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理論評論骨干培訓班在山東舉行
為加強理論評論,引導網絡文學創作,促進網絡文學以提高質量為生命線,高質量健康發展,8月17日至21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辦的網絡文學理論評論骨干培訓班在山東省威海市舉行,此次培訓為中國作協開展全國文學業務骨干系列培訓的第一期,來自全國各地的逾百位網絡文學理論評論從業者參加培訓。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和山東作協主席、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黃發有等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希望學員們通過學習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網絡文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肩負新時代的新使命,從新起點出發,開創更加繁榮興盛的新局面。
開幕式
何弘講話
彭學明發言
開班前,舉行了“網絡時代的文學評論”論壇,黃鳴奮、肖驚鴻、王祥、黃平、藤井省三等20余位專家圍繞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視野中的網絡文學批評、網絡文學評論的視角和方法、媒介融合與文學評論的創新等話題進行了發言。
肖驚鴻發言
培訓班期間,何弘、邵燕君、白燁、黃發有為學員們作了講座,分析了新時代網絡文學的現實主義方向與批評方法。何弘談到,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建設提出的總要求,集中反映了黨中央對宣傳思想戰線政治素質、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工作作風的高標準和嚴要求。增強網絡文學群體四力教育實踐,是本次培訓的主要目的之一。20年來網絡文學隊伍迅速壯大,造就了文化奇跡,希望網絡作家更有擔當,讓網絡文學呈現新面貌,在新時代,網絡作家要從新起點再出發,守正道、創新局,講好中國故事,塑造好時代新人形象。
邵燕君為學員授課
白燁為學員授課
黃發有為學員授課
邵燕君借用網絡文學業內新近出現的“傳統網文”的概念,對網絡文學20年的發展史進行了考察,認為未來幾年間,應該是“傳統網文”真正結出碩果的時候,它也會對文學總體性構成挑戰,我們應該對此報以期待。白燁鼓勵網絡作家也要有現實主義精神,它是對人的生存狀態、精神狀態,以及命運的關注。關鍵在于要把人民真的放在心中,以人民為主角,創造典型形象,精心對待每一個人物,充分尊重每一個人物,才能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黃發有表示,網絡文學研究的挑戰性和學術難度體現在閱讀量、知識結構和觀念方法上,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生的文學現象,其生產方式、傳播方式都有別于以印刷媒體為核心介質的文學創作,這就要求研究者必須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研究網絡文學需要研究者具有文化的視野,通過網絡文學觀察文化潮流的轉換,體悟世道人心的波動。隨著最近幾年的網絡文學創作的發展,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的強化與升級成為網絡文學發展的新潮流和新機會,對于其后續發展而言,質的提升才是真正的考驗。
學員認真聽講
結業儀式上,安迪斯晨風、胡說、宋家宏、劉小源、宋宴玲等5位學員代表分別發言,匯報了培訓期間的心得體會。他們認為,這次培訓班在形式上非常獨特新穎,打破了傳統的授課模式,讓學生們都能參與到課堂上的交流互動中,讓每一個人都充滿了見證網絡文學歷史的壯志豪情,必將為網絡文學事業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希望網絡文學能夠作為中國的一支文學力量屹立于世界文學之林。代表們也認識到,網絡文學如同一個急速成長的孩童一樣,需要系統性的理論指導,也只有在更理性的批評和指導下,網絡文學的創作才能更上一個臺階。希望有更多人關注網絡文學,提高網絡文學理論評論的水準,高質量地推進網絡文學的發展。
學員參觀郭永懷事跡陳列館
學員合影
本次培訓還舉行了網絡文學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全體學員到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參觀學習,深入了解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同志的生平事跡,加強了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