藝術形式,從歷史的、現實的、未來的多個維度,集中表現世界各國多姿多彩的故事、形象、夢想和美學精神,推動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開放包容、交流互鑒,不僅要呈現中國藝術的絢麗繽紛,而且要展示世界藝術的群芳競艷,不斷夯實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說,藝術家是世界和生活的敏感者,藝術作品是現實與心靈的鏡子,本屆雙年展參展的作品體現了各國藝術家關注現實、關注人類共同命運、關注自然與生命的思考,展現出多元互補、異彩紛呈的藝術面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視覺形式呈現,從中可以看到藝術家豐富的情感和愛心,也可以看到當今國際藝術在語言、媒介和表現方法上的探索與創新。
為方便觀展,本次展覽針對國內外主題作品,以美術館最重要的圓廳為核心,特意設計了4條重要的輔線:9號廳通過展示少兒、青年、老年題材,講述關于人一生的故事;3號廳通過展示和平、生態、發展、交融、未來題材,講述關于人類命運的故事;2號廳通過展示百姓生活、民族風情、都市景觀,講述關于你我他的故事;8號廳通過展示域外風情、地球伙伴、速度激情,講述關于多彩世界的故事。為增加展覽空間藝術性及互動性,彌補觀眾觀看展覽時不能觸碰展品的遺憾,主辦方特意選取部分特別吸引觀眾眼球的作品圖像制成休息區凳子的座套,使觀眾在觀看以外還能通過“可觀可坐”的方式和作品產生奇妙的接觸與互動,將“不可觸碰”的學術展品在“現場”實現裝飾性實用設計的轉化,拉近觀眾和作品的距離。此外,“網上展廳”使無法來到現場的觀眾通過識別二維碼就能在線觀展等。
據悉,北京雙年展自2003年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7屆,先后有4000多位各國各地區藝術家參展,累計有數百萬人觀展。本屆展覽將持續至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