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令人不適的藝術之旅”:大英博物館能否去殖民化
    來源:文匯報 |  編譯/邱迪玉  2019年08月09日09:33

    “怎么偷的,怎么展覽”徽章

    阿達芙·索伊夫

    想要將西方世界的大博物館完全去殖民化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博物館的歷史一早就和殖民思想交纏在一起。

    近 年來,有關將博物館在殖民時期擄掠所得大量文物完璧歸趙的訴求層出不窮。然而以大英博物館為首的不少機構卻一直持拒絕姿態。不少批評家認為,由于英國各大博物館的誕生背景與殖民主義緊密聯系在一起,這一過程將會非常復雜而艱難。

    不過,仍有人在各個層面努力。最近,《新政治家周刊》(New Statesman)的艾倫·皮爾森-哈 格 (Ellen Peirson-Hagger)在報道中提到,觀眾們再度來到大英博物館參觀,在“格威蓋爾盾”(Gweagal Shield,來自澳大利亞格威蓋爾原住民的展品,19世紀初用樹皮和樹木制成,原屬于武士庫曼)邊駐足欣賞時,你耳邊可能會出現“盜賊”、“庫克船長”和“武士庫曼”這樣的語匯;欣賞貝寧青銅器(Benin Bronzes)時,則 會 聽到“搶劫”、“1897年的暴力討伐”;再靠近點仔細觀察,會發現導游佩戴著這樣一枚徽章——上面寫著“怎么偷的,怎么展覽”(Display it like you stole it)。不要感到奇怪,這些正是公眾自發開展的眾多揭示博物館殖民主義淵源的活動之一。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藝術史學者艾麗斯·普羅克特(Alice Procter)自2017年6月以來就帶著好幾個小型參觀團在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英國國家肖像館和不列顛泰特美術館展開了多次“令人不適的藝術之旅”(Uncomfortable Art Tours),邀請參觀者對文物和藝術品的出處發出質疑、重新審視博物館的展陳方式、探討將物品歸還至原籍國等問題,并批判性地思考英國曾經的殖民歷史。

    普羅克特長居在英國,但她其實是澳大利亞人。她告訴皮爾森-哈格,在文物歸還之外,這同時也會引人思考:“在2019年的倫敦觀看這件文物,對當代的英國認同、歷史上的英國認同,以及創造了英帝國及這些博物館的權力機制,意味著什么?”

    長 久以來,一直有“熱心群眾”在努力爭取將英帝國時期從世界各國盜掠來的文物物歸原主。許多人認同博物館理應參與“去殖民化”這一過程:詳細說明博物館這一機構是如何從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歷史中獲益,解決歷史上的權力不均衡問題(關涉文物歸還),積極與國內的少數族裔合作,使他們能更好地融入當代英國社會。

    去年11月,應法國總統馬克龍委托,一份關于修改法律的報告出臺,報告建議當今法國博物館藏的所有未經允許得來的非洲藝術品都應歸還給原籍國。然而,英國政府從未發出過類似聲明。

    法國這份報告的作者Felwine Sarr和Bénédicte Savoy就曾經直接批評大英博物館奉行鴕鳥政策,逃避現實。大英博物館作為英國最重要的旅游景點,其展品中卻有1869年從復活節島攫掠來的雕塑Hoa Hakananai’a(意 為 失 蹤 的 朋友)、19世紀初從雅典搬來的帕特農神廟大理石雕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大英博物館800萬館藏中,只有1%的物品被展覽過——儲藏室里還藏著許多未被大眾所見的文物,包括從埃塞俄比亞奪來的代表約柜的飾板等。

    今年7月初,大英博物館公布了將要歸還一批4世紀的赤陶佛頭及其他珍貴文物的細節安排。這批文物來自伊拉克和阿富汗,很可能是經塔利班攫掠,2002年被非法走私進英國。經過漫長的法律程序,這些文物最終被送到了大英博物館進行分析保管和編目。在倫敦展出一段時間后,它們將被送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活動家和博物館工作人員對于這次歸還活動表示了贊許。然而這樣的行為少之又少。

    7月15日,埃及作家阿達芙·索伊夫(Ahdaf Soueif)宣布退出大英博物館理事會,原因在于大英博物館接受英國石油公司的贊助,并且在歸還殖民時期掠奪文物的爭論上一直含糊其辭。索伊夫在《倫敦書評》發表聲明:“博物館應該幫助我們去想象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其中應有之義是證明博物館的價值。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是這批文物留在倫敦的理由,但其真正的合法性則建立在博物館作為未來世代的同盟所采取的立場。”

    在文物歸還問題上討論最激烈的一個案例便是貝寧青銅器。英國在1897年對現尼日利亞南部地區展開大規模暴力征服,英國士兵掠奪了超過2000件藝術品和手工藝品,有些已有數百年歷史。他們將之運回英國,其中800多件文物保存在大英博物館。近年來,尼日利亞政府對歐洲各機構施壓,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這些歷史上的非法所得。

    說 回普羅克特與她領導的“令人不適的藝術之旅”,普羅克特表示她與英國各大博物館關系并不密切,但她從未被阻止開展類似的活動。事實上,不少博物館工作人員向她表示,他們也聽了不少她的講解并且從她的活動中學到了不少。甚至有館長也加入她的藝術之旅,“因為他們明白,我的藝術之旅可以帶來不同的視角與觀點。”

    但大英博物館有否逐漸開明進步呢?普羅克特說不少博物館工作人員確實“比過去更愿意學習新的知識”,但她同時也指出博物館高層并不是那些每天在公眾面前工作的人,對新觀點的接受度因人而異。

    普羅克特希望博物館正視文物歸還的問題:“我希望博物館承認,是這些文物成就了我們,這些是我們所擁有的,它們是我們的工作,也正是用它們,我們得以嘗試對抗長久以來的權力機制。’”她進一步指出,博物館應該審視歷史上的殘酷行徑以“確保那些事情不會在當今社會重蹈覆轍”。

    沙 欣·卡斯馬尼(Shaheen Kasmani)是一位來自伯明翰的藝術家、策展人,她的專長是圖案及織物設計。她受邀成為伯明翰舉辦的“過去即是現在”展的策展人之一。她還參與了女性藝術家們在2016伯明翰黑人歷史月所發起的“背道而馳的藝術”(Art Against the Grain)活動,主題為“去殖民化并不代表多樣性”(Decolonise Not Diversify)。

    這項為期一天的活動旨在通過公開的工作坊、小組討論及公開展覽等形式來揭示并挑戰藝術界的主流敘事。其主題源于一項運動,這一運動認為所謂“多樣化”是嘗試馴服的,僅具有象征意義。

    盡管卡斯馬尼將文物歸還視為一種去殖民化的手段,但她仍然強調這一過程的復雜性。即便有館長個人支持歸還某樣特定文物,仍需征得理事會的同意,甚至在涉及國家意義的文物時,還必須獲得首相的簽署同意。

    卡斯馬尼說道:“所以這個國家的法律需要被挑戰和改變。目前的法律體現了英國的固有形象,即有權利從世界其他地方奪取資源;且比起制作出藝術品的國家的人民,英國更有能力保護好文物。而且,英國很樂意遣返那些來尋求庇護的難民,甚至是‘疾風一代’(加勒比海地區的‘英國臣民’),但就是不太愿意將文物送還給原籍國。”

    在文物歸還議題之外,還有一項事關博物館去殖民化的事業要斗爭:對有色人種來說,如今的博物館是令人生畏的一種威脅。“作為一名有色人種和穆斯林婦女,我在博物館和美術館里就感覺自己被展覽一般。”卡斯馬尼說道,“通常,只是在場館里閑逛都會覺得筋疲力盡,你知道這些物品都是哪兒來的,是通過對你們的祖先以及其他有色人種的祖先的暴力行徑掠奪來的,而展覽仿佛在表達慶祝和榮耀。”

    還有很多想要將博物館空間“多樣化”的努力也像文物歸還一樣步履艱難。卡斯馬尼和普羅克特都指出了一些英國博物館剝削勞動力的問題,包括以志愿者形式雇傭有色人種來擔任工作坊和展覽的負責人。卡斯馬尼說:“他們請黑人和棕色人種來博物館工作,卻沒有對他們所付出的時間、智慧和情感給予應有的肯定和報酬,只是擺擺樣子。”她認為,博物館的結構體系、背后的敘事方式、決策思路都應有所變化,展陳方式、員工雇傭和活動都必須有長久考慮,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做到表面功夫,此外,工作人員應得到相應的培訓,以確保對所有公眾都體現尊重。

    當被問起西方博物館最終是否會去殖民化,普羅克特認為很難抹去它們的帝國主義起源:“我認為西方博物館永遠不會去殖民化,因為它們是權力的建制與體系,有著濃重的帝國主義時代背景以及殖民主義思想體系。博物館的實質就是將代表權力的物品進行編目。”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妇女99|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热色戒|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好吊妞这里有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欠欠欠欠精品|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免费|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