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興軍主題賽優勝選手演講稿摘登
編者按:7月17日至18日,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人民日報社共同主辦的“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強軍興軍”主題賽在京舉行。其間,25名來自全軍各大單位和軍委機關部門的選手結合自身實際,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國家和軍隊各項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廣大官兵在軍營積極鍛煉成長、投身練兵備戰發生的巨大變化。現將本次大賽部分優秀獲獎選手演講稿在此摘登,以饗讀者。
小葉片與“中國心”
空軍工程大學學員 劉吉辰
我手里拿著的是一枚小小的渦輪葉片,它看似不起眼,卻是飛機發動機最關鍵的部件之一。我的父親搞了一輩子發動機,我從小就認識葉片,但真正了解它還要從7年前說起。
當時我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大二時,為了豐富人生閱歷,不甘平淡的我報名參軍。火熱的軍營開啟了我別樣的人生,我愛上了空軍、愛上了空軍藍、愛上了翱翔天際的戰鷹。
在義務兵生活快結束的時候,父親來看我。閑談間,他說起我國的發動機技術還有不少障礙,這項事業還得有人接著干。回味著老爸的話,我終于找到了挑戰自我的目標!幾天后,我向北外遞交申請,以戰士身份考入空軍工程大學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
進入軍校,從當年的文科學霸變成理工“小白”,落差可想而知。但我認準目標就決不服輸。大學三年,我不斷挑戰自我、越學越帶勁。去年,我所在課題組申報項目順利被批準立項。
摘下發動機技術這顆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任重道遠。但我可以自豪地說,今天我們的航空發動機在很多方面已經實現突破,“中國心”為巡航在祖國萬里空疆的戰鷹提供著強勁動力。中國的航空發動機一定能行!
我愿做一枚小小葉片,即使一生無名,也閃光在祖國的天空。
一身綠軍裝 一生報國情
中部戰區某團一級軍士長 王耀軍
26年前,我懷著對綠軍裝的熱愛走進軍營。那時,能成為一名軍官是我最大的心愿。可是,1997年大裁軍時部隊撤編了,最后一次提干機會與我擦肩而過。想到已經癱瘓在床的母親和剛50歲就滿頭白發的父親,我問自己:還要繼續堅守嗎?父親對我說:“耀軍啊,不管是當干部還是戰士,都是做貢獻,爹娘不在乎你啥身份。”那一刻,我不再糾結肩上能不能“扛豆豆”,而是暗下決心,當不了軍官我就當兵王!
2003年,入伍快10年的我,又經歷了一次軍隊編制體制重大改革,作為士官骨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使命激勵我拿出剛入伍時的闖勁兒,完成了從一名優秀操作員到金牌教練員的轉變。二十幾年過去了,我帶的兵,有的成長為全軍紅旗臺站先進個人,有的提了干、成了戰區優秀作訓參謀,有的脫下軍裝在外交官的崗位上為國爭光……
再過4年,我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有遺憾、不舍,更有慶幸,我趕上了這一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為一名老兵,我肩上扛的不僅是一個士兵的榮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面對新使命新要求,我將繼續與戰友并肩戰斗,瞄準“主戰”,聚焦“聯合”,不負時代,強軍有我!
做祖國的看海人
武警指揮學院學員 王志國
這是一座荒蕪的彈丸小島,也是祖國的黃海前哨。33年前,島上只有一座空蕩蕩的營房和兩個人的哨所,哨長是我的父親,哨兵是我的母親。
32年前,我在島上出生了。父親給我取名“志國”,意在“立志報國”。從蹣跚學步開始,父親就帶我升旗、巡邏,教我敬軍禮唱國歌,教我做一名小哨兵。當年的我,還不懂父親的良苦用心,也不知道這對將來的我會有什么影響。6歲那年,我上岸讀書了。面對陌生的環境,我央求父親留下,他卻說:“我得回去守島,你爺爺叮囑過,爸爸要像守陣地一樣守好島,人在旗在。”
就這樣,時光在父親的島上流淌、在我的岸上走過。2012年我研究生畢業。一天,父親叫我去升旗,路上他語重心長地說:“兒子,去當兵吧!像這開山島,你不守我不守,誰來守?”陽光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看到父親蒼老的手觸碰到鬢角的白發時,我決定如他所愿,用一身軍裝去守護這面旗、這片海。
去年父親因病去世,年僅58歲。年底我所在單位改革,在決定走留那一刻,我腦海里一遍遍浮現父親的身影。這些年他為了守島,老人去世沒趕上,摔斷肋骨沒喊過,面對危險沒躲過,我豈能退縮?我毅然寫下申請,成為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
在穿上軍裝那一刻,我終于讀懂了父親,也看清了腳下的路。父親用他一生的堅守,教會我什么是愛國奉獻,什么叫使命擔當。我愿向祖國許下承諾,像父親那樣,做祖國的看海人!
我駕戰機巡海天
94982部隊51分隊中隊長 陳 劼
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外公,用他身上縱橫交錯的傷疤告訴我,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制空權。為了外公的夙愿,懷抱從軍的夢想,我成為一名飛行學員,經歷在校期間的艱苦磨練和重重考驗,最終光榮加入某轟炸機大隊,成為這個英雄集體的一員。
一次,作為全團最年輕的飛行員,我奉命駕戰機執行遠海遠洋訓練。航線之上、機翼之下,海水由碧到藍,一直延到天際,壯觀的景色令人驚嘆。突然,無線電中傳來密語:某某方向有情況,注意觀察。
兩架外機跟了過來,迅速向我逼近。空氣仿佛凝固了,我心跳加速,全身都繃緊了。正在這時,機長平和的聲音傳來:“注意航線高度,保持好狀態。”我意識到:身處一線,我代表著國家的尊嚴、軍隊的榮譽。為了祖國我們要時刻做好戰斗準備,敢于空中拼刺刀!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堅守航跡,高度一米不變、航向一度不偏。最終外機徒勞無奈、悻悻離去。
任務完成,長機命令返航。我加大油門,機頭昂起,一縷陽光穿云而出。和平時期并不意味著戰爭遠去,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上得去、打得贏,這就是我們藍天衛士的回答!
強國強軍有我在
武警獵鷹突擊隊女子特戰大隊戰士 崔馨月
作為女特戰隊員,我們的生活幾乎就兩個字:訓練。也正是這樣,在代表中國參加國際軍警狙擊手比賽中,我們獲得該賽事史上女性最佳成績。
今年初,我代表武警部隊執行對外交流任務。在身形魁梧的外方軍人面前,我顯然太嬌小了,對方提出能否露一手看看。我隨即拿起他們的AK—74步槍進行快反射擊,在不熟悉性能情況下,直接打出2.74秒5發彈、散布只有8厘米的成績。這為我贏來熱烈的掌聲。
當時正值嚴冬,有次射擊考核下起了大雨。當時外方隊員是逐個出來受考,而我方考官雨中一站就是4小時。從那以后,我感受到來自外方軍人真正的尊重,連他們打招呼的方式也變成了中文“你好”或是抱拳禮。
出國交流,只是我們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今天,世界影響著中國,中國也影響著世界。作為新時代武警官兵,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磨利劍以護蒼生、務強軍以謀復興,請祖國放心,請人民放心!
格桑花開新時代
西藏軍區政治工作部干事 格桑堅參
我出生在西藏日喀則的一個普通家庭,伴隨著祖國的強盛、沐浴著黨對民族地區關懷的陽光雨露不斷成長。11歲時,我有機會走出大山,來到離家鄉幾千公里外的濟南西藏中學免費讀初中,接著被推薦到昆明陸軍學院附屬藏族中學就讀高中,隨后又考入軍校,成為一名光榮的“金珠瑪米”。一路走來,一路感恩。作為受黨培養成長的藏族軍官,我常把自己比作盛開在新時代的格桑花。入伍以來,我滿懷激情學習黨的理論,積極發揮民族干部語言通、民情熟等優勢,把理論內容“翻譯”成藏語直白話,為駐地群眾宣講數百場次,受到普遍認可和歡迎。
多年來我堅守“天下沒有遠方、有愛就是故鄉”的執著信念,懷揣著對祖國邊防的無限熱愛,無論是“老鷹飛不過”的詹娘舍、風雪彌漫的查果拉,還是人跡罕至的藏北高原,處處都有我雙腳丈量國界、挺身守衛邊防的身影。每次巡邏到達重要點位,都要展示國旗宣示主權,我和戰友們高喊著“祖國在我心中,我在祖國懷抱”。
作為強軍興軍的見證者、參與者,我要把青春獻給祖國,獻給祖國的邊防事業,就像高原上盛開的格桑花,默默守護著雪域邊陲的安寧,陪伴著偉大祖國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