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烏托邦與……“視差之見”
    來源:澎湃新聞 | 李公明  2019年08月02日08:30

    《視差之見》,[斯洛文尼亞]斯拉沃熱·齊澤克著,季廣茂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629頁,79.00元

    在面向大海和漁村的南方,在酷熱難熬的6、7月,讀什么不可以,為什么偏偏要拎起斯拉沃熱·齊澤克,還是那部600多頁的《視差之見》(季廣茂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齊澤克的理論書向來以晦澀難懂著稱,這部書據說是他的哲學理論之代表作,盡管譯者在“后記”中說該書與齊澤克此前著作有“質的差異”(態度更加冷靜、客觀和理智,思路更加清晰,行文更加流暢……),但是讀起來還是很費勁的。不過我也注意到,我手上的這部已經是“2017年11月第4次印刷”,這說明老齊在中國讀書界還是挺有市場,畢竟是激進左翼的學術明星。其實,光是目錄中的那些詞語,什么“被太陽烤焦”、“兵臨城下”、“權力與抵抗的視差”、“危險?什么危險?”等等,已足以讓我拎起了這部大書。

    “視差之見”,書名原文是“The parallax view”,很準確簡捷。我想起美國歷史學家布魯斯·卡明斯的《視差:美國與東亞的關系》的原書名是“making sense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直譯只是“認識(或理解)美國與東亞的關系”,譯者卻用了“視差”這個概念。卡明斯在2002年的“平裝本前言”中提到,該書的目的是既從東亞一方,也從美國一方認識雙方復雜的互動關系,這就是觀察者位置的差異;在“導論”中還提到對美國與東亞雙方互動關系的考察必須首先去除自己的視覺中的“黑斑”,因此可以認為中譯本的書名是有根據的。所謂“視差”(parallax),就是指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產生的位置或方向上的視覺差別。在齊澤克這里的“視差”的意思當然更明確,也更哲學、更深奧:“視差的標準定義是:客體顯而易見的位移(在某個背景下,它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位移源于觀察者位置的變化。觀察者位置的改變提供了新的視線。”(26頁)接下來就是“隨之而來的哲學迂回曲折(philosophical twist)”: 黑格爾、拉康和唯物主義,認識論與存有論,凝視與盲點,反射性迂回曲折,反射性短路……馬上就上來了。譯者在“后記”中有解讀,簡單來說,齊澤克認為“視差”不僅是因為觀察者位置的變化,而且也是因為被觀察客體的變化;觀察者的“盲點”不僅是主觀的,也是因為觀察對客體造成的影響使客體“返還”給觀察者的。這里當然涉及到關于“現實”的理解,對于齊澤克來說,任何現實都是“符號性現實”。在書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可以說明現實是如何在被觀看中改變的。“在朝鮮非軍事區南面,有個罕見的觀景點。那是劇院般的建筑,有大屏幕般的窗口,面朝北方。……仿佛是為了配合這種虛構,朝鮮在這個劇院的前面建造了一個如假包換的贗品,即一個由排排雅舍組成的模范村落。一到夜幕降臨,盡管空無一人,雅舍里面還是華燈齊放。這不就是有關框架(frame)自身的符號功效的純粹例證嗎?……這里沒有發生任何實質性的變化,只是透過框架來觀賞,現實就搖身一變,成了自身的表象。”(46—47頁)我相信這個例子大可以舉一反三,因為被觀看而造成的現實表象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并不缺少。可以說,“知識的增長并不能克服視差,因為視差構成了我們的‘現實’”。(“譯者后記”)因此,盡管我們在觀看世界和思考問題的時候還是要提醒自己要“換個角度”、“換位思考”,但是我們不應該相信真的可以徹底消滅視差,在涉及政治的斗爭中更不可以天真地以為可以用“兼聽則明”來說服對方承認“真相”。說到這里,忽然想到這本中譯本封面上的作者頭像,雖然只有半邊臉、一只眼睛,但是讀者不會感到有任何怪異之處,因為人們早已習慣了這種視覺思維——很自然會在頭腦里把另一邊臉、另一只眼睛補充上去;但是回到該書的核心概念“視差”,可能會有全新的發現:其實你并不能證實這個形象也和常人一樣有兩只正常眼睛,你更不知道如果有的話,那只眼睛的狀況如何。這似乎是對于齊澤克在該書中反復論述的“視差分裂”的最好的形象隱喻。

    齊澤克從“視差”出發,建立和完成了他獨特的存有論,其中包含有視差客體、視差分裂、主體分裂、視差與實在、視差與唯物主義和辨證法等理論“裝置”,揭示和強調普遍存在于自身中的差異。據說“如此一來,他使自己原本分散的哲學見解融為一體”,并使自己與其他當代哲學家區分開來、卓然獨立。(參見同上)話是這么說,齊澤克“做哲學”的方法還是一以貫之:在靈光飛濺之下旁征博引,文藝、宗教、哲學、政治等領域無遠弗屆,無數的例子、片段、笑話隨口拈來,想要一本正經地讀出個完整的理論構架和前后邏輯關系并非易事。可以相信的是,“視差”講的就是哲學、政治學等等。哲學不是教你某種知識,而是啟發你學會對思維的思維,以及對想象的想象,還有就是以“視差”看待視差;政治學并不需要你背誦教條,而是需要你明辨是非、拋棄怯懦、拍案而起。其實,對于不是專門研究齊澤克的讀者來說,與其捧著這本書逐章細讀、苦思冥想,倒不如東顧西盼、率性而讀,可能反而更有收獲。齊澤克曾經說,對于研究羅爾斯或黑格爾的人來說,是否認真讀完《正義論》或《邏輯學》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像皮埃爾·貝亞爾說的,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對象的某一個特征上,讓那個特征渲染你的整個進路,這是產生某種真正新東西的唯一方法。這可能是齊澤克的讀書秘訣,我們也不妨學著點。但是有時候齊澤克也會抱怨人們并沒有真正地閱讀他的書,而只是在尋找一些可以以他們的方式閱讀的短句和段落。當然他這么說的語境往往是因為看到立場對立的雙方在同時指責他的觀點。

    不管怎么說,有時候我們真不必問自己是否讀懂弄通了齊澤克,需要問的是,這位左翼斗士和嬉皮士給你帶來什么靈感,是否鼓起了你的勇氣?假如你和齊澤克一起走向沸騰的大街,你會希望自己和他做些什么?就如眼前這部很厚的書,還可以用來做什么?猛然想起幾年前看到的一幕情景:在城市馬路中間有很多年青人坐在地上看書,那種感覺很奇特、很令人感動,書本走出了課堂和圖書館,閱讀的行為有了全新的涵義。在這里我看到的不僅僅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而且還有書作為某物的可能性,比如在某些脆弱的猝不及防的時刻,書、尤其是很厚的書可以被用作抵擋的另類盾牌,也可以作為某物被用力地投出去。這令我們想起導師的名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這特定情境中的書——某物就從批判的武器轉換為武器的批判。忘記齊澤克在哪里講過,大意是在危急關頭,那些潛藏在深淵的?量會猛然沖破理智的壓制,讓身體爆發出理智無法解釋的瘋狂行為。對于旁觀者或審判者來說,無論如何看待和評價,必然會出現種種“視差”,有很多東西必定是無法產生共識的。

    還有就是翻譯的問題。有評論者認為該書的翻譯基本上還是不錯的,但也具體指出了一些誤譯和漏譯的地方。應該說,對于像齊澤克這樣既沉迷于理論漩渦同時又腦洞大開、口不擇言的思想家來說,任何翻譯上的誤失都是難免的。有些概念的翻譯真的很難,比如“cynic”,舊譯“犬儒派”,譯者在該書譯作“狗智派”,咋看很難聽,但是譯者以一大段譯注說明在齊澤克這里的“cynic”與古希臘和19世紀以后的“犬儒主義”有根本的區別(7頁),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順帶要說的是,齊澤克在另外兩本書里對他說的“犬儒主義”有更清晰和更能觸動我們的描述:1,在威權統治下,邪惡依賴人們的默認來維持和進行著,“人們很清楚那個虛假性,知道意識形態普適性下面掩藏著特定的利益,但他拒不與之斷絕關系”(《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40頁,季廣茂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2,“‘我們知道權威中沒有真理,但我們繼續玩它的游戲,繼續服從它,為的是不擾亂事物的正常運行……。’真理在功效的名義下被懸置了:對體系的最終合法化就是,它還有效。”于是“在理論上(在學院的實踐或寫作中),隨便怎么解構,隨便解構什么,但在日常生活里,要玩主流的社會游戲!”就這樣,“當我們以為自己玩弄了權威的時候,我們恰恰成了它的犧牲品”。(《享受你的癥狀!——好萊塢內外的拉康》,3—4頁,尉光吉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這樣就很明白了。但也有一些概念的翻譯雖有出新之想,但是反而不如舊譯。如該書把“big Other”譯作“大對體”(28頁),如果不附原文,真的難以捉摸。這個“big Other”之前有人譯作“大他者”,我認為是更準確易懂的。

    在齊澤克關于觀看、視差、行動與命運的政治學分析中,時間差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是他很獨特的貢獻。他從卡通世界中看到兩個截然相反的、與我們日常現實的邏輯背道而馳的情景:1,一只貓走進懸崖的上空,兩腳高高離地,卻并不落下。只有當它向下俯視并意識到自己的腳下并無堅實的大地時,才會跌落;2,某人目睹了他人開著一輛汽車過去,他向開車的人發出微笑和招手示意,過了很久之后才意識到那人開走的汽車是偷他的,微笑頓時變成愕然。這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時間上的延遲,前一種是“看到”是事情(跌落)發生的前提,后一種是“知道”來得太遲。那么,他馬上延伸到對政治學問題的分析,很值得摘引在這里:“某個政治制度陷入深重危機,卻能茍延殘喘,這僅僅是因為它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死去。難道不是這樣嗎?到了某個時刻,那些當權者(如同我們通常說的那樣)‘對自己的信心喪失殆盡’,不再相信自己,承認游戲已經結束。這個時刻是至關重要的。……當權者可以延長自己對權力的絕望掌控;戰斗可以繼續下去,伴之以成河的鮮血與遍地的尸體,即使游戲已經結束。同樣的權力結構解體的政治過程還為第二個過程提供了案例,在那里,意識與事物的實際狀態發生了錯位:當權者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時間已經結束,他們正在觀賞的過程正是他們自己的葬禮,所以他們微笑和招手,就像那個白癡,向著偷走他的汽車的竊賊示意……”(331頁)還有比這更精彩、更真實的權力崩潰前的景象嗎?視差理論在這里成為鼓舞反抗者的批判的武器。

    齊澤克的批判性是全方位的。他批判資本主義,也批判西方的左派精英;他批判國家的壓迫性,但卻肯定國家干預對于經濟的作用。站在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毀滅性影響的批判立場上,他仍然宣稱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并且也是在這個意義上他極力諷刺“福山主義者”(Fukuyamaist)。他認為今天面對的困境無論是自由民主式的全球資本主義或者是回歸傳統價值的做法都?法解決的。對于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作為激進左翼思想家,齊澤克提倡的對權力壓迫的反抗也是全方位。他對今天西方的左翼主流很瞧不起的地方是認為他們只會或只敢關注像性別、環保等文化問題,他甚至提出要探索某些“新的人民自組織形式”,認為這可能事關我們的?死存亡,那種人民自組織既不受傳統國家的控制,也不聽命于市場。你可能會說這是一種烏托邦,但是齊澤克不這么認為。什么才是烏托邦?齊澤克有一種說法乍看起來是我們意料之外的,但是稍微想想就明白這是真的:他說人們總以為事情可以按它們現在的樣子永遠繼續下去,不管什么全球變暖、移民問題等都沒什么大不了的,再勒緊點褲腰帶,我們就能生存下去——他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烏托邦”。答案是:“我們必須采取大規模的集體行動”。(參見《專訪齊澤克》:“末日正在靠近,但沒人相信它會發生”,來源:finance.sina.com.cn)他總是在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上觀察世界,提出不乏獨特性與尖銳性、當然也是充滿爭議性的見解。

    雖然不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仍然應該在南方的太陽下面對大海和漁村,這時候你還記得由Boyzone小組演唱的那首英文歌曲《No Matter What》嗎?“無論他們如何稱呼我們 / 無論他們如何詆毀我們 / ……我不能背叛我的信念 / 我知道我們的愛將永恒/……無論他們如何告訴你們 / 無論他們對你們作什么 / 無論他們教給你們什么 / 你們堅信的才是真理 / …… 無論那里如何荒蕪 / 一個夢想正在誕生 / ……無論他們如何判決我們 / 我將永遠和你在一起 / ……無論太陽是否明亮 / 或者天空是否蔚藍 / 無論結局如何 / 我不能背叛我的信念 / 我不能虛偽地活著 / ……無論如何 / ……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切。”聽起來這也應該是堅定的左翼斗士齊澤克愿意點唱的歌。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老女人精品视|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免费|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在线观看自拍少妇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国产在线午夜卡精品影院| 国产偷伦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日韩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人人爽|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4乱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9|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