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西藏,扎西德勒!
無論是在西藏出差期間,還是離開西藏之后很長時間里,一閉上眼睛,都是藍天白云、蒼山綠水。這個春夏相會之時的西藏,以磅礴的生命力量和壯偉瑰麗的山水美景,深藏在我的記憶深處,成為永遠的美麗印象。
大自然是偉岸、神奇的。西藏的蒼山碧水,或南伊溝山間小溪流淌不止,或拉薩河奔流不息,或滿拉水庫、羊卓雍湖靜謐安詳、神奇瑰麗;而從衛藏到南藏再到后藏,群山不斷,連綿生長的崛起雄姿,更是多姿多彩、變幻無窮,既有傳統中國山水畫從水墨到青綠的藝術風骨,也有油畫般的雄奇與偉岸。
當然,更偉大的,是那在蒼山荒谷間的一個個小山村里的人們。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山谷間,物產稀少,生存艱難,可他們還在頑強地生活著。
發展壯大了的祖國,格外重視西藏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將海拔4500米作為生存界線,除特殊情況外,4500米以上的人們都能搬遷到海拔相對較低、生活環境相對優良的宜居地生活,政府還提供嶄新的藏式住房,以及較好的教育、醫療、就業等多方面關懷與關照。這是藏區各族人民的新希望與新生活。
穿行在廣袤的世界屋脊上,寬闊而嶄新的高速公路莊嚴地向前延伸;國道旁,無論是青山綠水的藏南山林,還是衛藏、后藏莽山之上,都有嶄新而連續的電力支架,串起一條條強大的電線。這些高速公路和高壓電線如萬千條幸福通道,為西藏各族人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交通與電力支持。要想富,先修路;要想過上好日子,電力保障是基礎。政府為藏區各族人民提供的舊居改造及搬遷住房工程,為藏區民眾過上幸福生活提供了基礎保障。15年義務教育更為西藏的未來提供了長遠的教育支持。
新西藏處處洋溢著新的氣息。西藏農奴解放60年以來,西藏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在藏區的日子里,我們見到了珞巴族的江達爾,30多歲的江達爾已經成長為珞巴傳統編織工藝的傳承人。村里專門建起了編織工坊,為婦女就業提供了場所,同時,也使珞巴族傳統編織工藝有了傳承與體驗的平臺。江達爾和村里的一群女同胞,靠自己的技藝和對大自然美感的獨特感知,創造了許多精美的手工織品,產品遠銷歐洲,價格不菲。她們也由此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新西藏是美麗而充滿活力的。魯朗國際旅游小鎮上,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創客空間里豐富的文創產品記載著西藏的新風貌。
西藏人是勤勞而奮進的。“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的大標牌,不僅屹立于城鎮鄉村、大道兩旁,更成為西藏各族人民的自覺行動。
建設美麗的西藏生態旅游區,一個西藏的新時代正在加速來臨。
在西藏農奴解放60周年紀念館,藏族女講解員用流利的漢語或英語,以豐富的史實為來賓講述藏族兒女砸碎農奴制的枷鎖,走進社會主義新西藏的生動故事。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成為新西藏最美麗的現實。
上蒼給西藏和西藏人民創造了奇絕的山水和生活環境,勤勞勇敢的西藏兒女不辭辛勞,在這奇麗的山水間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就在不久前舉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亞洲文化嘉年華大型演出中,日喀則的百位群眾演員驕傲地上演了自己的民間舞蹈,為文化交流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西藏自治區宣傳部副部長晉美旺措與我們一路同行,成為我們認識新西藏的最好伙伴。他的家在藏南,為了事業,他在拉薩打拼,成為優秀的西藏文化傳播者。工作之余,他拿起相機,拍攝西藏壯麗的山川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他告訴我們,西藏的加速發展得益于全國對口援助,這是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的生動體現。全國各地的無私援助極大地提高了西藏的發展水平,西藏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新時代。
援藏過程是艱辛的。為了西藏的發展,援藏干部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西藏精神,修路架橋鋪電纜,種樹蓋房建新村,發展特色產業,建設美麗新西藏。先后有1000多名全國各地的援藏干部從四面八方來到世界屋脊,為西藏建設奉獻了青春和智慧,有的甚至獻出了年輕的生命。英雄的鮮血沒有白流,鮮艷的格桑花正是他們精神的綻放。
就在我們離開西藏不久,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拉薩主辦的“2019·中國西藏發展論壇”在拉薩召開。論壇前夕,來自37個國家及地區的近160位中外嘉賓在西藏林芝、拉薩兩地考察訪問,感受西藏民主改革60年來取得的發展成就。他們到村鎮、學校、創客空間,與當地農牧民、學生等群體接觸,實地感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通過一系列考察調研,加深對西藏的了解。
中外嘉賓還走進社會福利院、藏醫院、高級中學,了解社會福利保障、傳統藏醫藥和高海拔農牧民子女教育就學情況。他們參觀了布達拉宮、大昭寺、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陳列館,并觀看了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進一步了解西藏的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情況;在百萬農奴解放紀念館,一件件歷史實物、一張張資料照片,讓中外嘉賓全面了解西藏民主改革6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嘉賓們紛紛表示,這次考察訪問讓他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西藏。
只有到了西藏,才能真正體會到世界屋脊的風采。
祝福西藏,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